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
教育现象的方法。其特点是目的明确、真实自然、直接翔实。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观察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教育观察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自身优点,如简单易行,但也存在局限性。不同类型的教育观察法所需的设计有不同特点,但下列步骤是共同的: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选择观察方法;编制观察记录表。
含义
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特点
1.目的明确。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主动进行的。目的在于获得直接的经验事实素材。
2.真实自然。观察是指观察对象不加干预控制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从而使研究者能够考究被观察者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3.直接翔实。观察者和对象共处一体,研究者能够直接地、准确地了解到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及应采取某措施而发生的现象,获得真实、生动而翔实的资料。
功能
1.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以进一步探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规律,深入研究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工作。
2.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我们系统地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况,从而探讨与教师教学活动有关的规律。
3.了解师生关系,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4.了解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氛围,揭示各项教育因素的作用,使教育过程得到更好的调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5.了解其他教育影响的作用,比如内外环境、
教学手段、教材等方面的情况。
分类
(1)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即事件
自然发生对观察环境不加改变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
(2)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其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划,对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做精确的观测,对被观察者的行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影响
因素(
自变量)进行控制,并观察这种控制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因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与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1)直接观察是直接通过观测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获取具体而起初的
第一手材料的方法。
(2)间接观察是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
3.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
(1)参与观察法是研究人员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所有的
参与观察研究都介于“参与者的观察”与“观察者的参与”之间。
(2)非参与观察法是研究逐步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
(1)有结构观察法是在观察前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观察时严格按计划进行,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地、有效地控制和完整、全面地记录。
(2)无结构观察法是研究者只有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只有一个大致的观察范围和内容,没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指标体系。
5.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1)时间取样观察法是在选定的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对观察对象在这一时间段内或这一时刻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和事件作全面观察记录。
(2)事件取样
观察法是对某种研究目的有关的、预先确定了的、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到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的观察和记录。
作用与局限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贯穿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在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观察就是对
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进行细致的系统记录,使研究者获得最原始的资料,是其他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本书要介绍的
调查法中有观察,
实验法中也有观察。例如
皮亚杰在对儿童进行液体守恒定律实验的同时,加上观察、谈话。他在儿童面前呈现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放上同样数量的水。然后把其中一瓶水倒在高一点窄一点的一个瓶子里,另一瓶水倒在矮一点、粗一点的一个瓶子里,再问这两瓶水是否一样多?3岁的小朋友说不一样多,因为这瓶水高,那瓶水矮;6岁的小朋友说,一样多,因为这瓶水高,可是窄一点,那瓶水矮,可是粗一点。这说明6岁儿童已经从二维角度看问题,具有补偿性。6岁孩子又补充说明,“把这两瓶水倒回原来的瓶子里,水还是一样高”,“这两瓶水就是原来的两瓶水”,这就是可逆性与
同一性。可逆性、同一性、补偿性是思维守恒性的三个主要特征。
皮亚杰正是通过观察和谈话证实了6岁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守恒性。
2.观察是课题选择和形成的重要来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在教育科学领域中有许多有待研究的新问题,研究者只要善于洞察和捕捉,进行深入思考,就能透过现象,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例如,
杭州市天长小学课题组在对新入学学生学习生活行为表现的观察中,提出了“幼小衔接”的研究课题。
3.观察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
教育科研结果的有效性与教育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观察是检验科研结果可靠性和
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某些暂时难以通过测量或实验进行验证的项目,更需要观察。爱因斯坦说过:“理论之所以成立,其根源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真理性’也正在此”。(《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15页)例如要检验数学课的“
质疑教学”模式是否确实调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以通过对课堂上学生听讲和回答问题时的反应的“大量的单个的观察”来加以验证。
观察法简便易行,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复杂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条件,不妨碍观察对象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也不会产生不良后果,观察者不一定非要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素养,所获得的资料可信度较高,所有这一切,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新教师乐于利用教育观察法开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但是观察法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局限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首先,观察报告给我们的,只是现象和结果,即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判断“为什么”之类的因果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其次,由于研究者知识、经验、情感等方面的背景不同,他们的观察记录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是需要认真加以预防与克服的。第三,由于观察研究的取样范围及容量较小,其代表性不够高。而观察时间和情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也影响到观察素材的代表性。
教育观察的领域
教育观察法在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其作用。教育观察的领域大致范围如下:
1.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消费状况,学生的课外时间、空间的安排、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对不同活动的选择倾向等。
2.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况,教师德育工作,教师作为
班主任的教育活动等。
3.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涉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民主、严格、专横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亲近、疏远、钦佩、敬畏等),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等。
4.学生或教师的群体氛围。包括
凝聚力、离散倾向、人际关系等。
5.
学校管理。包括学校常规管理,学校办学特色,改革举措等。
6.其他教育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教材、教学手段、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
在具体应用中,教育观察法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是与其他研究方法一起
协同作用;教育观察法的成果也往往不是单独发挥某项作用,而可以综合发挥出多种功能。如“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
观察法可以验证实验成果,但必须与
实验法一起协同作用。观察的结果也不仅仅验证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实验假设,还可以检验把适度的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在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的功能。
教育观察的设计
不同类型的教育观察法所需的设计有不同的特点,但下列步骤则是共同的。
1.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根据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该观察的子目标。对于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方面的事实材料,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观察内容。初学者可从本节第一部分所介绍的领域中选择确定之。
合格的观察内容除了要能准确地反映、体现或说明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外,还要能够被操作。即观察者能观察到应该观察到的行为或事件。因此,要明确界定观察内容在具体场景中的实际表现,包括行为表现、事件发生发展的标志等
操作性定义。例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对
小群体的互动行为的研究,首先就应准确地理解什么是“互动行为”?其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其次要说清楚“互动行为”的具体表现。人们可以从社会情感部分和工作任务部分加以观察。贝尔斯又详细给予这两部分以操作性定义。例如社会情感部分的消极情感,其外在形态被定义为分歧(不同意、消极拒绝)、紧张、对抗(表示反对、贬低他人,进行自卫)等三方面。
2.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目的在于掌握情况,对所要观察的对象和内容有个最一般的了解,以便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应当预先到学校了解这些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与条件等,还可以向有关人员访谈、查阅一些资料等。
3.选择观察方法
如上节所述,不同类型的教育观察法各有其优缺点,具体的观察内容和相关的客观条件也各不相同。观察者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有利于获得真实的信息的最简捷的观察方法,从而经济地、有效地获得科学的结论。
4.编制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是确保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准确客观的重要一环。为使观察记录全面、系统和准确,就要编制观察记录表。一份好的观察记录表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实施功能。观察可依据记录表合理分配注意力,按要求实施。观察者不至于遗漏重要内容或注意与研究课题无关的内容;二是记录功能。观察者系统地记录下观察资料,便于研究者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观察记录是录音或录象所不能代替的。后者只是观察者研究查询的杂乱的、最原始的资料,没有实施与记录功能。
观察者应该从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观察类型,编制出有“个性”的观察记录表。例如,若采用时间取样
观察法,则应在特定时间内的观察对象可能有的行为事件作尽可能全面的预计,并设计在记录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