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针叶榛
桦木科榛属植物
披针叶榛(Corylus fargesii C. K. Schneid.),是壳斗目桦木科榛属植物,小乔木,高5-10米;树皮暗灰色,呈鳞片状剥裂;小枝密被短柔毛。叶厚纸质,矩圆披针形、披针形或长卵形;叶柄长1-1.5厘米,密被短柔毛。果数枚簇生,果苞管状,在果的上部急骤缢缩,无纵肋或有不明显的纵肋,密被黄色绒毛,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反折。坚果球形,直径1-1.5厘米。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5-10米;树皮暗灰色,呈鳞片状剥裂;小枝密被短柔毛。叶厚纸质,矩圆披针形、披针形或长卵形,长6-9厘米,宽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两面均疏被长柔毛,下面沿脉毛较密,侧脉9-10对;叶柄长1-1.5厘米,密被短柔毛。
果数枚簇生,果苞管状,在果的上部急骤缢缩,无纵肋或有不明显的纵肋,密被黄色绒毛,有时疏生刺状腺体,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反折。坚果球形,直径1-1.5厘米。
近种区别
华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落叶乔木,植株高达40米,小枝疏被柔毛及刺状腺体;叶卵形,长8-18厘米,宽6-12厘米,边缘具不规则重锯齿,下面脉腋具髯毛;叶柄长1-2.5厘米,密被长柔毛及刺状腺体;雄花序4-6朵花簇生,苞片被柔毛,雌花序2-6朵花呈头状,果苞管状,长2-6厘米;坚果内藏,卵球形,直径1-1.5厘米。分布于中国湖北神农架及湖北西部,生长于海拔900-2800米山坡林中或山沟边。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和云南。生长于海拔800-3000米的山坡林中。
繁殖方法
采种:当母树果苞变成黄褐色,种皮变硬,种仁甘脆油香时,表示种实成熟,时值白露之后。即9月中旬,便可采种。采收时,用木竽敲击种实,使其落地,拾取。
脱粒:将种实与湿抄按1:2混台均匀堆于露天,40天后进行种沙分离。将分离出韵种实置于荫凉处,待散失水分后,用木竿敲击,使果苞破裂,再借助风力进行种苞分离,将滚落的种子收存备用。经测定,种粒径多在0.8-1厘米之间,种子纯度60%,千粒重790克。
处理:为了保持种子的生活力,且免遭虫蛀,将翌年春插的种子进行坑穴沙藏。贮种坑大小可按照种子数量而定,一般坑深60厘米,宽45厘米。将种子混沙装坑后,在坑中央竖通气草把一束,在坑上层覆6厘米厚土,沙子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
播种:按常规方法深耕平整后,用加敌粉处理土壤。做成1.5米×1.5米的平床。播前,将苗床开成30厘米间距的播种沟,点播后覆土5厘米,并填压。播种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的种子,于翌年3月初有30种子发芽,苗木生长期为180天,平均苗高29.2厘米,地径0.7厘米;而春播种子在3月底下种时,发芽率也是30%,种子的萌发比冬播推后20天,苗木生长期为160天,平均苗高21厘米,地径0.5厘米。二者相差分别为8.2厘米和0.2厘米。
栽培技术
每年6、7月份苗木进入速生期后,迫施尿素,并视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当幼苗高达10厘米时开始抹芽,充分发挥其顶端优势的作用,促使其正常生长。
主要价值
该树种是优良的用材,长势旺盛,生长迅速。主干通直圆满,木材呈红褐色,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细,质坚韧,可供建筑、家具等用;又是干果树种,其种仁含油质,味甘可食。
参考资料
披针叶榛.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披针叶榛.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6:4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