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前1046年—前221年)是
中国历史上从
西周到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
诸侯国,被
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期,疆域位于现今
山东省大部,
河北省南部。始封君为太公望
吕尚(
姜子牙)。
国号
对于齐国国号的由来一般学者认为也是沿袭商代已有的名称。在南宋《路史·国名记一》中就提到商代已有齐国,周武王立国后将吕尚封在齐地,国号仍为齐。在甲骨文卜辞中也提到“齐师”,对于甲骨文中提到的齐,郭沫若认为:“齐当即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
历史
西周封国
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
周武王为了酬谢
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
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
吕尚于
营丘(后改称
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吕氏,且为了与后来的田氏齐国区分,故又称为吕氏齐国。
太公东去
就国,近邻的莱子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
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
周成王曾在
三监之乱后,使
召康公命
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
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
周康王时期,周康王分别以珍宝之器分给
齐丁公吕伋、
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及
晋国第二代君主
晋侯燮和
周公旦之子鲁公
伯禽。
齐丁公三传至
齐哀公,因受纪侯在
周夷王面前进谗言被周夷王烹杀。哀公死后,他的异母弟
吕静被立为齐君,是为
齐胡公。前866年,齐胡公为防
纪国暗算,从营丘迁都至
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令齐人震动及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
驱逐出境,又把都城从薄姑迁回到
临淄,是为
齐献公。献公两传至其孙厉公,厉公昏愦暴虐,国民痛恨他,遂联络齐胡公之子入齐国攻杀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吕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
庄僖小霸
公元前794年,齐庄公吕赎(购)即位。庄公在位六十四年,他在位期间,积极贯彻齐太公制定的治国方针,稳定政治局势,发展齐国经济,使齐国国力增强。公元前730年,齐僖公吕禄甫(又作禄父)即位,在庄公的基础上继续奋发图强。齐僖公在位期间,先后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先后与郑庄公、鲁隐公、宋殇公、卫宣公结盟,并联合各国四方征战。
文公三传至僖公。
齐僖公先后与
郑庄公及
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
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齐国与盟国郑、鲁以
宋殇公不向
周天子朝觐而讨伐
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
许庄公出走,立其弟
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前706年,齐僖公又在
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但是因赠送礼物给各盟国时没有按照诸侯爵位高低分发,鲁、郑交恶。于前702年,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前699年,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一个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时,国力更强。在前690年,降服纪国。前686年,齐国又与鲁国讨伐郕国,郕国降齐。
桓公称霸
前686年齐大夫
连称、管至父弑杀
齐襄公,立其堂弟
公孙无知即位。齐大夫
鲍叔牙早有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在襄公在位期间就保护公子
小白逃到
莒国(今
山东省莒县),另一大夫
管仲则协助
公子纠逃奔鲁国。前685年,齐大臣
雍廪杀国君无知与大夫连称,国内无君,公子纠与
公子小白争相回国,鲁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
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
临淄即位,是为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
淄博市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
鲍叔牙给
鲁庄公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齐君的兄弟,不忍杀他,请鲁国自己杀他。公子纠的老师
召忽、管仲是国君的仇人,请鲁国把他们送来,剁成肉泥。如不从命,将要出兵讨伐鲁国。”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让齐国成为强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桓公任
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
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市)召集宋、陈、蔡、邾四国
诸侯会盟,目的是为了平定宋国的叛乱,此为诸侯主持天下会盟之始,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史称
北杏之会。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
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当时
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
戎狄等落后部族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
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
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
