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前431年),别名姑幕,
周朝诸侯国,子爵,初为
嬴姓,后为
己姓,是山东
东夷中最强的古国。建都于计(也称计亓,后人亦写作计斤),至春秋初迁都莒(
莒县),传23世,其中都计近300年。莒国的公族子孙以
国都地名为姓,取一个计字,世代承继。
周代史料空缺期
鲁隐公元年之前的莒国历史没找到相关记录。
司马迁在写《
史记》时也未立《莒世家》。仅知从兹舆期开始到
鲁僖公年间的莒平公,共历十一世。莒平公之后有完整的国君世系记录。
和
周代其他国家不同,莒国依然承袭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时的称号。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间,周人希望以周鲁为代表的
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并没有显着效果。
西周时期莒国与周王朝屡有战争。根据1986年
陕西省
安康县王家坝出土的
史密簋铭文记载,莒国联合虎方(
徐国)、杞夷、舟夷、观国、
邳国、析国与南淮夷进攻西周东方诸侯,
周天子令师俗、史密带领齐军东征,大败莒国等东夷。
西周中后期,周天子的视线主要是投向南淮夷,东淮夷的
莱国投靠了
周王并随从作战,莒国虽然没有追随天子作战的记录,但应该是顺服了天子,双方似乎停止了战争。
有史可查时期
自
鲁隐公二年后,《
春秋》
经传始见莒之事迹。
战国时期
楚简王灭莒(时间在公元前431年)的290年间,莒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莒国与
齐国、鲁国两大邻国关系很不稳定。以说明夷夏之斗争与
民族融合过程,在东方仍在继续进行中。
早期
自前720年至前673年为莒国历史的早期。
起初,莒的疆域似已较初
封国时有所扩张,也有可能是逐渐恢复了
周公东征前之的旧疆域。它南灭向国(在今
莒县南70里处),北伐
杞国。杞为旧国,
商朝卜辞中有“杞侯”字样出现。
周武王重封夏之后楼公于杞,初都于今河南
杞县,春秋前,不知何故东迁。先迁于今
新泰县境,继又迁淳于(今
安丘东北)。杞之国土,东起今诸城境,西至
安丘境,正好横亘于莒之北部。莒欲扩地,向南已灭向,向北不能灭杞国,所以使用蚕食手段,先占领一邑。杞本夏族,但因处
东夷故地,用夷礼,所以
齐国、鲁国等国很鄙视杞国,不与杞国建交。
莒国的西疆与鲁国接壤,西北与
州国、
纪国二国接壤。州国是小国,姜姓,不久被齐所灭。《左传隐公二年》纪国曾因调停鲁国与莒国的关系,与莒在“密”地会盟。《左传隐公八年》前715年,鲁国和莒国因此在“
浮来”结盟。可以看出莒对西方及西北方的邻国,维持了友好关系。但
齐桓公即位后,齐国称霸,局面发生改变。
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返回齐国当了君主之后,却不念旧德,不久,齐国却向南方扩张。纪国和杞国首遭侵略,
亦见“伐莒”之文(《
荀子》诈邾欺莒)。莒国似乎明白这个情势,以后不再向北发展,转向西、南两方,开始与鲁国、鄫国发生纠葛。
当时,莒是
齐国和鲁国之外的东方大国,附近的贵族与国君,在本国住不下去时,都喜欢投奔莒国。这时,在莒国的外国贵族,除了齐
公子小白之外,还有谭君、鲁
庆父。因为鲁国人赂莒交出鲁庆父,又食言不送
贿款,鲁国和莒国之间曾数次发生战争,莒国被打败。结果,鲁国也有了戒心。在
鲁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在城诸及防(东防,在今
费县东北40余里处)布防,就是为了防备莒国。
齐桓公由于标榜
尊王攘夷,所领导的几次
会盟,莒都不得参加。后
宋襄公欲霸诸侯,也领导了几次会盟,莒亦未获准参加。
中期
自
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
鲁成公十四年(前577年)是莒国历史的中期。这时,是
晋文公继齐桓公后当霸主,以及
邲之战后
楚庄王继为霸主时代。莒国在这一阶段,历经兹平公、纪公庶其、厉公季陀、渠邱公朱四代君主。他们先后参加了中原各国的几次会盟,外交上初步活跃。
晋文公虽然也提出了
尊王攘夷,却未在会盟中强烈的表现出来,所以莒国得以参加了有名的
践土之盟。此时,
齐国继续向东方讨伐。记载明确的是前600年伐
莱国,占领根牟。
莱国为东夷,根牟又在莒国的边境,所以齐国于前598年及前596年有两次侵略莒的战争。《
左传》对于后一次伐莒记载到:“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部分说出了齐国、莒国双方的打算:与莒国同时,被
晋文公邀请参加会盟的小国邾国,本是鲁国的禁脔。此后,齐国想要吞并莒国,鲁国想要吞并邾国,二大国的首领经常派使者或亲自会晤。
前599年,鲁国出兵伐邾国,第二年,两国连兵攻打莒国。第三年,
楚国在“邲”打败
晋国,齐国见莒国失去了盟友和援助,于是,便无所顾忌的,在第四年再次侵略莒国。此后十年间,
齐国自持强大,开始欺负鲁国,又侮辱晋国派来的使臣,形势发生变化。晋国、鲁国、
卫国、
