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鳢是鳢科鳢属动物,又称黑鱼、斑鱼、生鱼等。斑鳢身体前端圆筒形,背、腹缘较为平直,尾柄较粗短。头大而宽钝,有黏液孔。眼在头的前半部。后鼻孔圆形。上颌骨后端伸达眼后缘下方。上颌及下颌前方有绒毛状齿带;下颌两侧齿尖锐,强大,犬齿状;犁骨有1枚锥形弯曲大齿;腭骨有尖齿1行。舌端尖形。鳃孔中等大。鳃耙为有纵生毛状细齿的结节。头、体均被中等大圆鳞,头部鳞片呈骨片状。侧线自鳃孔上角向后延至臀鳍起点上方中断,急骤下弯,折下1-2枚鳞片宽,向后沿体中部伸达尾鳍基。
动物学史
斑鳢(Channa maculates)是在1801年,由欧洲法国博物学家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Étienne de la Ville,Comte de Lacepède,1756-1825),在《鱼类自然史》(Histoire naturelle des poissons)第3卷中,根据未记采集地(可能采自印度)的标本,以“斑乌塘鳢(Bostrychus maculates)”的学名首次被记载。
中国香港有关“斑鳢”的最早文献,见于美国地衣学及鱼类学家赫尔(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1934年于《香港博物学者》杂志(Hong Kong Naturalist)增刊第3卷中《一九三一年十月至十二月采集的香港鱼类》(Hong Kong fishes collected in October–December,1931)一文中,以“斑蛇头鱼(Ophicephalus maculates)”之名记载,为首个纪录。
鳢属(Channa)由于种类不多,广泛分布中东至东南亚,形态及生活习性独特,每当在各地发现新种,经常给予学者建立新属的想法。鳢属自1777年被建立后不到70年,总共出现了6个异名,包括1793年德国博物学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1723-1799)所订的“蛇头鱼属(Ophicephalus,注:即现今英语名Snakehead的词源)”、1801年拉塞佩德(Lacepède)的“似卷鱼属(Bostrychoides)”、1813年德国博物学家菲舍尔(Johann Gotthelf Fischer von Waldheim,1771-1853)的“裸子鱼属(Psiloides)”、1815年美国博物学家菲舍尔(Constantine Samuel Rafinesque-Schmaltz,1783-1840)的“鳍眼鱼属(Pterops)”、以及1849年荷兰博物学家布勒克尔(Pieter Bleeker,1819-1878)的“似睡鱼属(Philypnoides)”等。
该种的先定同物异名(senior synonym)为Bostrychus maculates、Channa maculata、Ophicephalus maculates,未有次定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
斑鳢产量多,具中大体型,自古具经济价值,中国古代文献有关“鳢”的记述,已于上期提及,在此补入较近代之记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对“鳢”有详细记载,汉语正称命名源及俗名:“蠡鱼(本经),黑鳢(图经),玄鳢(埤雅),乌鳢(纲目),鲖鱼(本经),文鱼,鳢首有七星,夜朝北斗,有自然之礼,故曰之鳢,又与蛇通,气色黑,北方之鱼也,故有玄黑诸名,俗呼火柴头鱼,即此也,其小者名鲖鱼。”生态、分布及形态:“生九江池泽(别录)……处处有之,言是公蛎蛇所化,然亦有相生者,性至难死(弘景)……形长体圆,头尾相等,细鳞,玄色有斑点,花纹颇类蝮蛇,有舌有齿有肚,背腹有鬣连尾,尾无歧,形状可憎,气息腥恶……”;清朝陈廷敬等编撰的《康熙字典》(1716)也有较简洁的记述。
形态特征
斑鳢
体长而肥胖,稍侧扁。头长,头背宽平,向吻端倾斜,吻短钝。眼位于头的前部,侧上位,靠近吻端。两对
鼻孔,前后分离,后鼻孔呈平眼状,距眼较近;前鼻孔呈管眼状。靠近吻端。口近上位,口裂大,颁角超过眼后缘的下方。舌尖游离。下颌稍长于上颌。上、下颌外缘有细齿,内缘、锄骨及口盖骨上有大而尖的齿。
背鳍基部甚长,起点靠近胸鳍基部的上方,基部末接近尾鳍。
鳍条末端超过尾鳍基部。胸鳍呈扇形,末端也超过尾鳍基部。
尾鳍呈圆形。侧线白头后沿体侧上部后行,至
臀鳍起点的上方折向下弯或折断,而后行于体侧正中。全身被鳞。
头部鳞片不规则,黏液孔较小。体侧上部呈暗绿带褐色,下部呈淡黄色。头部从眼到鳃盖后缘各有两条黑色条纹。体侧有两列不规则的黑色斑块。背鳍于臀鳍上有许多不连续的白色斑点,
尾柄和尾鳍基部有数列黑白相间的斑条。偶鳍稍带橘红色。背鳍条42-46;胸鳍条Ⅰ-13~16;腹鳍条Ⅰ-5;臀鳍条28~29,侧线鳞58~60。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斑鳢营底栖生活,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一般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区或水流缓慢地带,斑鳢常潜伏在浅水水草多的水底。
生活习性
习性
斑鳢属
