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是
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
操作失误或
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传统的数据备份主要是采用内置或外置的
磁带机进行
冷备份。但是这种方式只能防止操作失误等人为故障,而且其恢复时间也很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海量增加,不少的企业开始采用网络备份。
网络备份一般通过专业的
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来实现。
备份方式
定期磁带
远程
磁带库、
光盘库备份。即将
数据传送到远程备份中心制作完整的备份磁带或光盘。
远程关键数据+磁带备份。采用磁带备份数据,生产机实时向备份机发送关键数据。
数据库
就是在与主数据库所在生产机相分离的备份机上建立主数据库的一个拷贝。
网络数据
这种方式是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所需跟踪的重要
目标文件的更新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更新
日志实时通过网络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日志对
磁盘进行更新。
远程镜像
通过高速
光纤通道线路和
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延伸到远离生产机的地方,镜像磁盘数据与主磁盘数据完全一致,更新方式为同步或异步。
数据备份必须要考虑到
数据恢复的问题,包括采用
双机热备、
磁盘镜像或
容错、备份磁带异地存放、关键部件
冗余等多种灾难预防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进行系统恢复。但是这些措施一般只能处理计算机单点故障,对区域性、毁灭性灾难则束手无策,也不具备
灾难恢复能力。
主要技术
LAN 备份、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三种。LAN 备份针对所有存储类型都可以使用, 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只能针对SAN架构的存储。
基于LAN备份,传统备份需要在每台主机上安装
磁带机备份本机系统,采用LAN备份策略,在数据量不是很大时候,可采用集中备份。一台中央备份服务器将会安装在 LAN 中,然后将应用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为备份服务器的客户端。中央备份服务器接受运行在客户机上的备份代理程序的请求,将数据通过 LAN 传递到它所管理的、与其连接的本地
磁带机资源上。这一方式提供了一种集中的、易于管理的备份方案,并通过在网络中共享
磁带机资源提高了效率。
LAN-Free备份由于数据通过LAN传播,当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时间窗口紧张时,网络容易发生堵塞。在SAN环境下,可采用
存储网络的
LAN-Free备份,需要备份的服务器通过SAN连接到
磁带机上,在LAN-Free备份客户端软件的触发下,读取需要备份的数据,通过SAN备份到共享的磁带机。这种独立网络不仅可以使 LAN 流量得以转移,而且它的运转所需的 CPU 资源低于LAN 方式,这是因为
光纤通道连接不需要经过服务器的 TCP/IP 栈,而且某些层的错误检查可以由光纤通道内部的硬件完成。在许多解决方案中需要一台
主机来管理共享的存储设备以及用于查找和恢复数据的备份数据库。SAN Server-Free备份 LAN Free备份对需要占用备份
主机的CPU资源,如果备份过程能够在SAN内部完成,而大量数据流无需流过服务器,则可以极大降低备份操作对生产系统的影响。SAN Server-Free备份就是这样的技术。
必要性
对数据的威胁通常比较难于防范,这些威胁一旦变为现实,不仅会毁坏数据,也会毁坏访问数据的系统。造成数据丢失和毁坏的原因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2、操作系统的设计漏洞或设计者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人为预置的“黑洞”。
3、系统的硬件故障。
4、人为的操作失误。
5、网络内非法访问者的恶意破坏。
6、网络供电系统故障等。
计算机里面重要的数据、档案或历史纪录,不论是对企业用户还是对个人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时不慎丢失,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轻则辛苦积累起来的心血付之东流,严重的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给科研、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生产、销售、开发的正常运行,企业用户应当采取先进、有效的措施,对数据进行备份、防范于未然。
等级划分
灾难恢复等级的确定是信息系统灾备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规范》将灾难恢复能力划 分为 6 级。
等级一:基本支持。要求数据备份系统能够保证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数据备份,备份介质能够提供场外存放。对于备用
数据处理系统和备用网络系统,没有具体要求。
等级二:备用场地支持。在满足等级一的条件基础上,要求配备灾难恢复所需的部分数据处理设备,或灾难发生后能在预定时间内调配所需的数据处理设备到备用场地;要求配备部分通信线路和相应的网络设备,或灾难发生后能在预定时间内调配所需的通信线路 和网络设备到备用场地。
