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井河大桥(Zhijing River Bridge),是中国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高速通道,位于支井河峡谷之上,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
建设历程
2004年8月20日,支井河大桥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典礼。
2005年12月20日,支井河大桥进行拱座基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2007年6月5日,支井河大桥完成第一节段钢管拱肋的吊装工作。
2008年8月18日,支井河大桥完成完成最后一个钢管拱肋吊装节段工作,拱肋合龙;12月1日,支井河大桥进行拱上钢立柱的安装工作。
2009年3月28日,支井河大桥完成最后一个拱上立柱安装工作;9月22日,支井河大桥工程竣工;10月25日,支井河大桥完成动静载试验工作;10月28日,支井河大桥通车运营。
桥梁位置
支井河大桥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支井河村;上跨支井河峡谷,线路宜昌侧接漆树槽隧道出口,恩施侧接庙垭隧道进口,为318国道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支井河大桥分别由主桥、拱肋、拱圈、拱座、引桥及两岸隧道组成;主桥路线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支井河大桥主桥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引桥为简支梁桥,两岸桥头与隧道紧密相连。主拱圈采用双肋结构;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主弦管和箱形钢腹杆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上下游两道拱肋平行布置;主拱肋通过上、下横联、腹杆及横向斜杆组成空间稳定体系。两拱肋横向间设二十道M形横撑,均为钢管桁架,钢材均采用Q345C。主桥拱上立柱为的钢箱(内壁加劲)与钢箱横联组成的格构体系。桥台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两侧拱座基底为台阶式的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顶面设置交界墩;两侧桥台为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桥采用多层扩大基础,引桥为箱型薄壁空心墩和矩形变坡实体墩两种,为T形桥台。
设计参数
支井河大桥线路全长545.54米,桥面宽度24.5米,拱上桥跨共21孔,宜昌岸引桥长(1×36)米,恩施岸引桥长(2×27.3)米,主桥长430米,分60个吊装节段,采用(1×19.1+19×21.4+1×19.1)米的跨径布置。主拱圈计算430米,计算矢高78.18米,矢跨比1/5.5,拱轴系数1.756。拱肋截面高度从拱顶6.5米变化到拱脚13米,拱肋宽度为4米,两肋间距13米,主拱圈钢管外径1200毫米,拱脚下弦1/8跨管壁厚度为35毫米,1/4跨管壁厚度为30毫米,其余下弦及上弦管壁厚度均为24毫米。主桥拱上立柱3.153至71.866米,的钢箱尺寸为(1400×1000)平方毫米、(1800×1000)平方毫米。
运营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支井河大桥为沪蓉西主干线318国道组成部分之一,并按该路线的收费标准实施收费。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支井河大桥在建设时,所遇到的主要难题为:
1、大吨位缆索起重吊机;
2、深基坑机制砂混凝土泵送;
3、斜拉扣挂系统;
4、钢管拱肋安装;
5、钢管拱肋混凝土灌注。
支井河大桥的主要技术创新为:
1、跨径756米,额定起重量300吨的无塔缆索起重机的成功设计与应用,克服了无水运条件、无整节段陆运条件、无法采用传统工艺钢管拱肋安装用风缆和无法安装缆索起重机等复杂山区条件下,修建大跨度桥梁的施工难题,开创中国国内外先例。
2、首次开发混凝土垂直运输系统,完成超缓凝高强混凝土自桥面向下高达90米的垂直输送;根据对称与均衡加载的原则,主弦管内混凝土采用两岸对称二次接力连续泵送灌注,实现了混凝土的短间隔连续泵送顶升,为复杂山区条件下混凝土输送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3、采用“先栓后焊、栓焊结合”的连接方式在中国国内首次解决大跨度钢管拱肋运输和拼装的难题,使受力更加合理。
4、首创WJLQ3000千牛型无塔缆索起重机钢绞线斜拉扣挂法,无缆风双肋整体起吊、对称悬拼安装,通过动态监控实现了轴线纠偏,确保了大桥快速、安全、高精度合龙。
科研成果
荣誉表彰
价值意义
支井河大桥成功修建,标志着中国钢管拱桥施工技术水平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对推动中国山区复杂条件下大跨度桥梁施工产生重要作用及深远的影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