霸业崩溃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开方、
易牙、
竖刁等人,当贤臣
管仲、
隰朋及鲍叔牙等相继去逝后,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齐桓公和管仲立
公子昭为太子,并嘱托
宋襄公予以照应。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
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在齐桓公居室前筑起高墙。冬十月,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
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后来易牙、竖刁等人拥立的齐君无亏夺位后才把桓公收殓。公子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
曹国、
卫国、
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三月,迫于诸侯军队的压力,齐众大夫在
国氏、
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竖刁、无亏,迎立太子昭。但其余四公子的
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
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即位。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昭公。昭公死后,其子舍在位仅五个月,就被公子商人弑杀自立,是为懿公。四年后,懿公被弑,齐人恨懿公骄恣,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公子元即位,是为
齐惠公。一连串的争位至此结束,但齐国因此国力衰落,只能跟随晋国与楚国争霸。
惠公死后,齐国国势日蹙。
齐顷公在位时(前589年),齐军在
鞍之战中被晋军打败。灵公在位时(前555年),齐国因背盟讨伐鲁国。晋国率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诸侯兴师伐齐,
齐灵公亲自率师御敌,在
平阴被联军大败,自此无力称霸。齐国历经齐僖公始霸,齐桓公独霸中原,到齐顷公失霸,长达一个半世纪。
晏婴相齐
齐国一向由
天子二守的国氏、高氏两公族辅政,其后有鲍氏(鲍叔牙之后)、
崔氏(齐丁公
嫡子季子之后)、庆氏(公子无亏之子
庆克之后)、晏氏(
晏弱之后)、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后)、栾氏(惠公子公子坚之后)等
卿大夫掌政,卿大夫势力日大,互相兼并,更开始废立齐国国君。崔杼迎立庄公光即位,杀太傅高厚,独掌朝政。后来因庄公与
崔杼妻
棠姜有染,崔杼大怒,联合
棠无咎弑君,另立庄公弟公子杵臼为君,即
齐景公。前546年,
左相庆封(庆克之子)攻灭崔氏,崔杼自杀。
前545年,鲍氏、高氏、栾氏攻灭庆氏,庆封逃到
吴国。此后,齐国由
上大夫晏婴主持国政。晏婴生活节俭,谦恭下士。对内匡辅国政,屡次劝谏
景公,拔擢贤才司马穰苴、
越石父等;对外出使别国,机敏善辩,不辱使命,使齐国名扬诸侯。
田氏代齐
田氏为
陈厉公妫佗后代,始祖为
田完,因在陈国内被排斥,流亡至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
工正。田完传五世至
田桓子田无宇,田氏施惠于民,民心向归田氏,田氏因而渐渐强大。田氏的支系子孙
田穰苴因打败晋、燕两军被任命为
大司马,因田氏势力扩大而警惕的
高张、
国夏对齐景公说穰苴的坏话,司马穰苴被免官。田僖子
田乞立志要除掉高氏和国氏。
前532年,惠公后代的栾氏被鲍氏、田氏(
陈氏)联合所灭,栾施和
高强奔鲁,
齐国公族势力大大减弱。晏婴曾暗地里对
叔向说:“齐国之政卒归于田氏矣”。前500年,晏婴去世,由高、国两家把持朝政。前489年,景公病重,遗命国夏、高张扶立少子公子荼为太子,驱逐群公子,迁他们至东莱。不久,田乞发动
宫廷政变,灭高、国两家,
高张被杀、
国夏奔莒、
晏圉奔鲁。田乞弑杀
安孺子,与
鲍牧及诸大夫另立年龄较长的公子阳生为国君,是为悼公。前485年,
田成子田恒唆使大夫鲍息弑杀
齐悼公,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简公。前481年,田恒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简公,拥立简公弟弟公子骜为国君,是为平公。自此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田氏家族专权于
齐平公、宣公、康公三代。
前391年,
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
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
齐太公。前386年,田和被
周安王册封为诸侯,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
田齐”以显示别于吕氏齐国,史称“
田氏代齐”,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姜太公至此绝祀。
战国称王
太公三传至其孙威王时,威王任用
邹忌为相改革政治,任用
田忌、
孙膑为将,齐国遂变得强大。前353年,齐国大败魏国于桂陵(今山东
菏泽境内)。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
马陵(今河南
范县,一说为山东
郯城,一说为河北
大名)。
前334年,威王与
魏惠王“会
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
国相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前322年,田忌中了反间计攻打临淄、谋取邹忌,战败后逃亡至楚国。直至宣王即位后,才召他回国恢复旧职。
前314年,燕国发生“
子之之乱”。在
孟轲劝说下,
齐宣王命
匡章率 “
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三十天灭亡燕国,秦赵重兵攻齐,齐国被迫撤兵。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
前298年-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三年攻入
函谷关,迫秦求和。前288年十月,秦王称
西帝,遣使立
齐湣王为
东帝,欲约与共伐赵。
苏代劝说湣王后,湣王称帝二日后而复归王号。同年十二月,
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号复称为王。前286年,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
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湣王意欲吞并二周,成为天子。
乐毅破齐
前284年,
燕昭王以乐毅为