等级三:电子传输和设备支持。要求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完全数据备份,备份介质场外存放,同时每天多次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配备灾难恢复所 需的部分数据处理设备、通信线路和相应的网络设备。
等级四: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在等级三的基础上,要求配置灾难恢复所需的所 有数据处理设备、通信线路和相应的网络设备,并且处于就绪或运行状态。
等级五:实时数据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除要求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完全数据备份、备份介质场外存放外,还要求采用远程数据复制技术,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实时复制到备用场地。
等级六:数据零丢失和远程集群支持。要求实现远程实时备份,数据零丢失;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具备与生产数据处理系统一致的处理能力,应用软件是“集群的”,可实时切换。
由此可见,灾难恢复能力等级越高,对于信息系统的保护效果越好,但同时成本也会急剧上升。因此,灾备建设中,如何确定业务系统的合理的灾备恢复等级是一大难题。在《规范》中也指出了,可以根据成本风险平衡原则(即在灾难恢复资源的成本与风险可能造 成的损失之间取得平衡)来确定。 应建立重要数据的定期数据备份机制,至少每天进行一次完整的数据增量备份,并将备份介质存放在安全区域内。应对关键数据进行同城和异地的实时备份,保证业务应用能够实现实时切 换。应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并定期进行测试,确保各个恢复程序的正确性和计划整体的有效性。
热备方法
就是服务器高可用应用的另一种说法,英译为:high available,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热备是根据意译而来,同属于高可用范畴,而
双机热备只限定了高可用中的两台服务器。热备软件是用来解决一种不可避免的计划和非计划系统宕机问题的软件解决方案,当然也有硬件的。是构筑高可用
集群系统的
基础软件,对于任何导致系统宕机或服务中断的故障,都会触发软件流程来进行错误判定、
故障隔离、以及通地联机恢复来继续执行被中断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经受一定程度可接受的时延,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服务。
从狭义上讲,
双机热备特指基于高可用系统中的两台服务器的热备(或高可用),因两机高可用在国内使用较多,故得名双机热备,双机高可用按工作中的切换方式分为:主-备方式(Active-Standby方式)和双主机方式(Active-Active方式),主-备方式即指的是一台服务器处于某种业务的激活状态(即Active状态),另一台服务器处于该业务的备用状态(即Standby状态)。而双主机方式即指两种不同业务分别在两台服务器上互为主备状态(即Active-Standby和Standby-Active状态)。 注:Active-Standby的状态指的是某种应用或业务的状态,并非指的是服务器状态。
组成双机热备的方案主要有两种方式:
共享存储方式主要通过
磁盘阵列提供切换后,对
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保障。用户数据一般会放在
磁盘阵列上,当主机宕机后,备机继续从磁盘阵列上取得原有数据。 这种方式因为使用一台存储设备,往往被业内人士称为磁盘
单点故障。但一般来讲存储的安全性较高。所以如果忽略存储设备故障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也是业内采用最多的热备方式。
2.基于数据复制的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利用数据的同步方式,保证主备服务器的
数据一致性。
数据同步方式 基本于数据复制的方式有多种方法,其性能和安全也不尽相同,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A、单纯的文件方式的考贝不适用于数据库等应用,因为打开的文件是不能被复制的,如果要复制必须将数据库关闭,这显然是不可以的。以文件方式的复制主要适用于WEB页的更新,FTP上传应用,对主备机
数据完整性,连续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 B、利用数据库所带有复制功能,比如SQLServer2000或2005所带的定阅复制,这种方式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应用小心使用,原因主要是:
(1)SQLServer的定阅复制会在用户表上增加字段,对那些
应用软件编程要求较高,如果在应用软件端书写时未明确指定字段的用户,而使用此功能会造成应用程序无法正常工作。
(2)数据滞留,这个限制怕也是最要命的,因为SQLServer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并非实时的到达主备机,而是数据先写到主机,再写到备机,如此一来,备机的数据往往来不及更新,此时如果发生切换,备机的数据将不完整,也不连续,如果用户发现已写入的数据在备机找不到,重新写入的话,则主机修复后,就会发生主备机数据严重冲突,数据库会乱掉。
(3)复杂应用切莫使用定阅复制来做
双机热备,包括
数据结构中
存储过程的处理,
触发器和序列,一旦发生冲突,修改起来非常麻烦。
(4)服务器性能降低,对于大一点的数据库,SQLServer2000或2005所带的定阅复制会造成服务器数据库运行缓慢。 总之SQLServer2000或2005所带的定阅复制主要还是应用于数据
