扇蕨
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
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Christ)是水龙骨科瓦韦属下的一个种,植株高达65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长渐尖头,边远具细齿。叶远生;叶柄长30-45厘米;叶片扇形,长25-30厘米,宽相等或略超过,鸟足状掌形分裂,中央裂片披针形,长17-20厘米,宽2.5-3厘米,两侧的向外渐短,全缘,干后纸质,下面疏被棕色小鳞片。叶脉网状,网眼密,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聚生裂片下部,紧靠主脉,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特征
扇蕨植株高达65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长渐尖头,边远具细齿。叶远生;叶柄长30-45厘米;叶片扇形,长25-30厘米,宽相等或略超过,鸟足状掌形分裂,中央裂片披针形,长17-20厘米,宽2.5-3厘米,两侧的向外渐短,全缘,干后纸质,下面疏被棕色小鳞片。叶脉网状,网眼密,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聚生裂片下部,紧靠主脉,圆形或椭圆形。
栽培技术
盆栽宜用浅盆栽植,可用园土、腐叶土按1:2混合。日常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夏季高温干燥,可适量喷洒清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施肥每2个月一次。盆栽应放置在漫射阳光充足处。冬季夜温8~10℃,即能保持叶片翠绿越冬。
植物生境
生密林下或山崖林下,海拔1500-2700米。为中国特产的一种奇异的蕨类植物,可作观赏栽培。
生长习性
扇蕨分布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节交替明显,年平均温15℃左右,1月平均温约8℃,7月平均温约20℃,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昼夜以及晴雨天之间温差较大,一般相差10-15℃。土壤多为石灰岩风化形成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或为酸性母岩风化形成的褐红壤,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扇蕨喜阴耐湿,生于常绿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下或沟谷地在段。孢子秋冬季成熟。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至西南部芦山、九龙、木里、甘洛、越西、西昌、米易及南部古蔺,云南西北部丽江、大理昆明中部、弥勒、易门、双柏、富民、武定、寻甸、曲靖、大姚、北部永仁、东北部昭通及东南部屏边,贵州西南部册亨、兴义、兴仁、盘县。多生于海拔2000-2700米密林下或山崖林下及沟谷石灰岩地段。
繁殖方式
可用孢子或根茎繁殖。孢子成熟时,采收有孢子囊的叶片,散播于荫湿处的腐殖质土面,切记盖土,在春季即可萌发成原叶体,慢慢生长成有根、茎、叶和孢子囊的植物体。切割野生植株的根茎,亦可分植。
扇蕨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扇蕨孢子、原叶体、丛芽,孢子或原叶体或丛芽浸水21h,然后用50ppmGA3处理2分钟,再经0.1%HgCl2灭菌3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掉消毒剂残留物,吸干孢子表面水分,接种于1-1/8MS培养基上,糖浓度0-5%,pH5.8-6,每瓶接种孢子量为0.5毫克以下,接种后分别放置在24h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照光时间为14h/d,光强为1500lx;孢子体分化阶段光强增为3000lx;原叶体增殖培养基同上,糖浓度为3%;孢子体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6MS,糖浓度增为4-5%;诱导丛芽采用1/2-1/6MS培养基,不加或加IAA0.2mg·L-1(单位下同)或BA0.5,糖浓度为3-5%;壮苗培养基为1/2MS+KT0.2+IBA0.5,糖浓度为3%;培养室温度为25±2℃。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在扇蕨集中的地带,应建立扇蕨保护点,由林业部门负责保护,严禁采挖作药和砍伐上层林木。
实用价值
科研
扇蕨是中国特产的珍奇蕨类植物之一,在蕨类植物分类研究方面有学术价值,早已引起世界学者的注意。
观赏
扇蕨叶形奇特,很富观赏性。可植于风景区的沟边林下增添野趣,也可盆栽摆设于客厅、书房。
医药
扇蕨根茎可入药。
扇蕨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搜山虎。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茎或全株。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寒,味辛酸涩。
功用主治:消饱胀,疗风湿。
选方:
①治饱胀:搜山虎根二至三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脚气:搜山虎全草、狼鸡叶各二至三两,煎水洗脚。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栽培技术
植物生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