曹国在前589年合兵伐齐国,败齐于“鞍”。于是,莒国得到恢复,前584年以后,莒国又参加了以晋国为盟主的
马陵之会及蒲之会。
后来,可能由于齐国和鲁国相继侵略,也可能由于莒君渠邱公无能,莒国的三座城池经常为
楚国所攻破,但楚国不能据而有之,不久退出。前577年渠邱公死,子密州即位,史称黎比公。
后期
自鲁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
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为莒国历史的后期。在这一时间段
前期,
晋悼公领导的晋国重新称霸。后期,
宋国向戌建议晋国、楚国弭兵,争霸局面稍得缓和。
晋国势力重新强大之后,30年之内,举行了大会盟24次,莒全部参加。由于多次参加盟会,莒似乎逐渐以大国自居,莒的君主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开始对外用兵。一开始,就与邾国联手侵略鄫国。
鄫国在莒国的西南,离鲁国比较近,便向鲁国求援。但鲁国被联军打败,鄫国终于为莒所灭。鲁国的君主认为国家到受到了威胁,加强位于东疆的
费城的防护。前565、前563、前561年,莒三次进攻鲁国。
看上去,仅仅是争夺边境上的田地,然而鲁国却以为:“莒人间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东鄙。”。当时,晋国、楚国继续争霸,齐国、鲁国也都在中原争霸,莒就钻了空子。
由此看来,莒渐渐强大之后,也像别的国家一样拚命侵略邻国。史书里评价,春秋无义战,莒也不可能例外。莒国的兵力,这时看上去很强。前555年,以晋为首的12个国家联合讨伐
齐国,莒曾要求以“车千乘”从东南方向袭击齐国。这一次,齐兵吓得不敢出战,晋军焚烧了
临淄。12个
诸侯国的属下之兵后来到达了齐国的南方边境。齐军坚守城池,未导致很严重的惨败。然而,齐国对莒极为不满,开始有了报复之心。
当时莒国的国君是黎比公,《
左传》称之为“虐”,又说“国人患之”,指的就是他不顾国力,不在乎百姓安危,经常与齐国、鲁国争战,民不堪命的情况。黎比公处于齐国、鲁国两国大规模开辟疆土的时候,靠强大的晋国为援,以攻为守,也确实能算是较好的策略。这一阶段是莒国最活跃的时期。黎比公死后,莒逐渐走向衰亡。
末期
自鲁昭公元年(前541年)至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为莒国历史的末期。这一时期,晋国公室逐渐强大,国力内耗不复外顾,莒失去了援助。莒君在历史上有记载者,有展舆、着邱公去疾、庚舆、郊公与狂5人。在这段时间内,莒国的国土经常被
齐国、鲁国占领,国势渐渐变得虚弱,只好采取
守势。莒国又出现了内乱,展舆当国君后,夺走了「群公子」秩的权利,群公子怀恨在心,把公子去疾从齐国召回,立为莒国君主。展舆在
吴国避难,他的党羽务娄等3人奔赴齐国,带走了「大庞」、「常仪靡」二邑。后来,「牟夷」又去鲁国,把「牟娄」及「防」二邑送给鲁国。
前532年,鲁国伐莒,攻占了「郠」。「郠」位于今
沂水县边界,也是莒国的门户,因此,莒国西疆撤走了所有防守部队。在这时,莒仍然内乱不止。国君去疾死后,蒲余侯杀公子意恢,从齐国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舆成为国君,此后莒国成为齐国的附庸。
前523年,莒想摆脱齐国的控制,结果遭到齐国两次入侵,虽然齐军被击退,但莒的实力大幅衰退,被齐国远远赶超。到了
战国时代,莒国的国力进一步衰落。
灭亡
公元前431年,
古代希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斯巴达”和“雅典”这两个城邦国家,为了争夺
古希腊的统一大权,浴血较量,大开杀戒。
正当这场历史上著名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揭开序幕的时候,在遥远的东方,古
中国的大地上,一场灭国大战也开始上演。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角是刚刚继承王位的
楚简王,其目的就是要将楚国的版图扩展到东海之滨。
楚简王,名熊中,
楚惠王之子。《
史记·楚世家》云:“
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简王中立。”我们由此判定,可知熊中是在公元前432年继位为王的。
已经逝去的楚惠王,在其长达五十七的治国生涯中,任人唯贤,开拓进取,励精图治。他在与秦国结好,稳定西部的前提下,在公元前447年一举灭掉了
蔡国,接着在公元前445年灭掉了杞国,楚国的
势力范围不断向东北方向推进。早在公元前473年,吴国已经被后起之秀
越国所灭。《史记·楚世家》云:“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由于继吴兴起的越国无力控住原来属于吴国的地盘,楚惠王乘机东侵,势力一直发展到了淮、泗流域。惠王的文治武功,为其继任者
楚简王的王业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432年,
楚惠王去逝,楚简王继任,继续沿着其父开拓的方向和既定的
