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金灯,
中药名。为茄科
植物挂金灯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 (Mast. )Makino 及酸浆P. alkekengi L.的带宿萼的果实。酸浆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挂金灯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利水之功效。用于肺热痰咳,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小便淋涩,天疱湿疮。
别名
酸浆实、灯笼儿、王母珠、洛神珠、天泡草铃儿、金灯笼、天灯笼、红姑娘、灯笼果、天泡果、包铃子、端浆果、野胡椒、锦灯笼、天泡灯、鬼灯笼、水辣子、浆水罐、勒马回、红灯笼
入药部位
性味
酸、甘,寒。
归经
肺、肾经。
功效
清肺利咽,化痰利水。
主治
用于肺热痰咳,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小便淋涩,天疱湿疮。
相关配伍
1、治急性咽喉炎:锦灯笼50g,铺地锦15g,共捣烂冲蜜服。
2、治尿血:鲜锦灯笼、大蓟各50g,水煎服。
3、治咽喉肿痛:锦灯笼15g,甘草6g。水煎服。
4、治天疱疮、湿疹:酸浆适量,捣烂外敷。(1-4方出自《常用中草药汇编 原植物彩色图鉴 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孕妇禁服。
炮制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橘红色时采摘,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筛去灰屑。
形态特性
1、酸浆又名:欧亚酸浆。
多年生草本,基部常匍匐生根。茎高约40-80cm,基部略带木质。叶互生,常2枚生于一节;叶柄长约1-3cm;叶片长卵形至阔卵形,长5-15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而波状或有粗芽齿,两面具柔毛,沿叶脉亦有短硬毛。花单生于叶腋,
花梗长6-16mm,开花时直立,后来向下弯曲,密生柔毛而果时也不脱落;花萼阔钟状,密生柔毛,5裂,萼齿三角形,花后萼筒膨大,变为橙红或深红色,呈灯笼状包被将果;花冠辐状,白色,5裂,裂片开展,阔而短,先端骤然狭包被浆果;花冠辐状,白色,5裂,裂片开展,阔而短,先端骤然狭窄成三角形尖头,外有短柔毛;雄蕊5,花药淡黄绿色;子房上位,卵球形,2室。浆果球状,橙红色,直径10-15mm,柔软多汁。种子肾形,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2、挂金灯形态与酸浆原种相似,主要区别为:花梗几无毛或仅有稀疏毛,花萼除裂片毛较密外筒部稀疏;果成熟后果梗及果萼光滑无毛。
生长环境
1、酸浆生于空旷地或山坡。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2、挂金灯生于村旁、路边、旷野、山坡及林缘等处;亦有栽培。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药材鉴别
宿萼膨大而薄,略呈灯笼状,多皱缩或压扁,长2.5-4.5cm,直径2-4cm;表面橘红色或淡绿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具网状细脉纹,先端渐尖,微5裂,基部内凹,有细果柄。体轻,质韧,中空,或内有类球形浆果,直径约1.2cm,橘黄色或橘红色,表面皱缩,内含多数
种子。种子细小,扁圆形,黄棕色。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微甜、微酸。以个大、色鲜红者为佳。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果实鲜汁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生长。
2、抗肿瘤作用,果实水提液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活性。
现代应用
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现代制剂
1、锦灯笼注射液。
2、锦灯喉症丸。
相关论述
《本草经集注》:“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病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