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井
采矿学名词
排水井多用于表面弱透水层和下部强透水层均比较深厚的地基,或含水层成层性显著,夹有许多透镜体和强含水带的地基中。由于多数工程的堤基均为多层地基,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排渗措施的应用中以排水井的应用为广泛。其导渗原理是通过滤水管将来自坝体上游的渗透水流导入排水减压井内,阻止渗透水流往下游流动,以达到迅速降低压力水头,保护大坝的稳定和降低下游地下水位的目的。
概念
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混凝土渠道衬砌若无良好的排水措施的情况下,例如工程完建期、排水机泵停止运转后地下水位回升、输水过程中渠内水位发生迅速回落、非输水期间地下水位的升高(如汛期降雨所致)等,都可能形成较大的内外水位差(扬压力)从而导致衬砌板产生浮托破坏和基土的渗透变形破坏。因此,高地下水位条件下的渠道衬砌必须采取有效的消减扬压力的排水措施以确保渠道的运行安全可靠。对于高地下水位区段的渠道衬砌工程来说,排水问题是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和安全运用的重要环节。为使较高的地下水位降至衬砌基面以下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混凝土衬砌的质量,所采用的排水措施应充分考虑渠道衬砌工程具有纵向线路长、降低地下水位小、施工进程快等特点,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暗管排水、轻型井点排水和竖井排水。工程中常见的排渗措施包括排水垫层、排水沟及排水减压井(孔)等。其中水平排水垫层可用于透水性比较均匀的坝基;反滤排水沟一般适用于坝基表面有薄的弱透水层或不透水层,且下面为分布较浅的单一透水层的情况;而排水井则多用于表面弱透水层和下部强透水层均比较深厚的地基,或含水层成层性显著,夹有许多透镜体和强含水带的地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