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代王维诗作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写跟从岐王夜间事宴游玩的情景。首联叙岐王奉诏离开京城去九成宫避暑,中间二联集中写九成官消暑胜地的景致,尾联承上以夸耀收结。全诗描述贵族的避暑生活以及纵情于歌舞的欢饮感受,风格清新,语言典雅,用典巧妙。
作品原文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⑴
帝子远辞丹凤阙⑵,天书遥借翠微宫⑶。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⑷。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⑸。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⑹。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敕:帝王的命令、诏书。九成宫:唐代宫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西的天台山,原为隋代的仁寿宫,隋文帝避暑之处,每年春往冬还。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修缮旧宫以备避暑,改名九成宫。
⑵帝子:帝王之子,此处指岐王。丹凤阙:帝阙,京城,泛指帝京宫室。唐大明宫南面有五门,正南门称丹凤门。阙为门前两边的楼台。
⑶天书:天子的诏命,帝王的诏书。翠微宫:唐代宫殿名。唐高祖武德八年(625)于终南山造太和宫。太宗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647)重行修建,改名翠微宫。
⑷幔:张在屋内的帐幕。
⑸房:窗根、窗户。栊(lóng):窗上的木格子。《汉书》颜师古注:栊,疏槛也。古时窗户是木式框架结构,富有人家的房屋窗户上往往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
⑹“何事”句:谓不必到天上去寻仙境。吹笙,周灵王太子被后人称作王子乔,喜欢吹笙,后来乘白鹤随道士而去。此处“吹笙”为化用典故,指成仙。笙,管乐器名,用苦羊根长短不同的鲁管制成,以口吹奏。一作“箫”。秦穆公时入萧史善吹簿,能引来孔雀白鹤。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后来吹箫竟然引来凤凰,穆公为他们修建凤凰台。夫妻二人后来皆随凤凰飞去。
白话译文
皇子远离京城,帝王下诏允许借翠微宫避暑。
隔着窗户云雾沾染在衣服上,卷起幔帐,山泉映在镜中。
树林下面水声伴着喧闹的言语欢笑声,岩石间的树木遮蔽了房屋的窗户。
就是神仙的居所也未必胜过这里,又有什么必要像王子乔那样吹笙羽化飞入碧天呢。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王维在长安游历,曾随岐王在九成宫避暑,应岐王之命作诗。九成宫最早是隋文帝的离宫(不在都城的宫殿),名“仁寿宫”,唐太宗修复并扩建,改名“九成宫”,言其宫殿有“九重”之雄伟。九成宫在开成元年(836)被洪水冲毁正殿之前,经常有皇帝、宗室来此避暑。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王维以山水田园诗最为今人称道。实际上,王维的宫廷诗作也非常出彩,如《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就是千古流传的名作,还有这首《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也很出彩。
此诗题中“敕”字点明皇帝下诏,借给岐王九成宫,用来避暑。题中“应教”二字点明此诗为应诸王之命而作的诗文。如果是奉皇帝之命作诗,则为“应制”“应诏”诗;应太子之命作诗则为“应令”诗。
首联叙事,言岐王奉诏离开京城去九成宫避暑。这里的“翠微宫”非实指终南山之翠微宫,而是以“翠微”为形容语,直称九成宫。此联将诗歌的本事叙述得非常清晰,用词典雅,且这些典雅之词,合事合景。“丹凤阙”中“丹凤”与“帝子”呼应,而“翠微宫”中“翠微”二字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引出下文之景。山气青苍叫“翠微”,九成宫建在山上,以此相称,便微透一股青翠幽静之气,既与题目的避暑相切,又开启下文的铺开描写,有曲径通幽之妙。
颔联、颈联集中写九成官消暑胜地的景致。白云绕窗,并从户牖的缝罅中偷袭入来,沾惹衣上;卷起帘幔,对镜理妆,山泉的投影即在镜中,则窒面悬瀑可知。瀑水投下峡谷,谷在林封树掩之中,透过密林,传来欢声笑语般的哗哗水声;而重重房室都在岩围绿荫之中。四句把“翠微”二字具体形象化,写出一个云拥雾绕、树抱水环的胜境,如登仙界。山中云雾、山泉、树林、殿阁景色虽美,但诗歌的韵味,其实更多的是靠作者妙笔点化。不写云雾之缥缈,反写云雾沾染衣襟。云雾隔窗湿衣,山中云雾弥漫之景,已是暗中写出;卷起帷幔,正见山泉倒影镜中,将山中美景写得极具情趣。山景如画,“衣上”“镜中”之笔,则画出景中人来,可谓“妙笔生花”之“花”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山中之凉爽,山景之趣味,非常巧妙地传达给了读者。树林下,潺潺水声交织着欢声笑语,传达出避暑客人之心情欢畅;岩石、树木间隙,精美的窗栊若隐若现,诗人在展现这些美景的同时,还赞美了宫殿选址巧妙,品位高雅。
尾联即承上以夸耀收结。诗人赞美九成宫能与神仙居所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在此避暑,不思成仙。“吹笙”成仙之笔既化用了王子乔的典故,又暗合了岐王的身份。诗中胜于仙家的宫阙,饶富趣味的贵族避暑生活,透露出一种大唐盛世之景。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顾云:句法天成,更不可易。起语叙事从容曲尽,下联便见九成景物。结乃费咏,便成收束。
明·许学夷《诗原辩体》:摩诘七言律,如“帝子远辞”“洞门高阁”“积雨空林”等篇,皆淘洗澄净者也。
明末清初·金人瑞《圣叹外书》:云雾通窗,山泉入镜,此是极写所借之地暑气全无,清凉隔世,正特为题中“避暑”二字。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写景融情入妙。蒋一梅曰:玄思豁语不凡,结佳。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右丞诗中有画,如此一诗,更不道李将军仙山楼阁也。“衣上”字、“镜中”字、“喧笑”字,更画出景中人来,犹非俗笔所辨,八句用吹笙事始切。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起二句破题甚细,不似鲁莽疏漏。帝子,岐王也,先安此句,次句“借”字乃有根。中四句突写九成宫之景。收句乃合应制人颂圣口吻。
清·屈复唐诗成法》:辉煌正大中有典丽清新之致。全无笔墨痕。
清·李因培唐诗观澜集》:画亦难到(“卷幔山泉”句下)。处处切避暑意,设色直令心地清凉(“岩间树色”句下)。
清·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对叠起最好,后人多不解此法。鲜润清朗,手腕柔和,此盛唐之足音也。顾(可久)云:颔联宫上景,颈联宫下景。又云:使太子晋事翻案,清新俊逸。
清·谭宗《近体秋阳》:“何处”二字是实有所闻语,又似若有所闻意,意圆而句老。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读之忘暑,当不仅赏其吐属之秀(“卷幔山泉”句下)。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3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