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代表作品有《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
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人物生平
乔治·戈登·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里。父母都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
勋爵。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
哈罗公学就读。这所在1571年由约翰·里恩创建的学校,在英国历史上培养了许多知名的人物,其中对拜伦十分崇拜的丘吉尔首相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
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
世袭贵族进入了
贵族院,他出席
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任
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
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唐璜》(Don Juan,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
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
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从1809-1811年,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1809年6月26日,离开英国,去东方(南欧和西亚)游历。在此后的半年内,先乘船到葡萄牙
里斯本;再骑马到西班牙南部的
塞维利亚和
加的斯,经
撒丁岛、
西西里岛、
马耳他岛到
阿尔巴尼亚,会晤了那里的统治者
阿里·帕夏;12月25日抵达希腊名城
雅典。拜伦此次出国远游,饱览了各地的自然景色,观察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接触了各阶层的人们。他亲眼看见了给法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西班牙游击队,看见了在土耳其铁骑蹂躏下正在聚集力量准备发动解放斗争的
希腊人民,这次旅行也激发了他对南欧各
民族文化的强烈兴趣。这些,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写《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连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轻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囿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像《
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1816年,拜伦居住在瑞士,在日内瓦结识了另一个流亡的诗人雪莱,对英国统治者的憎恨和对诗歌的同好使他们结成了密友。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 Prisner of Chillon,1816)、悲剧《
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的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1824年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
国葬,全国哀悼三天。6月29日,灵柩运抵伦敦。
个人生活
女儿:阿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又译为
阿达·洛芙莱斯),
计算机程序的创始人。
人物作品
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有:
《
当初我们两分别》(texton Wiki source)
《
我见过你哭》(I Saw Thee' weep)
《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路德分子歌》,1816年上半年
《
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曼弗雷特》,1816年下半年
《给托马斯·穆尔》
《马力诺·法里埃罗》《
该隐》《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
唐璜》,1817年
《懒散的时刻》,1807年
《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年
《反对破坏机器法案》、《给一位哭泣的贵妇人》,1812年
《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年
《温莎的诗艺》《海盗》《莱拉》,1814年
出版图书
写作特点
浪漫主义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光辉的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煌煌巨著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等。在这些被世人誉为“抒情史诗”的辉煌作品中,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入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拜伦的“抒情史诗”随着诗人的萍踪浪迹,呈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美丽风景画面,“从地中海到爱琴海的异域风光一览无遗,从葡萄牙绵亘起伏的山峦、西班牙壮观的斗牛场,到希腊、罗马肃穆的古迹废墟和阿尔巴尼亚的崇山峻岭。既有莱茵河岸的秀丽景色,日内瓦湖畔的苍茫暮霭,也有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滑铁卢的古战场。拜伦将他诗人的无比热情首先倾注于对这些国家的风光的描绘上,目的是激发出这些国家人民的爱国热忱,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战斗。拜伦深情地歌颂太阳、月亮、海洋、高山,热烈地赞美神话英雄、古代豪杰、历史遗迹、文化珍品,其主旨都是为召唤人们的反抗意志和斗争决心。拜伦热情的呈现是多界面的,拜伦的作品中既有同情:对遭受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王室和统治阶级奴役和压迫的西班牙人民频频发出叹息。他的作品中也有悲叹:深切地哀伤希腊人民在土耳其铁蹄下遭受蹂躏的凄苦命运。他的作品中还有颂扬:对古代艺术中诸如阿波罗神像、拉奥孔群雕、垂死的高卢人雕像等稀世珍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薄伽丘等人的遗迹的由衷的赞美。他的作品中更有豪放:缅怀意大利往昔的荣光,以高昂的战歌激励意大利爱国志士奋起反抗,推翻异族入侵者的暴虐统治。诗人的热情在作品中是无处不在和无可遏止的,如他对海洋辽阔无垠的崇高礼赞:
奔腾吧,你深不可测的靛青色的海洋!
