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用记忆,保持,回记等顺序,来提高
记忆力的原理、方法和规律。
记忆的原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记”就是指识记和保持,“忆”是指回忆或再认、再现。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是将识记的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中的过程,是记忆的中间环节。在识记之后的短时间内,保持量会急剧下降,此后逐渐趋于平缓,这是记忆中的保持量变现象。有没有保持的质变现象呢?是指保持中的记忆内容变的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逐渐消失,有的保持内容则变得更为具体或更为夸张突出。回忆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是对保持在头脑中的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过程。
记忆包括再认和再现两种。决定回忆效果的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是伴随识记和保持过程中的遗忘。此外,在回忆过程中的四种干扰也应引起注意
①材料相似和内容重复的干扰
②材料多和内容广的干扰
③情绪干扰
记忆规律
记忆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提高
记忆力,具体规律如下;
1、主体律——记忆的时间越长,记忆的效果越好;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在记忆活动中,始终坚信:我是最棒的,我能记住。这样可以调动脑细胞活动的积极性,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在
记忆过程中,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越好。
2、方法律——
意义记忆优于
机械记忆;形象记忆优于
抽象记忆;奇特记忆优于一般记忆。
3、干涉律——在记忆过程中,识记材料的首尾部分易记,而中间部分易忘;在记忆过程中,两种材料相似,会影响记忆效果;识记两种材料或一段较长的材料时,中间安排间隔时间的记忆效果好。
4、强化律——在记忆过程中,各种感官同时参与,比单一感官参与的记忆效果好;在识记材料达到熟记后,适当增加学习次数,
记忆保持效果好;识记后,
及时复习,可提高
记忆效率;复习方式多样化比简单重复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5、时间律——遗忘先快后慢;在记忆活动中,集中法和分散法适当运用,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6、数量律—— 一次记忆的材料数量越多,记忆的难度越大,记忆的效果也随之减小;在记忆活动中,把全习法和分习法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全习法是
集中学习法,分习法是
分散学习法)。
增强记忆力方法
在
学习过程中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选择相应
记忆方法增强记忆效果。这些记忆方法有:背诵记忆、
理解记忆、
联想记忆、兴趣记忆、预想记忆、争论记忆、重复记忆、化简记忆、卡片记忆、愉快记忆、刺激回忆、观察记忆、
形象记忆。
总之,记忆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背诵是记忆的根本;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联想是记忆的关键;方法是记忆的途径;趣味是记忆的媒介;动脑是记忆的灵魂;争论是记忆的益友;重复是记忆的窍门;化简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采用什么记忆方法,关键在记忆的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灵活运用。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饮食。大脑运用依赖于由饮食提供的能源和各种营养,如足够的
谷氨酸与
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
微量元素。偏食是记忆的大敌,会使大脑迟钝。另外,血糖下降也会使思维变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忽视
早餐,常使血糖下降,所以早餐不能简单就应付。特别是临考前,营养颇为重要,应选择一些有利于增强记忆的食物。比如
卷心菜、大豆、牛奶、
鲜鱼、蛋黄、木耳、
杏子等。
(2)平心静气。
大脑皮层是我们大脑的记忆器官,当身心处于安静状态时,从外部传来的情报就容易记忆,并且当大脑皮层处于安静状态时,能够
暂时中断与过去事物的联系,而把崭新的情报铭记在头脑中。所以,当我们想要记忆一件事物时,首先要把身心“松弛”下来,作到“平心静气”后,才能开始记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3)减轻疲劳。这个理由很简单,因为疲劳会大大降低
脑细胞的活动能力,随着脑细胞活动能力的降低,记忆力也随之降低。
因此,如果你想要提高记忆力,就应当经常作一些调整,以便使脑细胞处于最佳的
工作状态。在临考前夕,拼命学习开夜车的人,
考试成绩往往不太好,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与其弄得疲倦,不如去睡觉休息。第二天早晨醒来,头脑变得清新,心情变得舒畅,记忆效果必定会提高。
(4)充分休息。心理学家作过这样的实验: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去记忆新的事物或词语,一种是试验者长时间连续地识记而不休息;另一种是试验者识记的30分钟休息5分钟,再识记30分钟,再休息5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后者的记忆效率远远高于前者。7+1>8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
生活经验中,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比如在晚上看一篇文章,当看不懂时可以先放下。等到第二天早晨再重新去看一遍时,往往就会恍然大悟。大脑在一定的时间进行休息,对记忆的功能,起着润滑油的作用,能使记忆更加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