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跟踪研究层次的角度出发,技术跟踪可以分为宏观层面技术跟踪、中观层面技术跟踪和微观层面技术跟踪三种类型(表1)。技术跟踪的“三观论”表明,涉及
国家范畴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属于宏观层面的技术跟踪范畴;
产业和地区领域的局部问题,属于中观层面的技术跟踪;如果只是涉及一个或几个
企业的技术问题,这是微观范畴。为了能够用最少的
资源达到最佳的技术跟踪效果,一定要明确所要跟踪技术的性质。
技术跟踪主体可以是
政府部门、企业、
行业协会,也可以是
股东和
债权人等,如科技部在进行全国科技进步跟踪统计时,科技部就是技术跟踪主体。
技术跟踪客体是由技术跟踪主体根据其具体需要确定的,如
专利技术跟踪的客体是专利及其
相关的经济和
科技等方面的活动,就具体的跟踪对象而言,主要是对技术研发主题、研发机构和人员、研发时间等进行实时追踪。
技术跟踪方法是技术跟踪主体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对技术跟踪对象进行全方位描述和刻画的过程。当前,
数据挖掘、信息萃取、
信息可视化等
信息科学前沿技术正逐渐成为技术跟踪的主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