快照服务,切莫用他来做
双机热备中的
数据同步。 C:硬盘数据拦截,国际国内比较成熟的
双机热备软件通常会使用硬盘数据拦截的技术,通常称为
镜像软件即Mirror软件,这种技术当前已非常成熟,拦截的方式也不尽相同。a.分区拦截技术,以Pluswell
热备份产品为例,他采用的是一种分区
硬盘扇区拦截的技术,通过驱动级的拦截方式,将数据写往硬盘的数据提取,并着先写到备用服务器,以保证备用服务器的数据最新,然后再将数据回写到主机硬盘。这种方式将绝对保证,主备机数据库的数据完全一致,无论发生哪种切换,都能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由于采用分区拦截技术,所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块硬盘上划分适合大小的分区来完成
数据同步工作。 b.硬盘拦截技术,以Symantec的Co-Standby为例,也是一种有效的硬盘拦截软件,他的拦截主要基于一整块硬盘,往往在硬盘初始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5)最新型技术是通过
第三方软件,
双机热备软件通过捕获数据库修改操作,并将数据自动实时同步接管功能,可以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通过备用机服务器上自动接管功能,时间系统的正常运行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业务,目前国外产品中(IBM,赛门特克,Dell等),国内产品有(备特佳,全球盾,
优备等)国外产品在实现接管服务时,需要耗时50秒左右,国内全球盾耗时在4秒左右。自动接管主服务器工作保证7*24小时不停机运行。
操作对象
1.Office 文档 (.doc .xls .ppt 等文件 )
2.客户数据、
会计数据等数据库 Database 文件
3.邮件文档,如 Outlook 之 .pst .dbx 及通讯录 .wab
4.重要
图档,如 .pdf .bmp .tiff .dwg .jpg
5.Linux系统本机上数据的手工备份
Linux系统上配有功能强大的tar命令,可以灵活地备份数据。tar最初是为了制作磁带备份而设计的,把文件和目录备份到磁带中,然后从磁带中提取或恢复文件。当然,现在我们可以使用tar来备份数据到任何存储介质上。tar非常易于使用稳定可靠,而且在任何Linux系统上都有这个命令。因此是最经常使用的备份工具。 使用tar命令备份数据的格式如下:
$ tar cvf backup.tar /home/html 上述命令是将/home/html 目录下的所有
文件打包成tar文件backup.tar。
cvf是tar的命令参数。
c代表创建一个档案文件,
v代表显示每个备份的文件名字,
f表示tar创建的档案文件名是后面的backup.tar,
/home/html 代表tar要备份的文件或和目录名。
使用tar命令恢复数据的格式如下:
$ tar xvf backup.tar 上述命令将
备份文件backup.tar恢复到
当前目录下。
通常情况下,tar对文件进行备份的时候并不对文件进行压缩,因此
备份文件的尺寸非常大。
使用如下的命令,将使tar在备份结束以后,自动使用gzip命令对
备份文件进行压缩,得到一个相应的gz文件。$ tar zcvf backup.tar /home/html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文件,backup.tar和backup.tar.gz。backup.tar.gz是压缩的
备份文件。
工具
基本工具
3.应用系统本身的备份工具 ( 如 SQL Server/Oracle)
4.向第三厂商 (备特佳,全球盾,Eubase,IBM,
赛门铁克等) 购买专业用备份系统
5.Zip/RAR 压缩
策略
选择了存储备份软件、存储备份技术(包括存储备份硬件及存储备份介质)后,首先需要确定数据备份的策略。备份策略指确定需备份的内容、备份时间及
备份方式。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目前被采用最多的备份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每天对自己的系统进行
完全备份。例如,星期一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星期二再用另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依此类推。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
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
2、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星期天进行一次
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例如,系统在星期三的早晨发生故障,丢失了大量的数据,那么现在就要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二晚上时的状态。这时
系统管理员就要首先找出星期天的那盘
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然后再找出星期一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一的数据,然后找出星期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很明显,这种方式很繁琐。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在这种
备份方式下,各盘磁带间的关系就象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比如在上例中,若星期二的磁带出了
