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理,读音是zhèng lǐ,汉语词语,意思为政之道;有卓越的
政绩;
政治。出自《鬼谷子·本经阴符》。
2. 谓有卓越的政绩。
3. 政治。
《晋书·汝南王亮传》:“大司马、 汝南王 亮 体道
冲粹,通识
政理……将凭远猷,以康
王化。”
《
后汉书·张衡传》:“ 衡 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
肃然,称为政理。”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之器能政理,抑亦 管 萧 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 城父 、 韩信 ,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
管子·重令》:“兵虽彊,不轻侮诸侯,动众用兵必为天下政理。”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理’下文作‘治’,此作‘理’者, 唐 人避讳,而后儒未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