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病症名称
病原是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CCVD),二类传染病,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的鱼苗和鱼种,成鱼也可发生隐性感染称为带毒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病原
斑点叉尾鮰病毒(CCV)是鮰疱疹病毒Ⅰ型,属疱疹病毒科,呈二十面体,有囊膜,直径175~200nm,病毒核酸为双链DNA。
流行特点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最早于1968年在美国发生,目前已成为危害世界各国鮰养殖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养殖以来,养殖面积和规模逐渐扩大,近年已在斑点叉尾鮰鱼苗中分离到CCV。斑点叉尾鮰病毒对宿主有很高的选择性,不同品系的鮰对CCV有不同的易感性;该病毒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和其他鮰的鱼苗和幼鱼,有很高死亡率,刚孵化鱼苗死亡率可达100%,8月龄鮰则很少感染。CCVD流行水温为20~30℃,此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发病速度越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水温25~30℃时,病程一般为3~7d,死亡率可达90%以上。20℃时该病潜伏期为10d,25~30℃时3d,15℃以下不发病。高密度养殖、运输、水污染和细菌感染可诱发该病流行和死亡。
CCV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普遍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可直接传播或通过媒介传播,水是主要的非生物传播媒介,其他生物媒介或污染物也可传播病毒。存活鱼可成为隐性无症状带毒鱼,带毒鱼可能通过尿排毒,然后CCV可通过皮肤、嗅觉器官、鳃和肠道感染健康鱼。
感染CCV后宿主可表现为临床症状和隐性带毒不同类型。病鱼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离群独游,反应迟钝;嗜睡、打旋或水中垂直悬挂,最后沉入水中死亡;病鱼鳍基部、腹部和尾柄处出血,腹部膨大,双眼突出,表皮发黑,鳃苍白,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可见胃扩张,肌肉出血,消化道内无食物,肠道内有淡黄色黏液,腹腔内有黄色或淡红色液体;肾、肝、脾贫血或出血,脾脏通常肿大变黑,后肾严重损伤。隐性带毒者一般无临床症状。
CCV感染后鱼体病毒含量最高的是肾和脾,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肾间造血组织及肾单位弥散性坏死,同时伴有出血和水肿;肝灶性坏死,偶尔在肝细胞内可见嗜酸性胞浆包涵体;胃肠道黏膜层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样品采集:取无症状鱼150尾或病鱼10尾,采集病鱼脑、肝、脾、肾等样品,成熟雌鱼还需要取卵巢液,鱼苗取整条鱼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
(3)实验室确诊:用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系(CCO)或棕鮰细胞系(BB)接种疑似样品(病鱼组织匀浆上清液)培养,当出现细胞病变(CPE)后,用中和试验或 PCR鉴定,如为阳性,若出现临床症状,可判为患有CCV,若无临床症状,可判为CCV携带者;若细胞培养出现CPE,仅中和试验为可疑,PCR试验为阴性,则判为可疑。
防治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国外有CCV减毒疫苗。
(1)预防措施:对养殖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综合预防措施,进行水源、鱼、设施等的严格消毒;渔场中设置隔离带,加强疫病监测,掌握流行病学情况;养殖抗病品种、杂交种。
(2)处理:发现患病鱼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场地等进行消毒。
(3)划区管理: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流行水温20-30℃,水温低于15℃时,发病很少。病鱼表现为嗜睡、打旋或水中垂直悬挂状,然后沉入水下死亡。病鱼眼突出,表皮发黑,鳃发白,鳍条和肌肉出血,腹部膨大,部分病鱼可见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后可见到体内有黄色渗出物,肝、脾、肾出血或肿大。胃内无食物,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变化是肾管和肾间组织的广泛性死亡。
注意事项
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预防时须对池埂消毒,对网具、运输工具等用高浓度消毒液浸泡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3 17:19
目录
概述
病原
流行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