故障,那么管理员最多只能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一晚上时的状态。
3、
差分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
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上。
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
灾难恢复也很方便。
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天的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备份策略通常是以上三种的结合。例如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
增量备份或
差分备份,每周日进行
全备份,每月底进行一次全备份,每年底进行一次全备份。
4、日常维护有关问题
备份系统安装调试成功结束后,日常维护包含两方面工作,即硬件维护和
软件维护。如果硬件设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系统正常运行后基本不需要经常维护。一般来说,
磁带库的易损部件是
磁带驱动器,当出现备份读写错误时应首先检查驱动器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生意外断电等情况,系统重新启动运行后,应检查设备与软件的联接是否正常。磁头自动清洗操作一般可以由备份软件自动管理,一盘dlt清洗带可以使用20 次,一般一个月清洗一次磁头。
软件系统工作过程检测到的软硬件错误和警告信息都有明显提示和日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管理员。
管理员也可以利用远程管理的功能,全面监控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
网络数据备份系统的建成,对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各种系统故障的及时排除和
数据库系统的及时恢复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自动化
带库及集中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备份的质量,加强数据备份的安全管理。同时,近线
磁带库技术的引进,无疑对数据的恢复和利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手段。希望更多的单位能够更快地引进这些技术,让
系统管理员做到数据无忧。
5、存储数据备份恢复
随着各单位局域网和互联网络的深入应用,系统内的服务器担负着企业的关键应用,存储着重要的信息和数据,为领导及决策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查询的服务,为网络环境下的大量客户机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查询、
数据处理和internet等的各项服务。因此,建立可靠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保护关键应用的
数据安全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发生人为或自然灾难的情况下,保证数据不丢失。
备选方案
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组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一套清晰的思路
哪些文件必须备份、哪些文件不一定要备份;哪些可以本地备份、哪些必须
异地备份; 哪些应该动态备份、哪些应该
静态备份;哪些应该活备份、哪些必须强制性地死备份……这些问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备份大多数的应用往往需要多个文件在指定的时间达到同步,现行的同步有好多好式。
1、单向同步 2、双向同步 3、移动同步 4、镜像同步 5、更新同步 6、累加同步
备份术语
术语介绍
硬件级问题: 选择
备份文件用的存储设备和位置。 软件级问题: 选择备份程序并充分挖掘、利用其功能。
异地备份: 将文件备份到与电脑分离的存储介质,如
软盘、
Zip磁盘、光盘以及存储卡等介质。这是备份的硬件级问题。
活备份: 备份到可擦写存储介质,以便更新和修改。
死备份: 备份到不可擦写的存储介质,以防错误删除和别人有意篡改。这还是备份的硬件级问题。
动态备份: 利用软件功能定时自动备份指定文件,或文件内容产生变化后随时自动备份。
静态备份: 为保持文件原貌而进行人工备份。这是本地备份的软件级问题。
4个类型
1.安装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形成的文件: 电脑借助于它们正常运行、实现功能。这些文件不一定非要备份,因为这类文件可以通过重新安装软件再次得到。但是,有选择地备份
系统软件中保证最低运行的重要的文件(如Windows的
注册表文件以及软、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信息)以及应用软件中的个人配置
信息文件(如个人模板)可以有效地减少重新安装的麻烦。这类文件只进行本地活备份即可,不过,一定要进行静态备份,因为这类文件的价值在于其原始性,动态备份可能会把改变的甚至产生错误的文件保存为最终备份。
2.从网络等媒体上复制的文件(如下载的软件、媒体上的文献等): 这类文件有些可以复得,有些过期则会消失。对于您来说,下载后就成了唯一的,所以,一定要备份,重要的还要
异地备份,当然是静态备份,因为复制它的目的一般是使用而不是进行修改。
