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鳍大眼鲷
大眼鲷科大眼鲷属动物
斑鳍大眼鲷,学名:Priacanthus cruentatus (Lacepede, 1801),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大眼鲷科大眼鲷属的一种鱼类,俗名血斑大眼鲷
概况
命名者:(Lacepede, 1801)
俗名:大目、血斑大眼鲷
体长:160~200毫米。
分布
世界分布: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非洲、锡兰菲律宾日本澳洲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海域,中国南海诸岛;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北至日本。
特征
背鳍硬棘10枚;背鳍软条12~14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3~15枚,体长可达35厘米,栖息在潟湖或临海礁石,可作为观赏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南亚和东南亚。
眼巨大,约为头长之半,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隅角处有1强棘。体被细小栉鳞,全身红色,背鳍鳍条部、臀鳍和尾鳍上密布深红色小斑点。尾鳍后缘截形。为热带和亚热带底栖鱼类。
背鳍X-13~14;臀鳍Ⅲ-14~15;胸鳍18;腹鳍I-5;尾鳍16。侧线鳞62~67。鳃耙3~5+15~18。标本体长157~200mm,体长为体高2.4~2.8倍,为头长3.0~3.3倍。
头长为吻长3.4~4.0倍,为眼径2.2~2.6倍。体长椭圆形,较侧扁。口大,倾斜,两颌具绒毛齿,上颌前端具小圆锥齿。犁骨与腭骨具绒毛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具细锯齿,隅角处有强扁平棘。体被栉鳞。侧线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尾鳍截形。体红色,背鳍鳍条部,臀鳍及尾鳍上布黑色小斑点。
生态习性
栖息深度15~30米,本鱼体色随环境变化,从红色至银色,体有红色的斑块或条纹。
系暖水性海洋鱼类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目名:鲈形目
中文科名:大眼鲷科
拉丁科名:Priacanthidae
中文属名:大眼鲷属
拉丁属名:Priacanthus
拉丁种名:blochii
定名人:Bleeker
年代:1853
中文名:布氏大眼鲷
原始文献
Natuurkd. Tijdschr. Neder.-Indie v.4:456
模式产地
Batavia, Indonesia
俗名:斑鳍大眼鲷
国内分布:南海, 台湾东港
资料来源
台湾鱼类志:307. 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69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8 13:56
目录
概述
概况
分布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