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文庙,又名圣庙、圣宫,始建于清康熙五年,也就是
建平远州(
织金旧称
平远)后的第三年。
历史起源
织金文庙,位于
贵州省
织金县城关镇文化路中段南侧。始建于康熙五年(1666),后屡次重建、维修。同治年间重建。坐北向南。南北长169米,东西宽47.5米,占地面积8027.5平方米,建筑面积2586平方米。由牌坊、棂星门、大成门、天子台、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组成。
布局结构
文庙,现存棂星门、大成殿等建筑。棂星门,四柱三间三楼,中间字碑阴刻“棂星门”3字,左阴刻“金声”,右阴刻“玉振”。门高5.41米,宽22.5米。大成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8.25米,进深9.16米,硬山顶青瓦顶。额枋浮雕八仙过海、龙凤图案。殿上悬挂“万世师表”、“生民米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4块匾。孔圣碑,白绵石质。方首,高3.25米,宽1.08米,厚0.25米。首题“至圣先师孔子赞”7字。刻于同治年间。颜曾思孟四子赞碑,白绵石质。4碑均为方首,分别楷书阴刻颜子赞、曾子赞、思子赞、孟子赞。刻于同治年间。
坐北朝南
织金文庙坐北朝南。南北长180多米,东西宽50余米,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作为祭孔的庙宇,天下的文庙都有大致相同的格局。不过由于规模有大小之分、工艺有优劣之别、建造有设置之异,它们也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织金文庙由低而高,共有五进院落,砖木结构,地面均为石板铺就。庙宇房舍严整、牌门高大、石刻精美、松柏苍翠、花木繁盛。
浮雕图案
文庙从东西两侧的道德门进入。道德门是黑色的大理石牌坊,其上左右分别刻着“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鱼跃”、“鸢飞”。院内正中是红墙照壁,两侧便是进入文庙的正大门。这是两个高大的牌坊,亦为大理石修造,其造型奇特。底座上的前后为石鼓石壶,刻满了浮雕图案:左坊有“麒麟喷火”、“仙鹿含草”,中间嵌着梅花石柱。横梁上是“二龙戏珠”、“双狮戏宝”。左坊石匾上镌刻有“礼门”,右坊石匾上刻有“义路”,其字苍劲有力,刻为阴文,相传这四字为本地十二岁的谢氏神童所书,是为佳谈。二坊下面立着下马石碑,上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八字,体现出文庙整肃的气氛。按旧制,前来祭拜的文官与武官、文科与武科士子要各从礼门、义门进出。
入礼门、义门便是泮池。这是庙里最大的院落。两侧是正对左右牌门略高出地面的通道。中间的泮池为弧圆,其形如弓。池中有三道石桥,中间稍大,上有二层六角亭,供游池参圣的人休憩。入泮池即入学之意。科举时代中举之后,便要到此游观朝圣。
庙内设施
泮池后往上几级石阶,往前走是并排三进的棂星门。中门上刻“棂星门”,左右门分别刻“金声”、“玉振”。中门前有两排长青古柏,喻经风雨、傲冰雪之意。柏树下分列着36个圆石凳,均是中了进士、举人的学人为感念乡邑所送的,上面刻有呈献者取仕的科目和名字。棂星门前的石阶上有石雕护栏,两边栽有高大的紫荆花和果树,其花繁叶茂、果实累累,喻士子之间的团结和睦、人才辈出。两边是对称的厢房。
跨过棂星门,是大成门(戟门)。大成门是200平方米的悬山顶式建筑。左边是宦祠,右边是乡贤祠。这一院落的两边也是厢房。院中各有一根很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四面伸展,如伞如盖,喻凤凰高木妻之意。
穿过大成门,便进入大成殿了。这里的面积仅次于泮池。作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这里的氛围更为严整肃穆,建筑的层次感更加突出,其木雕石刻的工艺也更为精致。
御书匾额
大成殿坐落在天子台后面的台阶之上。作为文庙中的主殿,它显得气宇轩昂,态势不凡。大成殿为硬山顶式建筑,并排五间,封火墙高于屋脊呈宝塔状。其木枋、照枋上有浮雕的八仙、龙凤图案。大殿上方分别悬挂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御书匾额。依次是“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圣协时中”。殿内正中的龛台上没有孔子的塑像,供奉的是九龙合抱的牌位,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文宣素王之位”。自汉代到清代,儒家的思想学说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孔子的地位不断上升,其封号也由历代帝王不断追加。这“素”字便是清代追加的最后一个封号了。两侧供奉的是孔门七十二贤的牌位。
大成殿前的天子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高台。台子四周是白色的石护栏,上方刻有透雕的雄狮、猛虎、大象、烈豹和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下方的浮雕图案也各各不同,没有重复。这些雕刻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体现出织金传统雕刻独特的工艺水准。天子台前正中的踏踩上斜放着一块一米见方的圆形底八方形浮雕盘龙。名为踏踩,却没有踏步可以走上去,这是因为祭孔时,即使是主事的一班人,也须从天子台两侧走上去。
重大意义
天子台前的两边分别屹立着两块3米多高的石碑。这是1686年康熙御制颁行天下州府勒石时所立,左面碑上刻的是《先师孔子赞并序》,右面碑上刻的是《四子赞并序》。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亲自教过的学生可谓多矣,故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之说。“四子”是孔子的学生或门人中的佼佼者: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他们或受先师器重,或将儒学发扬光大,因此而受到后人推重。两块赞碑下面各有一个石鼓,刻有“麒麟吐玉书”、“仙鹤含草”、“野鹿含花”的图案,喻只要苦读好学,便会前途无量之意。天子台下是石板光洁的场地,中间摆放着两只大铜鼎,用作焚香花纸、燃炮宰牲。两侧仍是东庑、西庑,供朝圣时人们盥洗、休憩之用。
在这个院落里的东庑、西庑前面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左边一棵是银桂,右边一棵是金桂。它们与文庙同龄,见证着这座古庙的兴衰显隐。
大成殿的后面是启圣宫,人称后宫。这是同治年间,智斩安德海的乡籍人丁宝桢(谥号文成)在
山东巡抚任上时,捐了自己的养廉费一千两银子建造的。启圣宫与大成殿相似,其形制稍小,没有封火墙,然其坐落在文庙的最高处——因为殿中正面供奉的,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生母颜微在的塑像。两旁供奉的是董仲舒、郑玄、马融、“二程”(程灏、程颐)和其师朱熹等的牌位。他们是中国思想史上倡导、彰显儒家文化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可见,丁宝桢修建启圣宫,不仅是出于对家乡的感念,也体现出他对儒家文化中“孝”、“义”内涵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