千万艘船舰在你身上驰驱,痕迹不留。
又如他对月亮充满诗情画意的动人描绘:
月亮升起了;呵,是多可爱的夜!
流水般的月光向着海波倾泻;
也许姑娘们正为少年的情话所颠倒,
至于我们呢,且等上岸再尝这种味道!
在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笔下,时时洋溢着奔放的热情,虽然拜伦诗歌的基调有时会激越昂扬,有时又会讽刺辛辣,但不论是带有悲观情绪还是满怀战斗豪情,其诗歌“始终浸透着抒情的气氛和爱憎分明的深沉感情”。不仅如此,诗人还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夹叙夹议的艺术手法,结合对景物的描写,由触景生情而直抒胸臆,随处畅叙他对哲学、社会、政治、历史、宗教和艺术的精辟见解。所以,若论拜伦抒情叙事诗的卓然不凡,则不仅在于其视野的开阔,文笔的美妙,更在于它的人文知识内涵的丰裕与广博,所以,拜伦的诗作被世人誉之为“抒情史诗”,可谓当之无愧。
拜伦是个热情如火的诗人,其热情还主要表现在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之中,他面对统治阶级的不公和对工人阶级的奴役和压迫,在许多诗作中提出过强烈的反抗与辛辣的讽刺,但拜伦不仅讽刺社会的黑暗,他更将热情倾注于战斗的呐喊之中,他在一首著名的战斗诗篇《路德分子之歌》中就振臂高呼:
等我们把自己织的布织完,
等我们把织梭换成了利剑,
我们就要把布匹
向脚下的暴君掷去
我们要把它染在他流出的血里。
作为浪漫派诗人,拜伦还将巨大的热情融入了借景抒情与叙事技巧的完美结合中,这显示了其诗作的鲜明的艺术特色,也呈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特殊艺术魅力。“抒情史诗”展现的一幅幅雄壮撼人的时代画卷:西班牙弥漫着拿破仑侵略战争的硝烟,意大利在奥地利统治铁蹄下颤抖,而希腊则呻吟在土耳其的奴役之下。在如潮的思绪中,拜伦哀痛地描写出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悲伤,并无情地揭露了压迫者和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他凭吊滑铁卢战场,评说拿破仑的是非功过。他在风光秀丽的日内瓦湖畔,在湖光山色之中昂然高歌,赞美卢梭、伏尔泰等启蒙主义者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在希腊,诗人置身于光荣的古战场,不禁思潮汹涌,壮怀激烈,对希腊人民正在遭受外族压迫的命运深表同情,同时也对他们已遗忘了古代祖先的辉煌业绩表示出不满和愤怨,他要用嘹亮的战歌唤醒人们,改变他们对祖国的命运漠不关心的浑浑噩噩的消极态度。
拜伦式英雄
在拜伦的《
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
拜伦式英雄”。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
哈洛尔德,《
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The Corsair,1814)中的主人公
康拉德,哲理剧《
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制度,与社会
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
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存在着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弱点。“拜伦式英雄”比喻的是悲剧性的孤傲叛逆者,他们都有非凡的才华和力量,但在腐败的社会中无法施展,他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感到痛苦,因自己的感情虚耗而感到绝望。
“拜伦式英雄”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
