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
山西省吕梁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又称建昌塔,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文峰街道建昌社区,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一说清康熙十年(1671年)建成。
历史沿革
顺治年间(1644—1661年),文峰塔修建完成。一说建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
民国十二年(1923年),汾阳发生6级地震,文峰塔塔身被震出裂缝,塔刹及十二、十三层的塔体半壁坍落。
1998年5月至2000年12月,汾阳市人民政府对文峰塔实施维修。
建筑格局
文峰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高84.93米,为山西现存砖塔中最高的一座。文峰塔内室平面方形,塔室之间以转折回廊式阶梯塔道相通,外廓塔壁和内室塔壁组成套筒式结构。
塔座为条石砌筑的须弥座,石条上雕有竹节、仰莲、卷草等图案。
塔身由青砖砌筑,塔檐为仿木砖雕结构,由额枋、垂莲柱、平板枋、斗栱、椽、飞、滴水、勾头、角梁等组成。六层以下每层设斗栱48攒,七层以上每层设32攒,共512攒。斗栱外观尺寸一致,形制统一,均为正心重栱出单翘,外拽厢栱交麻叶耍头。塔檐翼角升起,出檐较短。塔身无明显卷杀,自下而上收分至塔顶,轮廓线斜直向上。一层南面设石券圆拱门,二层东、南、西、北四面设窗,三层以上每面设窗,全塔共设圆拱券塔窗92孔。
塔身内为空筒式构造,上下贯通,从底层的塔室仰视,可以看到最上一层的天井,天井上加木制棂窗井盖。梯道设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围绕塔室逆时针转折向上,在梯道转角处设休息台及拱券窗,每层塔室东南西北设十字形通道,通道外口设拱券窗。塔室顶部为拱券式结构。塔室一至十三层面积相等,第一层塑观音像,从第二层起依次塑有鼠、牛、虎等十二生肖像,成为“生肖塔”。
塔顶揽尖式,十三层塔檐檐口以上至塔顶作八面坡叠涩内收至塔刹。塔刹铜质鎏金。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相传文水上贤村一带,有一道土沟,外廓造型似一条龙,当地老百姓称为“土龙沟”。皇帝闻之,唯恐土龙升天,在土龙沟南端建造了一座塔曰“镇龙塔”。由于此塔高耸入云,塔顶直插云霄,搅得天际不安,惹怒天上神仙。玉帝派张天师下界施法处置。张天师降临土龙沟,瞄准“镇龙塔”,随手挥舞长鞭,将“镇龙塔”打为三截,塔尖向西飞出大约30里,落在了汾阳碱场村(今汾阳建昌社区);塔身留在了上贤村;塔底座被震到了汾阳冀村。因此上贤村和冀村的塔都没有塔尖,只有文峰塔有塔尖。
文物价值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志性双重意义。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文峰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7月,国家文物局对文峰塔抢险加固工程立项批复,要求尽快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同年10月,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发布《文峰塔(保护)纠偏工程勘测及设计方案》,勘测发现文峰塔倾斜值为1.82米,并注明塔身在建塔时就已倾斜0.16米。
2017年8月,文峰塔抢险加固工程修缮方案报送山西省文物局备案。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文峰塔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自驾:从汾阳市汽车客运站出发,途经文峰西街、文峰东街,到达文峰塔。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0 23: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