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纵横》
创刊于2008年10月,是由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主管主办的思想评论类杂志,是南大核心期刊来源
期刊。据2008年12月
胶东在线报道,《文化纵横》的主要编辑队伍来自以前的《
战略与管理》杂志。
办刊历史
创刊背景
自从1980年代的文化热以来,中国当代的媒体、大学与公共领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市场化和商业化带来了媒体业的繁荣,却没有真正带来文化创造力的提升,许多重大的时代问题无法在公共媒体上形成深度讨论。《文化纵横》希望在这种困境中有所突围,建立起一个能够容纳不同思想立场和价值理念的讨论平台。
发展历史
2008年8月,《文化纵横》创刊出版。
2010年7月,文化纵横网上线。
2013年,《文化纵横》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囊括了
曹远征、
郑永年、
曹锦清、
高全喜、
房宁、
李培林、冯象、
华生、
时殷弘、
强世功、张平、
于向东、
应星、杨平等著名学者。
2014年,《文化纵横》进入中国社科院学术评价体系。同年,《文化纵横》开始尝试新媒体运营模式,打造覆盖微信公众号、各大网站及自有网站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2017年4月,《文化纵横》
电子刊上线。入驻平台包括
龙源期刊网、
读览天下、
博看网。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文化纵横》杂志的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当代意义、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重大议题、对西方主流价值的再评价、阐发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和主张以及发掘当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实践。曾操作过《暴戾的中国》、《保卫家庭》、《信任的危机》、《法治的中国结》等大型选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学术界新一轮的研讨热潮。
杂志的读者群涵盖政府高层官员(省部长、中央机关司局以上负责人、各地级市领导)、国有企业管理层、民营企业管理层、跨国公司管理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专院校及研究机构教授学者、媒体领袖、社会团体负责人等。
主要栏目:
1.封面:每期选择有一定深度与前瞻性并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进行多角度报道和讨论;
2.观察:对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问题,从价值重建的角度进行评论和思考;
3.焦点: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问题,从价值重建的角度进行评论和思考;
4.世界观:表达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可以是对中国外交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也可以是对当代世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模式的主张;
5.阅读/视听:选择构成当下文化热点与话题的文化现象、图书与影视作品以及学术热点,分析它们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分析它们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6.在民间:发现和报道活跃于民间社会(企业、社区、NGO)中的文化实践,揭示其对于中国文化和价值重建的意义;
7.对话:对话社会各界的思想者,借助其眼光,表述各个层面中国人对文化重建的探索;
8.经典重温: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再思考和再评价;
9.观点:以游记、随笔等形式探讨文化重建问题;
10.人物:对近现代历史及当代人物,选取其承前启后的有建功者、对价值有担当者进行报道和评论。
人员编制
杨平,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据2008年12月胶东在线报道,《文化纵横》的主要编辑队伍来自以前的《
战略与管理》杂志。
2013年学术委员会成员:
曹远征、
郑永年、
曹锦清、
高全喜、
房宁、
李培林、冯象、
华生、
时殷弘、
强世功、张平、
于向东、
应星、杨平等。
稿件作者
杂志90%以上的稿件约自中国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均为首发,作者范围涵盖了包括
金容沃、
贝淡宁、
斯蒂格利茨、大滨庆子、
曹锦清、
高全喜、
时殷弘、
胡鞍钢、
吴稼祥、
汪晖等知名学者。包括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左右翼学者,包括
斯蒂格利茨、
阿马蒂亚·森、
沃勒斯坦、
佩里·安德森、布鲁斯·阿克曼等人。
学术交流
2012年8月8日下午,《文化纵横》杂志社四周年庆典暨“21世纪中国文化的困境与出路”论坛在
北京柏悦酒店举行,《文化纵横》杂志主办。论坛以总结《文化纵横》过去四年的工作为契机,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当前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问题。
2018年11月30日,《文化纵横》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价值重建论坛”暨创刊十周年活动。其间,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就2008年之后的价值危机,就“
后真相”时代知识分子与民众之间的“公共知识危机”展开了两场讨论。
2020年12月11日,由《文化纵横》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本土公益道路与公益理论建设”的思想论坛于北京举行。该论坛,试图将主流学术思想界与公益实践界聚合在一起,达到将公益实践问题上升为社会科学理论核心问题、同时将社会科学研究与公益实践相互结合的目的。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2019年,《文化纵横》杂志已出版66期杂志,刊发1000多万文字,成功策划近300个深度研讨专题,在思想界及社会各界获得重大影响。
截至2019年8月22日,《文化纵横》已出刊66期,刊发800万字的文章,策划了200多个大型专题。
影响因子
据2021年2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文化纵横》出版文献量1703篇,总下载次数501984次,总被引次数达4797次。2020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157;2020年综合影响因子为0.902。
据2021年2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文化纵横》文献量为1316篇,被引量:3006次,基金论文量为64篇,2018年影响因子为1.41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8种)中排第2005名。
收录情况
2015年,《文化纵横》入选中国人民大学“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16年,《文化纵横》进入南京大学CSSCI扩展版。
2019年2月,《文化纵横》进入南京大学
CSSCI,成为南大核心期刊来源期刊。
总收录情况为: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所获荣誉
2015年,《文化纵横》在
中国知网期刊影响评价“文化与博物馆类”排名第一。
社会公益
2009年,《文化纵横》开始尝试公益化运作,于2009年11月注册北京民政局注册成立“
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文化纵横与修远基金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至2019年,修远基金会作为研究类基金会获评由北京民政局认证的“4A级社会组织”,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得4A级资质的研究型基金会,逐步探索出了民间智库的发展模式。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文化纵横》办刊宗旨为“文化重建”,致力于中国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在时代变迁和世界秩序变动中展现中国新的文化形象和自我认知,探索中华民族新型的文化价值及伦理道德体系,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提倡深度
《文化纵横》提倡深度阅读,相信中国的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不在于表面的高谈阔论,不在于肤浅的鹬蚌之争,更不在于极力发出的“一致声音”。深度阅读能够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明”与“智”。
现任领导
《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平
社会评价
学者对杂志的出现表达不同程度的喜悦之情,都认为这是一个“应运而生的刊物,一个时代所需的刊物”。北京大学李强教授即指出“现在中国需要这样的杂志,讨论如何文化重建,其实就是解决中国人面临现代世界,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于2008年《文化纵横》创刊研讨会)
《文化纵横》杂志社是一本以“文化重建”作为使命和宗旨的期刊。这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团队,他们的工作,必将在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重建进程中打下重要的时代烙印。(2012年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第九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程路《文化纵横》杂志四周年庆典致辞)
“在过去十年,《文化纵横》持续地关注这个时代,以及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以其深厚内容吸引了高素质的作者和广泛的读者群体;践行了“致力于从精神价值、文化伦理的角度探索中国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着力探究现实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寻找未来社会的前进方向”的办刊宗旨。”(2018年台湾大学客座教授
朱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