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
汉语词汇
接待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jiē dài 基本解释:指迎接、接洽、招待。
释义
1、接纳;相待。2、犹招待。3、佛教语。谓寺刹对挂单僧人免费供给食宿。
出处
汉书·萧望之传》
基本解释
[entertain; admit; receive] 迎接、接洽、招待
将接待大使及其他的政府部长
例句
1. 接纳;相待。
汉书·萧望之传》:“望之见纳朋,接待以意。”
三国志·吴志·陈表传》:“表欲得战士之力,倾意接待,士皆爱附,乐为用命。”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吴监生﹞特地寻他相会,延至寓所,叩其胸中所学,甚有接待之意。”
2. 犹招待。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元吉云]不妨事,我接待去。[见科云]呀,哥哥来了也,有请。”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四回: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抬头看时,却是淮南族中一个哥哥。满生连忙接待。”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见一个尼姑步将进来,妈妈欢喜接待。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六回:如今有客来,都是凤姑娘周旋接待。
赵树理 《三里湾·变糊涂为光荣》:“马家也临时在供销社买了一些酒,炒了几盘菜,举行了接待的仪式。”
3. 佛教语。谓寺刹对挂单僧人免费供给食宿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祖圆接待庵》:“二浙僧俗,多建接待庵,以供往来缁徒投宿,大抵若禅刹然。”
袁宏道 《众香林疏》:“故接待之难,比置庵造像百倍。”
4、迎接、接洽和招待。
现代意义。接待,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对公务活动中的来访者所进行的迎接、接洽和招待活动,是社会组织间人员相互交往的方式。接待是一项展示单位形象、体现水平、彰显实力的工作。接待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办公室整体工作水平。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6 11:36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基本解释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