战略目标奋进。所以,他一安葬好了父王的灵柩,马上就走上武力扩张的道路。他选择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位于
齐国南部的莒国。
莒国的北境与齐接壤,西与鲁国为临。莒国在小国林立的春秋时期曾显露头角。在当时的东夷诸国中,以国土而论,仅次于
莱国;同春秋诸强相比,也仅次于齐鲁宋郑卫等国。自
西周后期开始,莒乘王室衰微国家动乱之机,出击小国,扩展疆域。先后灭掉向国、鄫国。曾经多次发难于当时的强国之一鲁国,而鲁国却无可奈何,唯有向晋国求助。《
左传》还记载莒国大胜
齐国的战例: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袭莒,“伤股而退”,再战,莒君亲鼓而伐之,杀齐大夫札梁。《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也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君“击败齐师”。莒国能屡败强齐,可见实力不俗。正是由于莒国的实力强大,所以在春秋时代,许多外逃避难者多选择莒国,就是成为
春秋霸主的齐桓公,在因内乱外逃期间,也是由莒国提供的庇护之所,才积聚了复国的力量的。
莒国地处被我们称之为齐鲁大地的
山东省南部,楚国当时的政治
经济中心在被我们称之为荆楚大地的
湖北省。湖北与山东两地相隔十分遥远,就在拥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四通八达的高超
公路网的今天,由其中的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交通工具十分简陋的
春秋战国时代,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
尽管两地之间相距甚远,而且还有千山万壑的阻隔,但是,却难以抵挡楚国铁蹄的侵入。因为,楚惠王灭蔡亡杞,已经为楚国下一步的
军事行动打通了势力东扩的通道。所以,在
楚简王早就绘制好的作战地图上,浩浩汤汤的百万大军,早就如一柄巨大的利剑,直插
山东半岛。简王的
战略意图很明显:只要占有了莒国,就撕开了北方大国齐、鲁两国,在东北部建立起的联防带,就可以建立起与之较量的前哨阵地。
尽管《
史记·楚世家》对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及战争结果,只用寥寥数语作了介绍:“简王元年,北伐灭莒。”但其中的艰难险阴和浴血奋战的场景却可想而知。在
冷兵器时代,要消灭并臣服一个离本土十分遥远的,势力并不很弱的国家,该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呀!《史记·楚世家》正文的注释里特别强调了这样一句话:“言‘北伐’者,莒在徐、泗之北。”这话也从侧面说明了此次灭国之战的艰难。《
汉书·地理志》则说,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莒国与齐、鲁两个大国近在咫尺,却被远隔千山万水的楚国灭亡,不知齐、鲁两国的贤能之士有何感想。
其后,莒人疑似复国,最终灭于齐。《
战国策·西周策·宫他谓周君章》载战国中期人宫他之言曰:“(邾)[郲]、莒亡于齐,陈、蔡亡于楚。”
范祥雍《
战国策笺证》曰:“其国疑亡而复立,如中山之有先后也。”齐灭莒后,将其打造为“
五都”之一,莒地在战国中后期齐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疆域
鲁隐公二年(前720)至
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73),莒的疆域较
封国之初有所扩张。春秋时期疆域曾东起黄海,西至
沂水县境,南达今江苏
赣榆,北至
昌邑县境,拥有大小
城邑30多个,是今山东地区仅次于齐、鲁的大国。
国都遗址
春秋至战国初期的莒国都城位于今
莒县县城的四周,东临沭河,西傍
柳青河。据《
读史方舆纪要》“废莒县”条载:“旧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
内城周二十里,
外郭周四十里。”此城就是莒国的都城。
莒国故城西北角在前
城子后村南50米,西墙伸到刘家
菜园、韩家菜园前至南关村的消气岭以东。东南角湮没已久,无从查考。东墙所经至傅家洼以西,地名为“城子”。北墙至
县化肥厂前。
外城西北角“城子口”东西各有一段长200米,高3米的残墙。东南至
潍徐公路一喧有明显的高地,特别是“消气岭”一带,墙基仍高2米多。
莒国故城的西南角至东南角有断续残墙700米,高约8米。在故城范围内,时常发现大量商、周时期陶片,以周半瓦当和
窑具为多,
齐法化、
齐明刀刀币也时有发现。1995年12月、1996年6月
莒县博物馆曾两度对宫城南垣外莒明刀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
坩埚、刀范、窑炉、铜碴等
文化遗址,是证此处为莒明刀铸造作坊区。属于西汉时期的有陶器、
金缕玉衣片,以及铸五铢
半两钱的遗址和大批
钱范等。故城墙基夯土内,有商周灰、黑陶豆盘、豆柄、鬲足等。
