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诨
汉语词语
打诨,汉语词语,拼音是dǎ hùn,意思是戏曲演出中演员即兴说趣话逗乐,亦作打顐﹑打浑;取闹,说趣话哄笑。
解释
1.亦作“打顐”、“打浑”。戏曲演出中演员即兴说趣话逗乐。
2.取闹;说趣话哄笑。
出处
宋·吴自牧《梦粱录·妓乐》:“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诨。”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优伶打顐,亦起於唐。李栖筠为御史大夫,故事,曲江赐宴,教坊倡顐杂侍。栖筠以任风宪,不往,台遂以为法。”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八亦载此事,作“优伶打浑”。
瞿秋白《中国文与中国人》:“西洋各国有许多伶人,在他们表演中,他们几乎随时可以插入许多‘打诨’。”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你不知他是诈骗人的,故来我家里打诨。”
《水浒传》第八二回:“依院本填腔调曲,按格范打诨发科。”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鬟们打诨,所以上下都欢喜他。”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鲍廷玺在河房见了众客,口内打诨说笑。”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插科打诨填词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则当全在此处留神。”
沙汀《医生》:“他饶舌,他打诨,他使得大家更高兴他。”
参考资料
打诨.在线汉语字典.
打诨.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6 14:23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