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阁,又名文昌楼、扬州文昌阁,为
魁星楼建筑制式的明代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广陵区文昌中路与汶河北路交会处,占地面积16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于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祀文昌帝君。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阁遭火焚,次年重建。
清代,文昌阁重修。
1952年,填汶河筑路,文津桥埋于地下,文昌阁保留。同年,文昌阁大幅度向东倾斜,经过师傅精准的操作,文昌阁扶正。
1999年,文昌阁大修。
2019年,文昌阁大修。
建筑格局
文昌阁占地面积160平方米。阁高约24米,三层三重檐,圆顶,上盖筒瓦,上置葫芦顶。阁身为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第二、三层四周虚窗,置木桶扇。顶为圆形攒尖式,上盖筒瓦,阁形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相仿。
文物遗存
文昌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并供有文昌帝君,寓昌明儒学文化之意。
文昌阁底层的墙上,镶嵌着三块石碑,一块是《文昌阁修缮碑记》,介绍了文昌阁的历史文化和历次修缮的情况;第二块是明朝的《扬州府学文津桥记》;第三块则是
阮元学生陈文述撰写的《重修府学县学记》。
历史文化
明弘治九年( 1496年),扬州府同知叶元奉上司之命即在府学(今广陵区政府所在地)东侧的汶河上建桥。万历十三年( 1585年),巡盐御史蔡时马自建文昌阁于文津桥上,以宏开文运,昌明圣学。
扬州历史上确实不止一处文昌阁。学者曾撰文称,文昌阁在明清时期叫做文昌楼,只是一座景观建筑,并不具备祭祀功能。当时扬州有许多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
汶河是唐时的扬州大运河河道,文昌阁和文津桥都是大运河历史遗迹,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国内较为鲜见,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和建筑历史价值。
《人日招诸同人登文昌楼观雪,分韵得好字》 清乾隆 金兆燕
雪霁春欲来,官闲贫亦好。新岁开宿酝,胜饮摅清抱。
杰阁临交衢,觚棱耀晴昊。连襼陟层颠,放眼睇遥岛。
感兹良会难,岁月各衰老。相期人外游,尘事非所道。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开始,由士人倡议,政府协调,开筑了三湾新河,以减缓水流速度。同时,在城南运河边修建了文昌阁,巍然屹立于运河岸边,气势宏伟,朴素大方,并且附有亭台、水池、绿草、名花,一年四季,美景不断,可供游人观赏,而且东有文峰塔,西有文丞相祠,相互映衬,优美协调。是扬州人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并且与科举考试活动密切相关。清朝每遇到科考年份,扬州府的府县官员都要在此举行宴会,为参加考试的士子饯行。清同治年间,倒塌荒芜。
文物保护
文昌阁是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文昌阁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文昌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文昌中路与汶河北路交会处。
门票信息
免票。
交通线路
公交:
扬州公交17路、20路、23路、 29路、56路可抵达;扬镇旅游专线:游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