3.电脑自动生成或用户添加形成的个人信息(如输入法词库、网页收藏夹等);这类文件一旦丢失,虽可重新建立,但却要花费很大精力重新组织,因此一定要备份。不过,它们是随时都在更新变化的,所以最好进行本地动态的活备份,以便随时恢复到最新状态; 当然,在一定阶段做一个异地的死备份也是必要的。
4.纯属自己积累和编辑的文件(如通讯簿、
电子邮件、自己编辑的各种文档): 这是自己的劳动果实,也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得的,应该采用动态备份,随时记录最新形态;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要做静态的
异地备份,以便万一出错时进行恢复;文件完成后,做至少2个死备份,以防备份丢失、被篡改,或者因存储介质损毁而不可使用。
当然,这些不是教条的,明晰的思路还应该是善于应变的。比如Windows注册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随时被有意无意地修改,所以有必要进行动态备份;但如果不保留一个最初的完好备份,就可能在最需要时找到一个带有致命错误的注册表。所以,综合应用多种备份方法才是合理的。
可行方法
选择备份工具: 首先,好的备份硬件才能使良好的备份方案有的放矢。其次,要选择一个功能完善的备份程序,才能使软件级的备份方法得以实现。对于正常运行的系统,备份程序在后台作业,以保持数据同步(原始文件和
备份文件随时保持一致)的动态备份是比较理想的备份方案。
选择备份方法: 选好备份硬件和动态备份程序后,还要考虑备份方法。进行文件还是文件夹备份,是否过滤,如何过滤,是否采用压缩备份方式,
备份文件是否易于恢复,是否选择文件数据同步?如果选择数据同步,还应考虑原始文件出错的因素,有些非法操作会造成原始文件出现非法代码而不能打开,若完全采用动态备份,原始文件和备份文件两者完全同步,备份文件也将不能使用。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可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保存方法:
备份文件是为了在发生意外时能够恢复文件,如果备份文件存放不好,所有努力都可能前功尽弃。比如CIH病毒侵害电脑,往往会吞噬全部硬盘数据,如果仅仅在本地动态备份,
备份文件也在其破坏范围之内。还有一些人为的破坏更甚于此。要避免此类情况,就必须采用
异地备份。而
异地备份的存储介质也可能遭人篡改,这就需要死备份。然而,异地死备份就达不到动态备份的目的。因此,在动态备份的同时,适当的时候做一次
异地备份是最值得推广的安全方案。
选择文件格式: 用不同程序、不同方法备份的文件,恢复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基于Windows系统的备份程序产生的特殊格式的
备份文件仍要在Windows中恢复,尤其是
压缩格式的备份文件。这对个人文档备份来说不存在问题,而对
系统文件的备份就不合适了。对
系统文件的备份,一定要保存成在DOS环境可以直接拷贝的类型或可以在DOS中解开的
压缩格式,因为在系统无法启动时总要使用这些备份。
好用设备
备份离不开存储设备和介质。目前,可以用来备份的设备很多,除
软盘、本地硬盘外,CD-R、CD-RW光盘、Zip磁盘、活动硬盘、移动存储设备以及
磁带机等都可以很方便地买到。此外,Internet还给用户提供了
网络备份的新途径,尤其是一些
免费空间很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软盘是最常见的备份介质。不过,
软盘容量很小,备份少量数据尚勉强可为,对大量数据则无能为力。再则,
软盘安全性差、容易损坏,专业备份不值得考虑。
光盘是不错的备份介质,它容量大、便于保管和携带,安全性也较高,可用于死备份。
Zip磁盘的容量大,容易实现
异地备份。其性价比较高。在不同场合文件交换量较大的用户可以首先考虑选择它作为备份设备。
经常需要进行移动作业的用户可以把中、大容量的活动硬盘作为备份设备的首选,虽然价格有些贵,但除备份功能之外,它还能让您随身带着系统和数据库。对拥有数码相机、
数码摄像机的用户而言,移动存储卡或记忆棒也可以暂时借以备份数据。
磁带机是一种较原始的数据载体,但新型产品性能已经相当完善,对于从事数据生产的专业用户还是值得选择的。
如果淡化
异地备份的重要性,任何人都可以把本地硬盘作为
最佳备份设备。在硬盘上建立一个占总容量20%左右的分区专用于
备份文件,备份、还原都很方便,效率最高、速度最快、单位容量/价格比最高。其弊端是这个分区无法从
电脑系统中分离出去,
备份文件仍处于CIH等极具破坏力的病毒控制之下。对此,您可以用文档压缩备份、建立多级目录、
隐藏文件等方法缓解潜在的危险。此外,您还可以购买一个价格较低廉的小硬盘专做备份,平时,在CMOS中把它设为从属硬盘隐藏起来,需要备份和恢复文件时,对CMOS做简单设置即可激活它。
保护方案
借助戴尔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保护企业的数据,随着企业日趋成熟,具备可靠且安全的数据备份可帮助确保企业能够从数据被损坏、删除、丢失或被盗的灾难中恢复。
入门级
轻松进行数据保护,确保企业运营良好需要实现可能的最长正常运行时间,并且具备合适的备份和恢复计划可帮助确保企业能够承受意外带来的影响。借助从
可移动磁盘到磁带备份系统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戴尔可提供直观式开放标准技术的简化解决方案,无需额外的IT员工即可将其应用到现有的基础架构之中。
企业需求:
随着您企业的发展,数据的重要性也很可能会成比例地提高。要保护企业数据,需要可以帮助实现以下益处的解决方案:
降低在备份所有数据方面效率低下的不同系统的复杂性;
控制成本,因为丢失数据可能会让企业耗费大量成本;
借助在非高峰工作时间运行的备份计划来保持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从简单的可移动磁带和
