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拼音:pā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据已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收录于《
说文解字》。《说文》攀作𠬜,𠬜是古攀字,字形像两只向外的手,攀援时两手向外。又作𢸅,从手、樊声。后来改为上下结构作攀。攀的本义指手抓住可依附的东西向上爬、攀援,引申指拉扯、拉拢,又引申为攀附、依附,即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拉关系。
文字源流
“攀”,《说文解字》字头作图1(隶定作“𠬜”或“𡴂”)。攀援而上时两手向外,所以就用向外的两只手表示“攀登”的“𠬜”。 “𠬜”加声符“棥”作“
樊”,本是“𠬜”的异体,后来“樊”多借作“樊篱”字,又在后造本字“樊”上再加一只“手”,成新的后造本字“𢸅(图5)”或“攀”,楷书以后字形都固定承接隶书上下式的写法。“樊”“攀”义各有当,也就由异体分化为不同的字。“攀”字通行, “𠬜”就只在形声字中作偏旁,如“樊”“奂”等字。“𠬜”书写不便,多简化为“图A”(廾)。汉代铜器、简帛中“攀”字的“𠬜”旁与“图A”(
廾)已经无别。 《说文解字》说“𠬜,引也。从反𠬞”,王筠《说文释例》已指出其不当:“𠬞(廾),两手相向,是拱手也。𠬜,两手向外,是有所攀引也。各会其意,不得谓之反𠬞(廾)。”
“攀”字的本义是指抓附他物上升。比如登山,一方面要足蹬土石,另一方面还要手抓草木或岩石才能爬得上去,离开“手”的帮助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攀”以“手”作形旁是很有道理的。“攀”字在抓附他物上升这个意义上可以组成很多复合词。例如“攀登”“攀禽”“攀缘”,等等。
“攀”由抓附他物向上的本义引申为依附、追随的意思。在旧社会常以龙凤比喻帝王,故而把臣下追随明主以建功立业称之为“攀龙附风”。这个成语以后也用于贬义,指依附权贵来猎取功名利禄。由依附、追随又可引申出结交、拉关系的意思。例如跟别人拉亲戚关系叫“攀亲”,跟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拉关系叫“高攀”。后者常用作谦辞,如:“高攀了”“不敢高攀”等等。
“攀”由抓附他物向上的意义还可引申出牵引、牵挽的意义,这和拉、拽、扯、扳的意思是相近的。许多公园都立有“禁止攀折花木”的牌子,“攀折”就是牵引而使其折断的意思。
此外,“攀”还有牵涉、牵扯的意思,这是由牵引进一步引申而来的。为了得到好处或逃避不利而有意牵扯他人叫做“攀”或“攀比”,在法律上把犯人诬供以牵扯他人称作“诬攀”或“攀供”。可以这样说,“攀”字用于表示牵扯、牵涉而组成的词几乎都是贬义的。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𠬜部】普班切(pān)
(𠬜/𡴂)引也。从反廾。凡𠬜之属皆从𠬜。
𢸅,𡴂或从手从樊。
说文解字注
【卷三】【𠬜部】
“(𠬜/𡴂)引也”注:《上林赋》“仰𠬜橑而椚天”,晋灼曰:“𠬜,古攀字。”按,今字皆用攀,则𠬜为古字,𠬜亦小篆也。
“从反𠬞”注:象引物於外。普班切,十四部。
“(𢸅)𠬜或从手从樊”注:樊声也,今作攀,《公羊传》作扳。
广韵
普班切,平删滂 ‖ 棥声元1部(pān)
攀,引也。普班切。三。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 攀;康熙笔画:19;部外笔画:15
(pān)《唐韵》普班切。《集韵》《韵会》《正韵》披班切,并盼平声。引也。《晋语》:攀辇即利而舍。
又自下援上也。《庄子·马蹄篇》:鸟鹊之巢,可攀援而闚。崔駰《达旨》:攀台阶闚紫闼。或作扳。亦作𢸅。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两个“木”的末笔捺改点。“樊”大“手”小。“樊”,“棥”居上半格,两“木”分列竖中线两侧,两“ㄨ”在竖中线;“大”的横笔在横中线,撇、捺罩住“手”。“手”居下居中,两横上短下长,亅(竖钩)的竖段在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