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是一种以
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
读者在特定
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是在读者阅读的具体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接受活动对于作品价值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生产和审美接受的过程,它不仅是作家和作品不断产生的历史,也是读者的
阅读史,是文学文本的效应史。在以往的文学研究中,人们往往注意了文学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而忽略了它们是如何被接受的,忽略了读者的接受在文学
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将丰富复杂的
文学现象简单化、片面化。
文学接受的属性
审美属性
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
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认识属性
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文学作品通过
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
艺术形象,反映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价值诠释属性
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
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
交流属性
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化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
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接纳,也即阅读活动。它包括:
A.审美的阅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欣赏;
B.非审美的阅读活动,即不以审美为目的或不能达到审美水准的;
C.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指导广大读者如何去接受文学作品的活动,是一种侧重理性分析和把握的、具指导性意义的阅读层次。
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
文学接受的素质
文学接受与传统
文艺学中“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接受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
审美精神活动。它包括着文学欣赏或文学鉴赏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但是,文学鉴赏是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的,而文学接受则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跃起来的
接受美学相联系,主张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由于他们的理论背景不一样,因此在理解作品与读者关系时
侧重点也产生差异。接受美学作为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
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的理论家
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就是说,文学接受具有“对话性”特点,作品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评价与创造,其意义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学接受是一种以
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以把握文本深层意蕴为目的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
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进行主动选择、接纳或扬弃的过程。
(一)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
文学接受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识字只是
语言能力的基础,对于阅读文学作品而言,更重要的是
语义知识、
语法规则、语用习惯与语言经验。他们构成了一个读者必须的语言综合理解能力,是特定的
语言环境长期熏陶和相当程度的语文教育训练的结果。
(二)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文学接受者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文学是社会
文化系统的一部分,是特殊的
审美文化。它与文化的其他领域保持密切的联系,包容着诸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方面的多种信息与内涵。同时,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思想的载体,又深深地渗透着
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时代意识。因此,文学接受者面对的是兼容并蓄的文化复合物。他作为主体,要与对象形成响应关系并进入对话状态,必须具有相应的
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水平。
文学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具体到文学接受,接受者需要有文学兴趣和一定的文学知识,相应地养成文学
阅读习惯并不断积累文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接受者应该按文学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审美对象。
作为主条件的接受心境
所谓“
接受心境”,是指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
阅读行为与接受效果。文学接受心境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接受者的兴趣
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接受者光有一般的文学兴趣还不行,还必须有针对某一部文学作品的特定的兴趣,如此阅读才能现实地进行。
(二) 接受者的审美心态
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
布洛在20世纪初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
距离说”。布洛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这里,“距离”有两层意思,即既要与现实生活、现实功利态度拉开较大的距离,又要与审美对象即作品保持尽可能缩小的距离,也就是要暂时远离现实而不断逼近作品。我国古代文论中的“
虚静说”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这种审美的接受心境。
(三)接受者的对话愿望
文学接受的客体
(一)作为客体条件的文学作品 满足接受者的
阅读需求(二)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文学接受过程
期待视野与预备情绪
所谓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指
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
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与价值的期待三层次。文学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的
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
文学性、文体、表现方法、结构技巧、
语言特点、艺术感染力等。生活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故事的发展、作家的意图等。价值的期待是指读者从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价值的整体期待。
(二)预备情绪
所谓“预备情绪”,是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是一种“审美前”的
心理状态。预备情绪具有三个特征,即审美性、朦胧性与期望性。
审美性,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打动读者的性质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初发的审美情感。
朦胧性,读者最初对打动他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的经验是停留在感觉与直觉层面的,他与文学作品直接的情感交流处在萌芽状态与朦胧、含混的水平。
期望性,产生了一种掌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的冲动与期望,希望通过对这种审美特性的共户掌握与深入体验,来满足读者自己的
审美需求,扩大由阅读而带来的喜悦。
接受者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
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 定的
心理图式。
所谓“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接就得到强化与巩固。所谓“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结构与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
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与更新的作用。
文学接受的发展
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本文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填空、对话与兴味
(1)含义: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词语——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反面,则带有虚构的纯粹
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
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它
行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体验、去填空,德国
阐释学理论家
加达默尔,本文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本文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与加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2)产生的原因。第一,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
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
审美对象的
物质形态的形成、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本文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它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
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象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
还原与异变
1.还原读者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还原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
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
2.异变
(1)表现.a作品形象的异变b情感的异变c思想观念的异变。
(2).异变的原因。A.
文学语言本身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空白”。B.读者不同的个性化的期待视野所致,第一,某些政治观念会导致异变。第二,某些预定
文化观念会导致异变。第三,文学视野会导致异变。第四,个人经验会导致异变。第五,文学欣赏能力会导致异变。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不论人们的期待视野有着怎样的差异,不论本文有着怎样的“空白”,由于特定文字系列组合的限制,这种异变又是有着相应
阈限的。即在正常情况下,不论如何异变,总会含有“第一文本”潜在意义的某种因素,而不会是无中生有。比如尽管“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一千个读者中,所了解到的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别的什么人。也正因如此,文学接受虽有明显的个人差异性,同时又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共通性。
理解与误解
1、正解。
2、误解,
(1)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
(2)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当一部作品的
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等,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是,即是顺向相应。与之相反,那些真正富于创新意义,富有
艺术魅力的作品,在
阅读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期待指向的遇挫。由于本文的内涵完全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令人难以介入其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期待指向的“完全遇挫”。
文学接受的高潮
共鸣
(一)定义。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二)原因.
1. 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
2 .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人物情感经验的相同或相似。
3. 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意志愿望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的相近。4读者期待视野形成的特定历史处境如果与一定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有某种相通相类之处,也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净化
(一)定义.文学的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二)作用:
1.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因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维持心灵的平衡。
2.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领悟
(一)定义、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
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二)共鸣、净化、领悟的区别
共鸣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净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震撼并感染了读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要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
(三)共鸣常常只是建立在读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一般认同的基础上的,净化主要表现为读者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往往不能直接发生新的人生
指向,不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领悟则不同了,由于领悟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其结果,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
延留
(一) 定义、所谓
延留 ,是文学接手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上指文学作 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地回味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