底栖鱼类,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斑鳢常潜伏在浅水水草多的水底,仅摇动其胸鳍以维持其身体平衡。斑鳢性喜阴暗,昼伏夜出,主要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斑鳢对水质,温度和其他外界的适应性特别强,能在许多其他鱼类不能活动,不能生活的环境中生活。斑鳢能借助辅助呼吸器官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在极低溶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只要体表和鳃部保持一定的湿润,即使没有水体,也能较长时间地生活,或脱水数小时运输都不会死亡。斑鳢的跳能力很强,成鱼能跃出水面1.5米,几厘米的鱼种也能跃出水面30~40厘米所以在下雨天或流水刺激下,会跃出水面或逆流上溯而逃跑,也可在湿润的草地上靠摆动身体前进,寻找新的生活水源。
食性
斑鳢是一种典型的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虾、蝌蚪、水生昆虫及其它水生动物为食。其食物组成随体长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体长在30毫米以下的幼苗,其食物主要以足类、棱角类、摇蚊幼虫为食。体长在30~80毫米的苗种,则以
水生昆虫为主,也捕食一些小鱼、小虾。体长在80毫米以上时,则主要以鱼、虾类为摄食对象。当体重达到500克以上时,能吞食相当于其重三分之一或体长二分之一的其它鱼类。人工喂养时,则主要投喂冰冻海水下杂鱼、蚯蚓、蚌肉等。经过人工驯养后,也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斑鳢性凶猛,贪食,且当食物不足,或规格不整齐,个体大小相差较大时,会相互残食。因此,养殖斑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放养规格的整齐一致,尤其是种苗培育阶段,要根据规格大小进行分级养殖。同时尽可能投喂充足的人工饵料,以满足其正常摄食与生长需要。
生长
斑鳢的生长速度较快。最大个体体重达5千克以上。在水温20~28℃,斑鳢生长速度最快,当温度升高或降低,则生长速度减慢,11月份以后,当水温降低至15℃以下时,斑鳢几乎不摄食,基本停止生长。冬季低温期间,完全停止生长,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过冬。开春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又开始摄食生长。在自然条件下,2龄前,为斑鳢体长加速生长阶段,2龄后,体长增长减慢,体重增长较快。一般一冬龄鱼的鱼体长约19~39.8厘米,体重95~760克;二冬龄鱼的鱼体长约38.5~40厘米,体重625~1395克;三冬龄鱼的鱼体长约45~59厘米,体重1467~2031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鱼体生长更加快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贵州、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海南、香港、台湾)、菲律宾、越南、马达加斯加、美国(马萨诸塞州夏威夷州)、日本。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斑鳢的产卵期为4~7月,在中国
华南地区,4月中旬到5月为产卵高潮,
华中地区则以5~6月为产卵高峰期。斑鳢的性成熟年龄,随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国
南方地区,一冬龄鱼体长约20厘米左右,体重130克以上就能繁殖产卵,沿长江地区,二冬龄体长30厘米左右,方能繁殖。成熟的斑鳢亲鱼怀卵量与亲鱼个体大小有关。5千克左右的雌性亲鱼怀卵量为8000~10000粒,部分可达11000~12000粒。
产卵方式为筑巢类型,属一次成熟,分批产卵,卵为金黄色的浮性卵,产浮性卵,卵是一个油球。亲鱼有筑巢护卵护幼的特性,产卵前亲鱼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区筑巢,产卵后就在巢底附近保护鱼卵,水温30℃,约需32小时孵出仔鱼,刚孵出仔鱼体表为橙黄鱼,成熟在岸边及水底觅食,此时亲鱼仍尾随保护,当仔鱼体色变黑,便离开亲鱼独立生活。
仿自然繁殖
在自然繁殖季节,成熟的斑鳢多在池沼、河边水草茂盛的浅水滩产卵、受精、进行自然繁殖。但是,单靠自然繁殖是无未能解决大面积养殖所需要的苗种,必须设法创造与自然繁殖相当的环境条件,让其在繁殖池进行繁殖,以获得大量的鱼苗。繁殖池的面积视亲鱼的数量而定,0.1~1.0亩均可,池底要分深浅两部分,深处1米,浅处30厘米,池的边缘和中央都可作为深处,其余为浅处,还要栽植水草、水浮莲等。
池堤可用泥土筑成,并让水草丛生,在池堤周围应用砖、竹等加高30~40厘米,以防亲鱼跳出。池中须保持透明度较大的瘦水。供作饵料的小鱼以每0.5千克15~20尾者为佳,但放入数量不宜过多,尤其在春初产卵前的亲鱼,防止鱼体过肥,产卵迟缓。每立方米水体放入1尾雄鱼配1尾雌鱼。雌鱼在产卵前,在水草茂盛的地方,用口将水草围成团状的草堆,然后口吐泡沫作巢,巢的大小视鱼大小而定,一般0.5千克左右的亲鱼,所作的巢直径为40~50厘米,雌鱼一般都在无风平静天气、黎明前最宁静的时候产卵,产卵时雌鱼先至鱼巢之下接近水面处,腹部向上仰卧身体象抽筋似的摇动身体产卵。雄鱼也以同样姿态靠近排出精液。产卵后雌雄鱼都不离开,潜伏在巢底下,保护鱼巢,直到孵出仔鱼才离开鱼巢,带仔鱼群到处觅食,仔鱼群在上、亲鱼在下,这时亲鱼也开始残食离群的幼鱼。所以在斑鳢繁殖季节,每晨巡视繁殖池周围的草丛,如发现受精卵、刚孵化的仔鱼和幼鱼,要及时捞起,移入小水泥池进行培育。