别林斯基和诗人
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
拜伦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
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人物评价
拜伦搜寻英雄,并不是非限于东
地中海各国和中世纪不可,因为给
拿破仑加上一件浪漫主义的外衣是不难的。拿破仑对十九世纪时欧洲人思想的影响深极了;克劳泽维茨、斯当达尔、
海涅、
费希特和
尼采的思想,意大利爱国者的行动,都受到了他的精神感召。他的阴魂在整个时代昂首阔步,这唯一强大得可以起而反抗工业主义和商业贸易的力量,对
和平论与经营商店倾注一阵嘲笑。
托尔斯泰的《
战争与和平》打算破除这个幽灵,但是劳而无功,因为这鬼怪从来也没有比现在势力更大了。
只有一度他暂时对他的英雄感到了厌恶:那是在1814年,当时自杀(在他认为)要比退位来得体面。那时候,他从
华盛顿的美德寻求安慰,但是拿破仑从
埃尔巴岛一回来,这种努力就不再需要了。当拜伦死的时候,在法国“许多报纸上讲本世纪的两大伟人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弃世了”。卡莱尔在当时认为拜伦是“欧洲最高尚的人士”,感觉他好像“丧失了一个弟兄”;他后来喜欢上
歌德,但是仍旧把拜伦和拿破仑相提并论:
“对于你的那些高尚人士来说,以这种或那种地方语言发表某个这样的
艺术作品,几乎成了必需的事。因为正当地讲,除了说这是你在跟恶魔堂堂正正开始交战以前同它的争论而外还是什么呢?你的拜伦用诗和散文及大量其他东西发表了他的《乔治勋爵的悲伤》:你的波拿巴特以惊人的大气派上演了他的歌剧《拿破仑的悲伤》;配的音乐是大炮齐鸣和满世界的杀人叫喊;他的舞台照明就是漫天大火;他的韵律和宣叙调就是列成战阵的军士的步伐声和陷落中的城市的声响。”的确,再往后三章,卡莱尔发出断然的号令:“合起你的拜伦,打开你的歌德”。但是拜伦是渗在他的血脉里的,而歌德始终是一个志趣。
在卡莱尔看来,歌德和拜伦是对立人物;在阿尔夫雷·德·缪塞看来,他们是往快活的高卢灵魂中灌注忧郁毒素这场罪恶勾当里的同谋犯。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法国青年似乎只是通过《维特的悲伤》(TheSorrowsofWerther)认识歌德的,根本不认识奥林帕斯神式的歌德。
缪塞责备拜伦没有从
亚得里亚海和贵丘里伯爵夫人得到安慰——这话不对,因为他在认识她以后就不再写《曼弗里德》了。但是《
唐璜》在法国和歌德的比较愉快的诗同样少有人读。尽管有缪塞的恶评,从那时以来大部分法国诗人一向以拜伦式的不幸作为他们吟咏的最好材料。
在缪塞看来,只是在拿破仑以后拜伦和歌德才算世纪的最大天才。缪塞生在1810年,是属于他在一首关于
法兰西帝国的盛衰荣辱的叙事抒情诗里形容的“concusen tredeuxbatailles”(两次战役之间孕育的)那个世代的一人。在德国,对于拿破仑的感情比较分歧。有像海涅那样的人,把他看成自由主义的强有力的传播者,
农奴制的破坏者,
正统主义的仇敌,让世袭小邦主发抖的人;也有一些人把他看作
基督之敌,以高贵的
德意志民族的破坏者自命的人,是一个彻底证明了条顿美德只有靠对法国的难消解的憎恨才能得到保全的不义之徒。
俾斯麦完成了一个综合:拿破仑总归还是基督之敌,然而不是单单要憎恶的、而是应效法的基督之敌。
尼采承认这个折衷,他怀着令人毛骨悚然他喜悦讲古典的战争时代就要到来了,这恩惠不是
法国大革命而是
拿破仑给予我们的。就这样,拜伦的遗产——
民族主义、
撒旦主义和英雄崇拜,成了德意志精神复合体的一部分。
《拜伦传》的作者鹤见祐辅对拜伦至高的评价:“拜伦挥动着他那热烈如火的诗笔,震撼了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他的声音像天的声音一样,穿透了地上万民的心胸。他的真实,以宇宙大真实的威力,降落在一般大众的头上。……只要人类还没有失去对自由、爱国、民族独立和个性发扬的思慕与渴仰,诗人拜伦的气魄便会永久地阔步在大地之上。”
人物影响
