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赏识。吕蒙正笑的着说,委婉的拒绝了。于是他的弟弟不敢再说这事了。人们都赞叹佩服吕蒙正清正廉洁、不为私利所动的可贵品质。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
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宋】
欧阳修《
归田录》)
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 (朝士)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
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说这事了。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认为他比李卫公更贤德。大概他的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说明了吕蒙正正直宽厚。体现在: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
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吕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生于
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
年。
宋太宗977年丁丑科
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
将作监丞,
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
著作郎,入值史馆。980年,拜
左补阙,
知制诰。八年,任
参知政事。988年,拜吕蒙正为宰相。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
永熙陵,封禅
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
吕夷简,真乃
宰相器也!”吕蒙正病逝于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
中书令。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
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
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
庐陵郡,喜欢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
韩愈、
柳宗元、(宋朝)
王安石、
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一生的主要著作,有
周必大等编定的《
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约百万言。另外,史学著作有奉诏与宋祁等合作编著的《
新唐书》,并有他自己独家编纂的《
新五代史》74卷。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
本论》《
原弊》《
与高司谏书》《
朋党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
释秘演诗集序》《
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