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节
汉语词语
折节,汉语词语,拼音:zhé jié,意思是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出自《贻鼓吹李丞》。
释义
①降低自己身份:折节下士。
②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折节为俭|折节读书,不徒血气之勇。
出处
管子·霸言》:“折节事彊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例句
1、屈己从人。
管子·霸言》:“折节事彊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宋·王安石《给事中孔公墓志铭》:“而宰相使人说公稍折节以待迁,公乃告以不能。”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李遵勖驸马都尉,折节待士。”
清·陈梦雷《绝交书》:“老年兄以桑梓钜望,道貌冲和,折节下交,每以远大相许。”
2、强自克制,改变平素志行。
《史记·货殖列传》:“富人争奢侈,而 任氏 折节为俭,力田畜。”
《南史·循吏传·何远》:“远 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宋·苏轼《方山子传》:“少慕 朱家 、 郭解 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乃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谈论。-——此人乃颍川徐庶,字元直。”
郑观应《盛世危言·防海下》:“为武员者皆折节读书,不徒血气之勇。”
3、屈己礼贤。
《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人乃公平日所折节敬礼者,何故忘之?
4、佩服。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驰骛于唐虞,折节于三代。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1 16:37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