乔治·戈登·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他倡导热情,倡导想象,他的诗作被世人赞誉为“抒情史诗”,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叛逆者,被称作“拜伦式英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人物思想
拜伦在当时是贵族叛逆者的典型代表,贵族叛逆者和农民叛乱或无产阶级叛乱的领袖是十分不同类型的人。饿着肚子的人不需要精心雕琢的哲学来刺激不满或者给不满找解释,任何这类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只是有闲富人的娱乐。很明显,一个贵族如果他的气质和环境不有点什么特别,便不会成为叛逆者。拜伦的环境是非常特别的。他对最幼小时候的回忆就是他父母的争吵;他的母亲是一个残酷得叫他害怕、庸俗得让他卑视的女人;他的保姆兼有恶性和严格无比的加尔文主义神学;他的跛脚让他满心羞惭,在学校里阻碍他成为群体的一员。度过了一段穷苦生活后,在十岁时他突然作了勋爵,成为纽斯提德府的业主。他继承的是他的叔祖父,他那位叔祖父“恶勋爵”三十三年前在决斗中杀了一个人,从此以后四邻见弃。拜伦族向来是个放纵不法的家系,他母亲的先辈哥登族甚至更是如此。这孩子在
阿伯丁的一个贫巷的污秽中生活过之后,当然为自己的爵号和府第而欢欣,一心愿取得他祖先的性格以感谢他们给予的土地。
拜伦的气质和行动混合着撒旦的成分。其少年时代不止一次被称为“小恶魔乔治·拜伦(The little devil Georgie Byron)”,此称号带给他极大的心灵创伤。不难想象一个孤独而敏感、极度自尊而又极度自卑的孩子对此绰号是怎样的感觉。他常常发怒,而其狂暴的脾气和整日闷闷不乐的坏心情又真的使他看起来拥有恶魔气质。拜伦将自己看作一个背离宗教、被国家驱逐的恶魔式人物,他时常在耻辱中狂欢。我们不能认同其放荡,但却可以理解其作为反叛者的心理:既然被世界弃绝,就要做一个彻彻底底的恶魔,与上帝彻底决裂,公然蔑视教会、教徒和礼拜仪式。他在声名狼藉中游弋,残忍地享受报复世界的快感。在给托马斯·穆尔的信中,他戏谑地提到自己的放荡和混世,并以看似随便的语气提到:“有一首反拜伦的长诗要发表了,要证明我已组织了一个长诗来推翻一切宗教和政府的阴谋集团而且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扭曲的反抗恰恰体现了拜伦和恶魔的精神相通。撒旦式人物也受到拜伦的认同和赞许。如该隐,在圣经中,他因杀害亚伯而受到诅咒、驱逐。但在剧中,其形象却大大改变,因和上帝对抗而成为拜伦赞颂的英雄。该隐不屈服于任何力量,骄傲、不逊。拜伦说:“我不得不让该隐和卢西弗意见一致地交谈,确实这在诗歌中总是允许的。该隐是个骄傲的人:如果卢西弗答应给他一个王国等,这会使他得意洋洋:魔鬼的目的是使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命不凡,让他看到世界的无限和他自己卑微,直到他陷入导致大灾难的精神状态,而这只是由于心里一时动怒,而不是出于预谋或嫉妒亚伯(这会使他可鄙)。”该隐骄傲的性格和拜伦惊人的相似。而拜伦被上流社会放逐之后,也像该隐一样过着不愉快的、孤独逃亡的生活,因此面对该隐时总不自觉地倾向于他。
拜伦后来写出了大量歌颂自由的崇高诗篇,他所歌颂的自由是德意志邦主或柴罗基人酋长的自由,并不是普通凡人想来也可以享有的那种劣等自由。拜伦虽然感觉自己可以和撒旦匹敌,却从来不十分敢把自己放在神的位置上。傲慢的发展过程中以下这一步
尼采做到了,他说:“假使有众神,咱不是神怎么能忍受?所以没有众神。”注意这个推理中没吐露的前提:“凡是伤咱的自尊心的事情,都必须断定是错的。”尼采和拜伦一样,也受了宗教的教养,甚至程度更深,但是因为他具备较高明的理智,所以找到了一条比
撒旦主义高明的逃避现实的道路。不过尼采对拜伦始终是非常同情的。他讲:
“悲剧就在于,如果我们在情感和理智中有严格的求真方法,我们便无法相信宗教和形而上学里的教条,但是另一方面,通过人性的发展,我们已经变得十分娇弱敏感地痛苦,需要一种最高的拯救和安慰的手段。由此便产生人会因为他所认识的真理而流血至死的危险。”