磁盘备份解决方案到集成式备份设备,Dell™ PowerVault™存储解决方案可带来行业标准技术,而非高成本的专有解决方案。 戴尔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的苛刻要求为设计宗旨,您可以选择能够满足您的企业运营方式的可靠备份解决方案。
磁带
借助磁带备份解决方案保护您的数据,企业的技术基础架构所遭遇的现场损坏可能会导致灾难性
数据故障。 借助戴尔磁带备份解决方案,可以实施低成本的备份和恢复系统,该系统可针对已被删除或被破坏的记录,为中型企业提供可靠的归档恢复方法。
企业需求:
借助磁带备份解决方案,您可以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自动执行备份,以帮助降低在高峰操作期间对IT资源的影响,并且创建:
1、大量数据的可靠备份,以进行异地归档和审核跟踪;
2、对单台服务器的夜间备份和对多台服务器的每周备份;
3、针对企业数据的时效性快照,以满足法规要求;
戴尔解决方案:
Dell™ PowerVault™磁带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基于行业标准技术,旨在满足企业活动的日常需求。 从单一的直接连接磁带备份到全面的企业级
磁带库系统,您可以从中选择能够满足您的企业备份需求的解决方案。
磁盘
借助磁盘备份解决方案保护您的数据
当您需要快速备份大量数据时,戴尔的磁盘备份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数据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以快速进行恢复。
磁盘存储备份设备可以备份从单台服务器到数百台服务器的多种环境,并且可以帮助:
保护不断增长的数据量;
减轻主数据丢失对组织的影响;
降低管理数据保护的成本;
企业需求:
随着数据备份需求跟随您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您可能会发现自己需要磁盘备份解决方案所能提供的近乎实时的
数据恢复能力。 您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恢复单个文件,或者现有服务器的整个映像。
此外,您可以通过将较旧或不使用的文件移至低成本的
磁盘长期归档解决方案,从而释放主存储。
借助云计算备份解决方案保护您的数据,随着您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多个地点设立办事处或设立多家分公司)以及您的移动工作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云计算数据保护服务可为您提供安全、可靠且易于使用的备份选项。通过使用现有的网络基础架构或连接互联网,您可以自动将数据备份到高度安全的异地数据中心,从而帮助节省时间和资金。
经济实惠;
在多地设立办事处、分公司以及移动工作人员的增加需要能够在任何地点备份企业关键数据;
可靠
数据恢复、快速应对多种类型的数据丢失或灾难,并且能够随时随地恢复数据;
集成式设计:通用体系结构、功能集成、可预测的成本和几乎无限的可扩展性;
合作开发的生态系统:集成一流公司技术。
支持扩展
服务器
英特尔(R)服务器处理器可为数据密集型业务应用提供增强的能效表现。英特尔(R)服务器处理器可在一系列
多核64 位服务器中使用,能为您优化并扩充计算环境,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同时提供了发展空间。
基于
英特尔(R)
至强(R)处理器 E3 系列的服务器使您更智能地控制公司的相关业务,使您增加销量、提高利润并降低风险等。随着您公司业务的不断增长,您对技术的需求也日趋复杂 — 一台真正的服务器所能获得的利益是一台充作服务器的台式计算机所无法得到的。采用英特尔(R)
至强(R); 处理器的服务器具备智能特性,可以灵活适应您的需求,不仅向您提供当前所需要的性能,并使您能从容满足公司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新需求。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具备全天候的可靠性以及先进的安全特性,能帮助您避免因业务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因
安全漏洞对公司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服务器是您对公司的未来所作的一项明智的投资:有了它,您便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公司业务上,更及时地对客户、商机和发展趋势作出响应。
笔记本
第二代智能
英特尔(R)酷睿™ 处理器家族以其可视化智能性能让您看到更多信息,而无需网线。这些处理器的自适应性大大提高,可在您需要的时候加快处理速度;其内置视觉功能使您可以更好地享受笔记本的可视性体验;此外它们还提供了移动中所需的自适应性能。
管理系统
终端备份管理系统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适用于数据中心和桌面环境的专业数据备份软件,具有全面保护、安全可靠、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四大特点,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电信、政府、教育等行业的核心数据备份。
产品特性:
♦ 兼容64位和32位的Windows各版本;
♦ 人性化的WEB管理界面,方便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
♦ 可按需对备份文件设置加密算法和密钥,并可统 一配置整个系统运行情况;
♦ 主动式备份,多介质服务器管理,提供集中管理备份策略、集群化存储介质;
♦ 在传输数据时可支持对数据包的内容进行加密安全传输;
♦ 全新的基于磁盘备份方案,利用磁盘介质的特性降低总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