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疏松丛生,多生于林地,林缘或沟边土坡上,呈鲜绿或暗绿色,高约2—10厘米,茎直立或匍匐,基部被假根;不孕枝多呈弓形弯曲或匍匐;生殖枝直立;少数种类茎顶具丛出,纤细的鞭状枝。叶多疏生,稀簇生于枝顶,湿时伸展,干时皱缩或螺旋状扭卷;叶片多呈卵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圆形,稀长舌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急尖或圆钝,叶缘具分化狭边或无分化边,叶边具单列或双列锯齿,稀全缘,叶基狭缩或下延;中肋单一,粗壮,长达叶尖或在稍下处消失,背面先端具刺状齿或平滑。叶细胞多呈5—6边形,矩形或近圆形,稀呈菱形;细胞壁多平滑,稀具疣或乳头状突起。
雌雄异株或同株,生殖苞顶生,孢子体多单生,稀多数丛出;蒴柄多细长,直立;孢蒴多垂倾,平展或倾立,稀直立,呈卵状圆柱形、稀球形,蒴齿双层,外齿片厚,披针形,背面具纵长回折中缝,腹面具横隔;内齿层膜质,基膜具穿孔;齿条披针形,分离;齿毛2—3条,具节瘤,有时齿条及齿毛缺失。蒴盖拱圆盘形或圆锥形,多具直立或倾斜的喙状小尖头。蒴帽呈兜形或勺形,平滑,稀被毛。孢子具粗或细的乳头状突起。
提灯藓科植物世界已报道的先后有12属,约1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温带地区,尤以东亚种类最多,在我国南北各地都很习见。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曾有不少中外植物学工作者对我国该科植物进行
采集和
研究,但由于以往调查的地区及采集的标本有限,至今我国有记载的仅5属,37种,3变种及6变型。近年来,我们整理了我所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及有关单位四十多年来所
收藏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作者与有关单位的同行们在我国广泛调查和采集的
本科植物标本。又承中外不少同行的
协助,得以汇集到我国该科标本2764号,对照了该科的国外标本300余号,并参考了他人引用的标本82号。
提灯藓科植物是一类常见
苔藓植物,其多数种类为
五倍子蚜虫的中间寄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关于该类群的系统
发育还存在若干问题,对于该科的范畴、科内各属间的亲缘关系,系统学家观点不一,国内主要采用的是Kopnen(1981)的分类系统。传统的分类方法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该科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形态学为基础对提灯藓科进行了
分子系统学研究,对于解决苔藓高级分类
等级的系统分类问题,提升和改进苔藓生物学研究水平与技术方法,推动苔藓生物学中其他领域的进展,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研究用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提灯藓科4属19种植物的rbcL和trnL-F
基因序列,并从Genebank中下载了该科和真藓科的部分基因序列,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MP)法分别构建了rbcL和trnL-F两个基因片段的系统树,并结合形态方面的
分支分析,探讨了提灯藓科的范畴、科内各属的亲缘关系及与其临近科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本研究在苔藓植物DNA的提取过程中,首次用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的措施,纯化模板使其达到较长片段(长度在1500bp左右)的扩增要求,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2.首次得到提灯藓科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中两个片段rbcL和trnL-F扩增的优化体系。50μl的反应体系酶
浓度要达到1u,rbcL的退火温度为49℃,trnL-F的退火温度为52℃。 3.在构建的多种不同的系统树中,匐灯藓属内的各种都形成稳定的分支,其分支结构支持Koponen(1981)关于其属间分组的观点,同时建议将Sectio Rosulata并到Sectio Rostrata中。 4.基于rbcL和trnL-F基因序列构建的
分子系统树中,支持Buck & Goffinet (2000)将原属于真藓科的缺齿藓属(Mielichhoferia) (除Mielichhoferia macrocarpa)和
丝瓜藓属(Pohlia)归入提灯藓科的观点。 5.结合形态学的分支分析及基于rbcL和trnL-F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匐灯藓属与提灯藓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
疣灯藓属亲缘关系较远。 6. rbcL和trnL-F基因序列
数据在提灯藓科系统重建过程中,信息位点分别占
序列总长度的8.7%和10.7%,均大于5%,说明rbcL和trnL-F基因序列数据在提灯藓科系统发育问题探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