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体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
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 接地体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简介
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因此在对人工接地体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
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体与自然接地体。 接地体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
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类型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体。接地体主要分为自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两类:
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体。如果自然接地体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体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体。
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体接地模块、“高导模块”。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体。具体参考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水平接地体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垂直接地体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接地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50×5毫米;接地体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48×4毫米。
物理特性
设备接地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人为环境中能成为危险状态的安全措施。而现代的接地和搭接系统,应设计成为低阻抗的,以抑制通信和电子系统的噪声,并对瞬态电压提供保护。
(1)电流分布
因为土壤中的电流密度趋向于均匀分布,所以每条电流线都可以认为是从接地体发出并与其表面垂直。接地体和土壤的接触面,由于接触可能不良,夯实不够,土壤干燥或冰冻,以及导电率不良等原因,是按地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距离接地体愈远,通过土壤的传导通路截面积就愈大,因此电流密度愈低,直到趋近于零。
(2)按地体间的电流途径
在多数情况下,发电厂的接地装置是由许多导体组成的接地网;导体的众多节点使接地电流可以选择人地途径。如果不存在干扰,电流将自行在所有的导线中均匀分配。不过,电流的频率、相邻载流导体的接近程度、接地体和相邻金属物体的品种以及接地电流传导途径的阻抗,都会影响接地电流的途径。
(3)按地电阻的影响
各种土壤对电门流通都存在电阻,它的大小与其本身的电阻率成反比。电流通过土壤时,由于接地电阻而产生高于正常地电位的电位升。升高的电位用欧姆定律计算。
高导模块
高导接地模块产品利用导电性能及土壤亲和性良好的天然矿物、磷片石墨及电解质材料,经国外最先进技术工艺及专用机械设备高压冷凝制作而成,此产品是活性接地的环保新型复合式专用接地体,其密度、抗腐蚀性、导电性能、抗压强度和超大的表面积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远优于市场同类产品。此产品可用于电力、高铁、清洁能源、电子、交通、军事、通讯、建筑物、石油化工等各项领域需做接地保护的永久性接地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2 13:1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