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三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
即墨。湣王逃入莒,被楚将
淖齿杀死。
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
齐襄王。
燕军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
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前279年,燕昭王逝世,
燕惠王继位,田单使用反间计,使得乐毅被废除职务,燕惠王改派
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乐毅被迫出奔
赵国。田单组织反攻,以“
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三月而复国。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
衰落国灭
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
田建即位,由母亲
君王后辅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
后胜执政。后胜为人贪婪,在
秦国不断贿赂之下,
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
战备。终于到五国灭亡后,
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五国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
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令齐军主力40万慌忙集结于西部,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
齐郡和
琅邪郡。
疆域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征伐不断,齐国的疆域多有变化,齐桓公时的疆域较初封之时有所扩大,《左传》中管仲曾说齐国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也就是北临渤海,东与南并临黄海;西至于河是指古黄河到所经之地,即今南乐冠县西,大名东,堂邑博平北,馆陶清平南;南至于穆陵指今山东临朐县南百五十里的穆陵关;北至于无棣指今河北盐山县即古无棣。
到了齐景公时,齐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左传》中晏子提到齐国的疆域是“聊、摄以东,姑、尤以西”,也就是东到今山东聊城市西北,茌平西;西到今山东半岛中部的大姑河,小姑河。大至上扩至今山东冠县、临清市以东,大沽河以西。至此,胶莱河以东包括今整个胶东半岛在内的绝大部分地域,便全部纳入了齐国的版图。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疆土时伸时缩,难有定数。齐国北境与东境均临海,战国时期疆域的变化主要是在西部和南部。战国时期齐在西部主要与魏、卫、赵 、燕等国为邻, 南部主要与鲁、宋、卫 、魏 、楚等国为邻,其疆界的变动即是这些国家彼此之间征战的结果。
以齐宣王公元前409年为例,当时齐西境大体以河水为界与燕 、赵、魏、卫等国接境, 有:饶安 、麦丘、高唐、灵丘、博陵 、平阴 、薛陵 、阿 、马陵等地 ;南境则达泗水流域, 有 :莒、阳关 、郕、平陆、桑丘 (山东平原西 ) 、廪丘 、阳晋 、甄 (鄄 ) 、毌丘 、薛 (徐州 ) 、刚 、寿等地。到了齐威王公元前332年时,西部增加桑丘 (河北徐水西南 ) ;南境增加襄陵 、甄 (鄄 )和南城。
军事
春秋时期齐国和
吴国在今
青岛市东南部海域爆发了迄今为止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不过当时两国都是千余人的小股部队,规模并不大。吴国当时比较注重水师的发展,约有8000多海军,齐国也有4、5千海军,东北的
燕国在
战国后期乐毅组织下有一支2万余人的水师,五国伐齐时在今山东
滨州一带登陆。
经济
《六韬·六守》 :“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此之以农、工、商为国之三宝。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就开始大力发展与邻国及周边地区的贸易,“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齐冠带衣履天下”,齐国丰富的丝绸类资源,是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战国时期
成书的《
管子》中提到,齐国与朝鲜做生意,进口朝鲜的“文皮(有花纹的兽皮,多指虎豹皮)、毤服(即皮衣)”。齐国还开辟了从
山东半岛沿海起航,东通朝鲜半岛的“
海上丝绸之路”,开创了政府倡导和组织
海外贸易的先河。考古资料证实,来自齐国的物品主要发现于
日本列岛南部的
九州境内,而在
朝鲜半岛北部见到的则主要是来自燕国和赵国的物品,这说明战国时期燕、赵、齐三国与朝鲜半岛交往所走路线是不同的。燕国和赵国多走陆路,从北部进入
朝鲜半岛;而齐国走的是海路,多经
庙岛群岛,循海岸线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进入现日本境内,这是一条相对安全又便捷的航路。汉代著名文学家
司马相如在《
子虚赋》中也曾提到:“齐东陼巨海,……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9页)。这也说明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海上贸易往来就已经非常便利了。
至秦代,
徐福之行拓展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史记》记载,徐福两次率大规模船队东渡,不仅带了许多童男童女,还有大量的水手和勤杂人员及管理看护人员,包括懂各种技艺的工匠和
五谷种子等等。近年来,中日两国学者从
考古学、历史学、
航海学、
民俗学等多学科对徐福船队的去向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其从山东半岛启航到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南下至日本列岛的东渡路线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现日本南部一带和
九州岛有许多关于徐福寻仙求药的传说,日本自古以来也有许多徐福的传说,我国南北朝时期及唐代的许多史料也都提到徐福到了日本。徐福的船队沿着春秋时期开辟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传播当时的先进
生产技术,不仅是
中国传统文化向海外的一次大传播,也为此后更大规模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拓宽了航路。
君主列表
姜齐
田齐
田氏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