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1959年10月-),男,汉族,江苏
扬州人,
欧洲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首批
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颁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历史系、中文系博士导师、双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66年入扬州市西门街小学。
1971年入扬州市鲁迅中学(今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1976年初高中毕业。
1978年录取为
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本科生,1981年本科毕业。
1982年考取扬州师范学院
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在
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考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从
唐弢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6至1977年间,先后当过一年半的临时工和徒工。
1988年博士毕业,随即分配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访学经历
曾先后在
哈佛大学、
加州大学、
北欧亚洲研究所、华盛顿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柏林高等研究所等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研究员、
访问教授。
社会兼职
1991年与友人共同创办《
学人》丛刊,1996年至2007年担任《
读书》杂志主编。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涵盖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政治与社会理论等多个方面。
主要成就
代表著作
中文著述
中文编著
英文作品
日、韩作品
其他语言的作品
学术贡献
2013年8月,
威尼斯大学亚洲及
地中海非洲研究所所长李集雅(Tiziana Lippiello)教授还撰写文章,阐述汪晖教授的学术贡献。其译文被刊载于《
中华读书报》上,全文如下:
汪晖是
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教授,他被视为“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他极具挑战性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对
现代性问题的追问,并从亚洲视野——或更准确地说,从中国视野——观察整个世界。
经过漫长的
文学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旅程,他对传统分析提出质疑,解构老一套的亚洲观念,并提供了一种能够超越欧洲及欧洲中心主义典型视角的叙述。当亚洲人谈亚洲时,他们究竟在谈什么?虽然汪晖的作品主要论述中国,但他的反思拓展出更为广阔的问题,试图通过思想史的深刻分析,超克现代性的传统模式。汪晖之所以将西方模式与另一种模式对立起来,是因为他想重建历史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给今人提供掌握自己
文化传统的钥匙。换句话说,他将历史置于新的亚洲形象内,并探索其在当代世界中的角色。汪晖所主张的
历史观体现了当代世界的文化对话,他用客观知识和批评工具来证明它。他从一些著名的中国学者的分析入手,如
严复(1854-1921)、
梁启超(1873-1929)以及
章太炎(1868-1936):这些学者研究西学的学说和方法,又都反对西方科学的霸权,支持人文文化(
儒学、佛学与道学)。
就汪晖而言,我们不能太轻易把欧洲思想的典范应用于
中国历史,即使反过来说中国本地模式未必保证对中国历史的正确、客观的理解。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汪晖认为帝国与国家的
二元论完全属于西方思想,这种二元论将中国制度等同于帝国,将西方制度等同于
民族国家。因此,他认为与其采用这些范畴不如借助宋代(960-1279)儒学所用的词汇,根据他的研究,近代“帝国”的范畴并非源自中国传统的同一概念,晚清中国(1644-1911)从日本与西方才引进这个词。中国传统自古代以来离不开“天下”概念,即“what exists under Heaven”,或“全世界”。与“帝国”相比,“天下”观念有不同的含义:它反映中国对于自己的角色的
自我意识,这种角色缺乏一种与他者的碰撞关系。 “天下”概念不能被解释为一种
政治体系(“a political entity”),相反,它体现了一系列与天地人有关的价值和理念,或总的来说,“天下”概念与中国
宇宙观有密切的关系。
汪晖承认儒学思想的价值,尤其
宋代儒学:这一思想传统不仅仅是一种学派,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也给王朝提供了政治
合法性的条件。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例如在汉代(公元前220 -221)
统一过程中,或者在
外来民族的统治下,如元朝和清朝,儒学经典——尤其
今文经学——为保证王朝的合法性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王朝不得不依赖中国
传统知识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而汉族也未必屈服于这些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汪晖在
康有为的影响下提出“儒学普遍主义”:该思想的兴起与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地位和主权的自觉是同时出现的。汪晖也提出了“反现代的
现代性”理论,并阐述了一系列
中国现代学者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他们将以科学为主导力量的现代性与
人文科学为主的现代性对立起来,形成了近代知识的谱系。在《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这一里宏伟巨制中,汪晖探索了
时间观这个根本问题,分析了“时势”的定义,即古人对momentum(
拉丁文:1.时期、时刻;2. 动力;运动)的意识以及他们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例如,“
孔子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在十一世纪,程氏兄弟也说《
易经》伟大的方法论乃是对时间的支配。汪晖恰好用“时势”的观念来再现——或者更准确地说,不要再现——他自己的现代性观。
获奖记录
2013年10月20日,中国著名学者汪晖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一起被授予2013年度“
卢卡·帕西奥利奖”(Luca Pacioli Prize)。该奖主要授予运用
跨学科方法做出创造性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与汪晖共同获得帕西奥利奖的
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哲学家。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在李嘉诚基金会和《读书》杂志共同设立的首届“长江读书奖”首届评奖工作中,《汪晖自选集》获“专家著作奖”。当时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有评论认为:“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
2010年3月10日《
文艺研究》刊发了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彬彬的长篇论文《汪晖〈反抗绝望―――
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指汪晖《
反抗绝望》一书存在多处抄袭。《文艺研究》拒绝同时发表汪晖回应文章,后媒体《
京华时报》《
南方周末》刊载全文,引发关注和讨论。
多名专家对此回应,称“抄袭说”难成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钱理群、
鲁迅博物馆馆长
孙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京华等多名
鲁迅研究专家,曾就《反抗绝望》是否构成抄袭、汪晖是否梁(启超)鲁(迅)不辨、王彬彬的动机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钱理群、孙郁、赵京华等人均表示,该书确实存在引文不够规范等“
技术层面的问题”,但要说汪晖恶意剽窃恐难成立。此后,有
舒炜、钟彪、魏行文章分析王彬彬文章论证的问题。7月初,相继有两封执不同态度的
公开信发布。一封为国内外一些学者要求清华和社科院成立
调查委员会处理此事,另一封则是很多国外学者收到攻击汪晖的匿名信,因此公开回应,致信清华校长,谴责
主流媒体干涉学术自由。
批评王彬彬者多认为,汪著为八十年代
学术规范未成型时的产物,应属“引文不规范”,此为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王彬彬式”的学术举报与学术批评“别有用心”,利用
媒体暴力抹黑学者,对学术发展百害而无益;另一些人则呼吁:学术抄袭、学术
剽窃问题必须直面,有问题者必须严惩不贷,应尽快建立中立的
学术委员会调查此次事件。
汪晖教授继2010年3月底做出“希望学术界自己澄清”简短表态后,接受《
联合早报》采访,对抄袭指控作出直接回应。他指出,已有文章“以逐条分析的方式澄清事实,但在媒体中没有受到重视。”汪晖说:“王文对于《反抗绝望》的指控共计十条,其中六条原著提供了注释,但他忽略或掩盖这些注释,或者将所谓参见式注释曲解为抄袭。这些做法只要稍加核查就可以发现。有两处原著提供注释,但
重版时由于编辑分段,而将原注释与分段后的引文脱节,但注释仍然存在,属于技术性的失误。另外的例子则用完全不能成立的‘偷意’概念来指控,有很强的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