莒县,早在5000多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
繁衍生息。商代为姑幕国,周为莒国,秦置县,汉设
城阳国。其后,为郡、为洲、为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具有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化起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是
华夏东夷文明的中心”。尤其是
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批古陶器中,发现上面有图像文字刻画的有20余件,其中专家识为“旦”字的 图像,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也是
世界之最,它比
甲骨文还早1500余年。考古界、史学界专家认为,山东古文化,应为齐、鲁、
莒文化,这为辉煌的莒文化确立了准确历史定位。1993年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回故乡莒县考察时,亲笔题词:“
莒国文化,源远流长。”
古老的
莒城,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从周代起,是三代古国都城所在,位于今
莒县城区,故城由内外城组成,面积约25
平方公里,大段城墙犹存,仍然雄伟壮观。城内冶铁、
铸钱、制陶作坊遗址历历在目。宏伟的莒县故城池,是当年
贵族们豪华风貌的见证。春秋时的莒国,国力强盛,多次参与
列国间的
会盟和征战,鲸吞不少周边小国。莒城作为莒国的都城而成为古代
中国东部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
水经注》记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城内方12里郭周40里许”。元代缩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砖,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
莒州”之说。现存古城垣1650米,高7至8米,宽40米。
莒国故城是省级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历代君主
相关事件
按:莒国为东夷国家,无谥号风俗,国君的称号并非谥号。
商朝和西周时期的莒国世系不明。
莒鲁会盟
春秋时期,莒鲁两国经常发生
边界摩擦,鲁隐公二年(前722年),
纪国国君波帛,与莒子在密会盟,调和莒鲁两国关系。后经莒子多次斡旋,终于在隐公八年(前717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
浮来”(《
左传》)。从此,莒鲁两国重修旧好。与其他邻国的关系也相对稳定,因而常有附近诸国国君或贵族来莒避难,如周庄王十一年(前686年),齐
公子小白奔莒;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冬有谭子奔莒;
周惠王十七年(前669年),鲁
公子庆父奔莒等。
勿忘在莒
成语,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春秋时期,
齐襄公专横暴虐,对外杀了鲁国国君鲁桓公,并奸其夫人。在国内屠杀百姓,凌辱大臣,臣怨民愤,众叛亲离。
公子纠和
小白,离国出逃,以避祸患。公子纠由
管仲辅佐奔鲁国,小白则有
鲍叔牙辅佐奔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这时,
齐国大臣派人到莒国请小白回国;鲁国也要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他们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管仲暗箭射杀小白。可巧这一箭射到了小白衣带玉钩上,小白佯装被射死,管仲回鲁国报功。鲁公与公子纠大喜,便缓缓而行,六天才到齐境。这时,小白早已返齐坐上了君位,称
齐桓公,遂发兵拒鲁。后齐桓公纳鲍叔牙劝谏,不念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终成霸主。
有一次,
齐桓公举行盛大的
寿宴,
鲍叔牙祝曰:“愿您不要忘记出奔在莒的艰难岁月。”桓公拜谢曰:“寡人与士大夫皆勿忘夫子
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
吕氏春秋.直谏》),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来。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在
金门岛的石壁上,亲笔题写“勿忘在莒”四个大字。毛泽东主席文革期间南巡时,问
广州军区政委
刘兴元家住何处?当听说刘是山东
莒南人时,说:“勿忘在莒嘛!”