人工繁殖
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江河、湖泊等冬季捕捞,选留亲鱼;二是池塘培育选留亲鱼;三是市场选择性收购商品亲鱼。选留亲鱼的主要标准是:体质健壮,生命力强,体肥无伤的一冬龄以上的,最好是2冬龄,体重0.75千克以上,达性成熟的斑鳢。雌雄比例为1:1~1:2。
斑鳢亲鱼的运输简单易行,但要注意的是在高温季节,长途运输时,降温不能太低,以免冻坏内脏器官,造成大量死亡。低温季节操作要小心,不能损伤体表,否则易患水霉死亡。
亲鱼产卵后,要及时把受精卵采收集中,放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孵化器种类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孵化方式。孵化期间就尽量保持水温的恒定。变幅范围应控制在2℃左右,否则会影响孵化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水温在18~31℃,最好在20~28℃之间。
养殖技术
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水泥池培育或池塘培苗,水泥池培育,可高密度,每平方水面可放入1~1.5万尾,池塘培苗密度低,每亩水面可放苗8~15万。放苗前池塘要经过严格消毒,并施肥,培育大量的水蚤等水生动物,供苗开口摄食。斑鳢孵化容易,培苗难。斑鳢的孵化率可达90%以上,而成活率高的会有50~60%,一般为20~40%。甚至更低。因而如何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是斑鳢人工繁殖中急需解决的关键。
刚孵化的仔鱼,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全长3.8~4.3毫米,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漂浮于水面。在3~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饵。但随着卵黄囊的消化吸收,其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可自由游动。5天以后,卵黄枣完全消失,开始主动摄食。
其主要方法如下:
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一般采用土池培育,也可以采用水泥池或网箱培育。
网箱培苗可在大池塘、水库或河中进行。池塘水质变化快,无流水,培育密度较小。水库、河流中网箱育种,因为水质好,有水流。可高密度培育。
成鱼养殖
斑鳢成鱼养殖一般采用套养及集约化精养方式。
主要是在其它主养品种池塘中放养少量的斑鳢鱼种。捕食与主养鱼争、争氧和争水体的小型野杂鱼,在南方几省,主养罗非鱼的池塘,因罗非鱼性成熟时间短,在养殖过程中会大量繁殖后代,所以必须套养一些斑鳢等凶猛性鱼类,以捕食罗非鱼鱼仔。这样能充分利用水体,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主养鱼,优质鱼的产量。提高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池塘套养其技术要点如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9年ver3.1——无危(LC)。
主要价值
经济:斑鳢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鱼类,是中国出口的重要鱼类之一。
营养:斑鳢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味道鲜美,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优良淡水鱼品种。其含肉率平均为(58.40±3.21)%,水分占75.39%、粗蛋白占25.75%、粗脂肪占4.70%、粗灰分占1.08%、磷占0.55%、钙占0.78%。肌肉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9.64%(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30.23%,占氨基酸总量的37.94%;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0.79%,斑鳢肌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比同属的乌鳢、月鳢和食性相似的鳜、鲶、黄颡鱼都要高。斑鳢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鱼类。此外斑鳢肌肉的氨基酸全面,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并且比
月鳢、
青鱼、
草鱼、
鲢和
鳙的含量高,它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优良淡水鱼品种,值得更深层次地开发利用。
药用:鱼肉还可入药,性寒、味甘。可以促使伤口愈合、收敛生肌的作用;与黄花菜根炖服可治风湿关节炎;可治腰酸、背痛,还有明目去火,清热解毒的功效;斑鳢一条,去鳞及内脏,加蔗糖炖食能治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