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层是指动水流能够透过的土层工地层。一般情况下,渗透系数大于1米/昼夜的岩层可认为透水,呈层状称透水层,呈带状称透水带,而渗透系数小于0.001米/昼夜的岩层,称为不透水层。渗透系数介于1—0.001米/昼夜者为半透水或弱透水层。只有透水层才有可能成为含水层。疏松的砂卵石层;半固结而富空隙的砂砾岩;富有裂隙的基岩;喀斯特发育的碳酸岩,既能容水,又能透过和排出重力水,都具备成为含水层的条件。透水层要成为含水层,必须在透水层下部有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存在的储水构造,才能保证渗入透水层中的水聚集和储存起来。
不同地质情况,
不透水层的深度不同,一般讲,黄土高原的不透水层深一些,其他地方的浅一些。
香港中文大学近日通过一项
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发现,九龙和港岛的大部分城区的不透水层高达60%以上,而郊野区域则低于40%。不透水层的增加会导致地表下沉和
水源污染以及
热岛现象,造成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加大。
《大公报》消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出现生态、地质环境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资讯科学研究所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环境综合调查,为城市环境评估和减灾
防灾提供重要的讯息。
中文大学利用多源
卫星遥感资料,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包括城市不透水层现状调查、城市扩展监测、近海油污和
水质监测、城市水灾以及
地面沉降灾害监测等城市环境综合调查。这些遥感资料结合城市其他基础讯息,可以提取城市生态环境参数,为城市环境评估和减灾防灾提供重要的讯息。从卫星遥感监测得到的图像表明,在1979-200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和
土地覆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东莞市为例,城镇面积增长了近三倍,城市化比例由1979年的13%增长到2000年的51%,城镇迅速扩展,给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003年10月18日获取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城区不透水层百分比资料,位于九龙和港岛的大部分城区具有很高的不透水层百分比,基本在60%以上,而郊野区域则低于40%。这些具有高不透水层百分比的城市地区,人居环境品质、城市排污以及防洪泄洪将受到严重影响。
珠三角地区近二十余年
城市扩展、人口剧增以及工业企业快速增长,使其面临着水资源状况恶化、
土地资源退化、不透水层增加与
城市热岛效应、
洪涝灾害、
咸潮、以及地面沉降等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中尤以城市不透水层与地面沉降问题日益突出。
不透水层的增加会造成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加大,导致城市地表下沉和
水源污染,以及
城市热岛现象更为普遍。而地面沉降一旦形成,就难以恢复,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并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人们把
隔水层看作是绝对不透水与不释水的。本世纪40 年代以来,雅可布(C.E.Jacob)提出
越流概念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在原先划入隔水层中的,有一类是
弱透水层。所谓弱透水层是指那些
渗透性相当差的
岩层,在一般的供排水中它们所能提供的水量微不足道,似乎可以看作隔水层;但是,在发生越流时,由于驱动水流的
水力梯度大且发生渗透的
过水断面很大(等于弱透水层分布范围),因此,相邻
含水层通过弱透水层交换的水量相当大,这时把它称作隔水层就不合适了。松散沉积物中的
粘性土,坚硬基岩中裂隙稀少而狭小的岩层(如砂质
页岩、
泥质粉砂岩等)都可以归入弱透水层之列。严格地说,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绝对不发生渗透的
岩层,只不过某些岩层(如缺少裂隙的致密
结晶岩)的
渗透性特别低罢了。从这个角度说,岩层之是否透水(即地下水在其中是否发生具有实际意义的运移)还取决于
时间尺度。当我们所研究的某些
水文地质过程涉及的时间尺度相当长时,任何岩层都可视为可渗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