千古一士
柱厉叔,是春秋时莒国人,
莒敖公时期的
史官。此人有见识,能直谏,但不被莒敖公所看重。一怒之下,弃官而去海上荒岛居住,百天食菱芡,冬季吃橡栗,过着极为艰苦的原始生活。后来,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要辞别友人,返回莒国,以死来表白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他的朋友说:“你是因为国君不了解你才离开的莒国,现在又要回去,值得吗?”柱厉叔说:“我就是以死来让后世人主为不能知人善任而感到无地自容。”柱厉叔毅然回归莒国,站在五孔桥上,见
城郭依旧,但敖公已亡,他仰天长叹一声,就纵身跳到桥下自尽了。后来,人们将这五孔桥叫做“国士桥”,称柱厉叔为“千古一士”,或尊为“莒国的
屈原”。
妙解连环
齐闵王的侍卫官
王孙贾,寻闵王到莒,听说闵王已被杀,怒入市中,袒右臂一呼,纠集400余人,冲进楚营,将
淖齿杀死,寻到法章,立为
齐襄王,下聘莒太史殷之女为王后。
襄王在位19年,基本由
君王后主政。齐襄王死后,其子建立为齐王,但国家的内政外交大事仍由其母做主。君王后确定的外交策略,即联合诸侯,共御秦国,使
齐国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全安定的外部环境。有一次,
秦昭王派使臣赠太后
玉连环,说:“齐多智士,不知能解此环否?”太后将玉环交与众臣,问谁能解?群臣均谓不能。殷太后用锥破之,对秦使说:“我已解矣。”秦使臣知齐不可辱,未敢妄动。这就是:“谁人解的玉连环”典故的由来。
乐毅伐莒
战国末期,
七国兵争,莒地属齐。燕上将军
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独莒与
即墨未下。
齐闵王奔莒,求救于楚。楚国派大将淖齿率20万大军驻莒,骗杀闵王,又缉拿其子法章,欲自立为王。法章躲在莒太史殷家中当佣人,太史殷的女儿为其暗送衣食,并私定终身。
乐毅,战国时期
赵国人,乐羊子后人,贤能,喜欢军事,
齐闵王十七年(前284年)乐毅因献“联合伐齐”之策有功,被
燕昭王封为
上将军,统帅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攻打
齐国。在济西一战,打败齐军,齐闵王逃到莒城,诸国军士撤回,唯有燕军在乐毅的率领下,攻打齐都
临淄,被燕昭王封
昌国君。乐毅率师在齐国征战五年,“连下七十余城,独莒与
即墨未下”燕昭王去世,惠王即位,齐国
田单施反间计,用
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相继恢复七十余城,
齐襄王回齐国即位,莒殷女为
君王后。
孟女哭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是故事的原型发生在莒地,时间不是秦朝,而是春秋时期:“襄公二十三年,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
左传》)。齐将
杞梁与莒国国君在且于邃展开激战,杞梁战死。噩耗传到临淄,
杞梁妻痛不欲生,全身缟素,哭夫十日,莒城墙突然崩塌,杞妻投入淄水殉夫而死。晋代
左芬赞云:“夫卒莒境,郊吊不宾,哀崩高城”后来人们出于对暴君
秦始皇的憎恨,把故事附会到了三百年后的秦始皇身上去了,而故事的原型却是齐将杞梁的妻子哭倒了莒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