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
汉语词汇
救灾,汉语词汇。拼音:jiù zāi 国家和社会为防止和挽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所进行的斗争活动。广义包括防灾、抗灾、救灾;狭义主要指灾害发生后的抢救、补救、救助。
释义
[provide disaster relief] 救济受灾的人民
抗震救灾
出处
《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
例句
亦作“ 救菑 ”。 1.救济受灾的人民。
《左传·僖公十三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史记·晋世家》作“救菑”。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清 黄宗羲 《赵州李公救灾记》:“从来救灾之法……曰发仓廪,曰劝分,如此而已。”
2.消除灾害。
《清会典·户部七·尚书侍郎职掌》:“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灾。”
措施
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火灾、虫灾、风灾、雹灾、雪灾、霜灾、地震、泥石流、滑坡、疫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的特点,采取一些防灾和救灾措施,主要表现在:①立法。救灾工作法规,通常由国会和政府制定,由有关机构实施。如日本,在救灾方面制定的主要法规有115项,其中防灾法规31项,灾害发生前后的紧急处置法规41项,灾后恢复工作法规43项。除中央设有灾害情报统计控制室和首相亲自领导的防灾会议外,有关灾民生活问题的解决,统一由中央厚生省和地方民生部门负责。②保险。许多国家都举办了农作物保险。1924年,苏联政府颁布了《关于乡村地区国家保险的指令》,规定区苏维埃代表大会或执行委员会通过后就可实行农作物、牲畜强制保险,并对中农、贫农实行减免保费政策。30年代,统一对集体农庄实行强制保险。卫国战争胜利后,农村业务的保险费不再上缴财政部门,而是建立独立的保险基金。同时开办自愿保险,以弥补强制保险承保范围和保险额的不足。美国于1980年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对46种主要农作物的自然灾害和野兽害实施自愿保险,由私人保险公司承保,政府通过农业部联邦作物保险公司进行管理,提供补贴和再保险。亚洲的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和孟加拉等国都对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在不同范围内实施强制或自愿保险。③重视民间团体的作用。许多国家通过社会救助机构和民间慈善团体进行救灾,作为救灾工作的重要补充渠道。如泰国民间最大的慈善机构──华侨报德善堂,在泰国全境不分畛域地进行救灾恤难工作。各国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伊斯兰教国家)及其国际联合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都是救灾工作的协调机构。协会在法国马赛、新加坡、圣地亚哥和巴拿马运河区分别设立了救济物资仓库,同时组织了“国际救灾预备队”,可在短时间内赶到灾区,协助受灾国进行抢救活动。
发展历史
中国是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次数频繁的国家,水灾旱灾、泥石流、滑坡、地震尤为突出。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有记载的较大水旱灾害达1750多次。历代统治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其统治地位,不得不采取一些防灾、救灾措施。防灾方面,历代提倡“农本主义”,实行重农政策,致力耕垦;设立仓储制度,积粟备荒;兴修水利,战国时期建起了郑国渠、都江堰等著名的灌溉工程。救灾措施主要有8种:①赈济。用粮食、衣服、钱币赈济或以工代赈。②调粟。移民就粟,或移粟就民和平粜。③养恤。包括施粥、设置灾民临时收容所、赎回灾民出卖的子女等。④除害。消灭蝗蝻,治疗疫病。⑤安籍。官府遣送逃荒的流民返乡,免除他们的赋税,或给以土地,使其安居。⑥蠲缓。包括免赋税、免劳役,停征欠粮,宽缓刑罚。⑦放贷。给灾民贷借现金,或赊购粮食、耕牛、农具、种子等必需品。⑧节约。提倡节俭,禁止酿酒。统治者虽然采取了若干救灾措施,但因政治腐败,各地豪强又利用灾荒机会加深对人民的剥削压榨,以及救灾力量薄弱等原因,每遇较大灾害,就出现人口逃亡、饿殍遍野、经济凋蔽的悲惨景象,成为中国历史上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
特点及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对救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防灾、抗灾和救护工作。特点是:①以积极救灾的治本政策为基点,提高防灾能力;加强了水利建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建成了许多规模不等的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等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控制了一定范围的洪涝灾害,保障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安全;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防治病虫害等工作。②发挥集中统一的优势,调动全民抗灾。如1954年,江淮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沿江各省组织了14万干部和1000多万军民参加抗洪抢险斗争,由当地党委、政府统一指挥,迅速战胜了洪水的袭击。1987年5月,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国家统一调动和指挥5万多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森林警察和人民群众在烈火中奋战25个昼夜,战胜了大火灾。③国家、社会和灾民三结合,共同努力救灾。救灾工作的方针是:“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救灾的形式,主要是以“生产自救”为核心,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尽量减轻和弥补灾害损失;动员社会力量,做到“一方受灾,八方支援”;根据“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发放救灾款,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救灾办法。例如,在农村村一级建立救灾互助储金会,或采取社会保险的形式,或采取储金会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形式。社会保险主要是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力量结合起来,建立保险基金,以丰补歉,提高救灾效率。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按照合同由农民根据农作物和房屋数量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同时国家和集体投入一部分救灾款,形成救灾合作保险基金,遭灾后由保险基金管理单位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对农民投保的农作物、牲畜和房屋等损失予以赔偿,以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和再生产。
汶川抗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M8.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有感范围大,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江苏、辽宁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据四川省地震局消息,截至17:49分余震已达2356次,最严重的一次余震,级别是6.1级。这次地震是继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两县发生7.6级地震以来,近32年发生的四川省内首次7级以上地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3日18时,四川汶川县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共11921人死亡,6万人仍杳无音信,倒塌房屋50余万间。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汶川发生地震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温总理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成立了以我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设立救援组、预报监测组等8个工作组。”这些消息在第一时间,迅速通过媒体传递给全国公众。
救灾过程中社会各大企事业单位对灾区的援助:
· 中国红十字会拨78万元物资
· 中国人保紧急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 香港红十字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
· 李嘉诚基金会捐款3000万人民币
· 演艺界人士与新浪娱乐联合募捐赈灾
· 家乐福捐赠200万元紧急支援中国地震灾区
· 伊利捐款100万元
· 香港将为内地地震救灾提供一切可行协助
· 全国总工会向四川紧急拨款100万元
· 深圳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
· 两部委向地震灾区下拨2亿元资金
· 苏宁电器紧急向四川灾区捐助500万
· 华北制药向地震灾区捐赠价值百万元药品
· 中国红十字会:收到招行800万紧急捐款
· 指南针公司向四川地震灾区用户捐助百万
· 华宝兴业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
· 招商证券博爱基金向地震灾区捐款50万
· 腾讯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
· 瑞星宣布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0万
· 英特尔捐款210万元救助地震灾区
· 中国平安宣布向灾区捐赠500万元
· 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向灾区捐款500万元
· 中国农业银行向灾区捐款1500万元
·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捐赠100万元抗灾
· 中行捐款1000万元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 分众传媒捐赠100万救灾善款
· 娃哈哈向灾区捐款200万元饮品20万瓶
· 红塔集团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
· 招商银行紧急向地震灾区捐款800万元
·海信捐款600万用于地震灾区学校重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19:07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