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活动的决策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价值模式的教育。人们期望教育发挥什么功效,希望受教育者向什么方向发展,即创建什么类型的教育和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无不受教育价值观决定。所以,
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取向,是
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价值取向,是指
教育活动的决策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
需要对
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价值选择,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它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是取决于主体对
客观事物认识的正确程度。如果主体没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对自己有什么功效,就不会构成价值取向。
二是取决于主体对自己
认识对象的需求。如果主体没有认识到某一事物对自己的真正利益和根本利益,又不能去追求某一事物,也不能构成价值取向。
三是现实客观事物满足自己
需要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实现自己价值取向的条件,也不能使价值成为事实。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任何时代的
教育价值取向都是历史地客观地反映着社会的存在。但无论怎样,人的需要是主要的。
个体本位价值取向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体的价值高于社会的
价值,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结构中,个体处于中心地位,而社会是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他们相信人的本性的力量,相信人有学习与创造的本能,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个人的个性与独特性都应得到尊重。
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按照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完全是受
社会决定的。强调从社会的
需要出发来规范教育活动,要求教育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而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教育活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思想可溯源至古希腊的
柏拉图(Platon),在他构想的理想国中,社会整体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理想国的国民由奴隶、匠人、武士、官员及哲学王构成,他们在社会的金字塔上各安其位,
各司其职。每个人就是最大的
公道,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适合从事相应工作的人,他们应具备的品质就是职业对个体的要求。
马克思说:“人的个人生活和类生活并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人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21页)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既不能设想没有个体的社会,也不能设想不在社会中的、与社会毫不相关的个体,这是我们思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看到,在客观上个体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双向转换。具体表现为:第一,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协调和一致。双方为了各自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要向对方付出,同时又能从对方“获取”。社会要求个体奉献,首先必须向个体付出,如承担个体进行教育的责任;同样,个体要求社会满足自身的需要,提供适宜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同时也必须承担起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第二,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双向制约与塑造。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制约与塑造着个体,个体的状态和活动也制约与塑造着社会。
社会活动是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的存在、社会的
需要与发展,都必须通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协同活动才能得到实现,这种活动也是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和个人发展必须采用的主要手段。而在活动过程中,社会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环境,决定和影响着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个体又在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个体与社会互为目的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