伟大人物在尼采看来像神一样;在拜伦看来,通常是和他自己在战斗的
泰坦。不过有时候他也描绘出一个和“查拉图士特拉”不无相似的贤人——“海盗”,他在和部下们的交往上,更掌握他们的灵魂用那制人的手段领导卑劣的人心,使之寒栗昏乱。就是这位英雄“过分憎恨人类以至于不感觉痛悔”。这里的一个脚注断然地讲这“海盗”是符合人性实际的,因为
汪达尔人的国王干瑟里克、皇帝党暴君艾济利诺和路易西安纳的某个海盗都表现出同样的特性。
人物轶事
拜伦在剑桥念大学时,经常有一些古怪行为:不顾禁令偷偷地跑到喷泉池里游泳;宿舍不让养狗,于是他就特意养了一只熊,放到塔楼左边的屋顶阁楼里喂养……
他对于女性总是容易动感情。
在拜伦15岁的一个夏天,他回到了纽斯台德,和一个名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接触并产生了爱情。尽管拜伦很爱她,但在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青年的拜伦曾回忆早年同她的交往时,曾十分遗憾地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像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18岁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姑娘突然闯进了拜伦的生活。在女友的鼓励下,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次年,第一本诗集《闲散的时光》出版。这时的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但由于种种原因,拜伦的恋爱又没有成功。
很快,他又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恋爱——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对才华横溢的拜伦产生了爱情,这马上博得了诗人的共鸣。在相交期间,诗人曾为她写下许多诗篇,后来拜伦的研究者还称之为“塞莎组诗”。谁知正当诗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塞莎却不幸病逝,这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惋惜。
即使有三次恋爱,拜伦对妇女巨大的吸引力也从未消失。他在1812年到1815年飞黄腾达、出够了风头,然后莫名其妙地和安·米尔班克结了婚。她是一个冷漠的、严肃的、有理智的妇女,对于他来说根本不合适——只是有很多钱。米尔班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他,暗示他和他的同父异母姐姐奥古斯塔关系暧昧。这使整个社会转而对他采取敌对态度,对他进行恶意的诽谤和诬蔑,其过分的程度就如当初对他进行赞美和吹捧那样。拜伦不愿继续忍受这种侮辱,便离开了英国,一去不复返。以后几年他主要是在威尼斯度过的,但即使这样他也搞了不少风流韵事。
1819年4月,拜伦在威尼斯的边齐翁宫被介绍给泰雷萨·格维奇阿利伯爵夫人。他当时已年近三十二岁,而泰雷萨年仅十八岁。就在相识的第一天,拜伦就建议泰雷萨随便在什么地方同他单独约会。后来泰雷萨·格维奇阿利收到了经梵蒂冈批准的离婚书,离开了泰雷萨,这使得拜伦和她的关系更进了一步。1822年,诗人的女儿阿列格拉又因病死去,这以后拜伦与泰雷萨便相依为命,直到1824年拜伦逝世。
爱过的人,拜伦都为他们写诗——正因为丰富的感情生活,拜伦写下许多优美抒情诗。在哈罗时,拜伦就意识到自己不同一般的性取向。入剑桥后,开始一段终身难忘的同性恋情:他在剑桥遇到了十五岁的唱诗班少年约翰·埃德勒斯顿。多年以后,拜伦把这段恋情描述为“强烈的、纯真的爱和激情”,并写道:“我爱他胜过世间万物。”拜伦随身佩戴埃德勒斯顿给他的信物直到去世(有说是一颗玛瑙石英做的心形饰物,也有说是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