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
避其锐气;击其
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勿邀
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
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队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孙武,字长卿,前535-前470年,汉族,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是
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在其18岁时,因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
孙子的先祖为
陈完,
陈厉公之子,
妫姓,氏陈。陈厉公兄陈恒公之少子林
杀厉公而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庄公卒,立弟
杵臼,是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交好,恐祸及己,完故奔齐。
齐桓公素闻陈完之才学,欲使为卿。陈完以“羁旅之臣不可当高位”为由婉拒。后齐桓公命陈完为工正(掌管百工)。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陈氏为田氏,故他又被称为
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孙田书(即
孙子的祖父),原是齐国大夫,在攻打
莒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战功,
齐景公便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同时还赐姓“孙”氏。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史称“四姓之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在吴国的都城梅里(今无锡)过起了隐居生活,潜心研究兵法。在吴国,孙子结识了
伍子胥。
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在诸侯争霸中,南方新兴的吴国国君
阖闾,为图霸业,欲攻打楚国,但是,一时难以选出合适的将领。伍子胥常与
吴王论兵,他曾向吴王推荐说:孙子“精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任为将,虽天下莫敌,何论楚哉!”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推荐孙武,吴王便让伍子胥拜请
孙子出山。
《
孙子兵法》第7篇《
军争篇》,本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孙子(生卒年不详),名武,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人。
《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
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
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
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