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画馆是坐落于
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北部的画馆。外观呈圆柱形,外墙全部镶贴灰白色花岗岩,女儿墙上建有有垛口。直径42.24米,高28米,是一座密闭城堡式建筑。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于1993年进行了部分改造。
1985年4月29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985】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同意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1986年7月10日,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新馆建设奠基典礼。在建馆之初,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建馆委员会主任的
伍修权同志提出了建设全景画馆的设想,并对全景画馆的具体创造提了原则意见。后来,建馆资金缺口较大,有人提出全景画馆停建或缓建时,伍修权同志坚持要把全景画馆按时搞完。事实证明全景画馆的建设突出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的特点。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于1986年开始创作,1989年10月全面完工,对外开放。参加创作各方面专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经过3年的通力合作,反复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终于使攻克锦州全景画馆顺利建成。为了确保全景画的艺术水平,于1986年组织画家、建筑师及有关领导共10人,专程赴苏联参观考察全景画馆。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组的同志们反复研究战史,翻阅了大量资料,同战史专家多次座谈,采访当年参战的指战员,几次到参战部队体验生活。为了达到描绘攻克锦州战场地形地貌的最佳效果,还组织画家、摄影师乘坐
沈阳军区空军的安2飞机,先后两批在锦州上空转了六圈,观察地形,拍摄资料,使最后创作出的作品非常逼真。攻克锦州全景画周长122.24米,高16.10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再现了1948年10月14 -15日
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锦州攻坚战的31小时激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英烈们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举,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攻克锦州全景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民支前、
塔山阻击战等内容组织在画面中,使攻克锦州全景画表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性。
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巨幅的环行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这是全景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形式的一个特点。看台距离画面13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辨别地面塑行中的形象和画布中的形象之间的差别,并产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全景画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首尾相接,边缘被多种方法巧妙地遮住,和地面塑形结合在一起。这就使观众觉得面对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有广阔空间的真实的景观。站在看台上,仿佛是平远在一座高山上,可以把炮火连天的锦州城廓和四周的山川地貌尽收眼底,场面恢宏壮观,辽阔深远,极目远眺城北的观音洞山和帽山,城东的
紫荆山,城南的罕王殿山,群山逶迤,山脚下,是白亮亮的
小凌河,正从几株升腾的水柱,炮炸浓烟拢住了锦城的上空,呼啸的炮弹使空气在颤抖,大地在燃烧,猛虎般的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发出千军万马的呐喊,冲向城垣,冲向震惊中外的决战。
艺术家们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高度写实的油画技巧,把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面,组织在一个环形画面中。运用绘画的透视法则创造了开阔的空间,还巧妙地运用丰富多变而统一的色彩,创造了一个符合季节,时间和战场气氛的巨大的空间环境。同时,运用色彩的远近透视,将空间层次推远,从而使画面产生了动人的空间感。处于不同位置上各种物体的尺度变化,以及地面塑型上的物体尺度都安排得十分合理,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开阔的空间形象。攻克锦州全景画的总体色调变化和局部形象刻画都很有力度。从近处到极远处,从顺光到逆光部位的绘画手法,都极其清晰有力。特别是离观众较近的人物形象,采取了粗犷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地面塑型是攻克锦州全景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地面塑型一端连着看台,一端与画面连接,制作精细,构思巧妙。地面塑型上的地形、地貌、工事、兵器,按一定比例缩小,做得极为逼真。许多物体塑型和画面各占一半,巧妙连接,浑然一体,视觉上真假难分。使观众觉得自己站在当年的战场之中。攻克锦州全景画地面塑型,以260根圆钢管为支撑,上面铺设角钢、钢板和钢网,再以石膏做成具体的地表形象。
攻克锦州全景画的伞形吊棚内,均匀地布置着318支日光灯,同时配合着60支高显钠灯,形成相当于锦州地区深秋季节下午两点钟左右的日光照射下的色温。画面在精心设计的灯光照明下,天空和地面的光线极为均匀明亮。由于画布对灯光的反射,使观众觉得画面行天空就是真正的天空。攻克锦州全景画馆还采用了现代立体音响技术,把解说和表现战争的声响合成,当观众欣赏全景画时,能同时听到和画面形象相一致的方位传来的解说声、爆炸声、喊杀声、轰鸣声,使全景画表现的战斗气氛更为浓烈。
创作组组长:
宋惠民(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许荣初(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高泉(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军事博物馆创作室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创作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铁牛(时任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关琦铭(沈阳军区著名画家),许荣初,孙浩(解放军艺术学院副教授),李恩源(辽沈战役纪念馆副研究员),宋惠民,
杨克山(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泉 ,
傅大力(锦州市群众艺术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