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是指生后2周静脉血红蛋白(Hb)低于130g/L (13g/dl),或毛细血管Hb
原因
1.产前出血 主要是经胎盘失血,包括胎儿-胎盘出血、胎-母输血及双胎间输血。由于出血隐匿,出血量多少不等,出血速度可急可缓,因此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2.产时失血 多由于分娩时产科意外情况、胎盘及
脐带畸形而引起。
(1)
胎盘异常:严重失血常发生于
前置胎盘、
胎盘早期剥离或剖宫产时误切胎盘而致失血,胎盘畸形以多叶胎盘较常见,每一叶发出一脆弱静脉分支至胎盘,该血管易破裂出血。
(2)脐带异常:正常脐带可由于过度牵扯而突然出血,脐带畸形如脐带血管瘤、迷走血管等,后者是脐带达到其植入处前分出1条或多条血管,其血管壁薄,缺乏脐带胶样组织的保护,极易破裂;脐带帆状植入胎盘,血管亦在无保护情况下穿过羊膜和绒毛膜之间,出血发生率为1%~2%。
3.生后失血 生后失血以脐部、胃肠道和内出血多见,近年来由于医院性诊断性取血而引起失血也有所增加。
诊断要点
新生儿检查
新生儿贫血可由于失血、溶血和红细胞〔RBC〕生成低下所致。失血可发生在出生前(胎-
胎盘、胎-胎、胎-母输血)、出生时(脐带破裂、
前置胎盘)和出生后(
颅内出血、内脏破裂)。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也可由母亲
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宫内感染和新生儿RBC膜或酶缺陷所致,RBC生成低下在
新生儿期极为罕见。
贫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贫血通常由失血引起,常有苍白、
气促、心率增快和低血压,
红细胞压积(HCT)起初可正常,但由于
血液稀释可在6h内下降。
慢性贫血可有苍白,但因代偿而无临床窘迫症状,肝脾可肿大,部分患儿可发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实验室检查
(1)立即寻找贫血原因 ①检查胎盘;②血涂片观察RBC形态、网织RBC计数;③直接coombs试验;④母血涂片计算胎儿RBC与母RBC比值(酸洗脱法)以除外胎-母输血。
(2)其他选择性检查 ①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风疹、CMV、弓形体、
细小病毒B19);②止、凝血试验;③RBC酶测定及Hb电泳;④
影像学检查以寻找出血的部位。
早产儿生理性贫血
早产儿出生时脐血Hb与
足月儿相似,但生理性贫血发生早(4~6周)且重(Hb 70~100g/L)。胎龄越小,贫血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这主要是由于早产儿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所致,另外也与早产儿RBC寿命短和频繁诊断性抽血有关。
治疗
急性失血时的急诊处理
若患儿已休克,立即输注15~20ml/kg 5%白蛋白、生理盐水或全血,以恢复血容量至正常。由
血型不合
溶血病所致的慢性重度贫血需通过早期换血来纠正。
非紧急情况下
贫血可通过输注浓缩RBC来纠正。输血指征:①在72h之内累计抽血量>血容量10%;②急性贫血患儿Hb<130g/L(HCT<0.4);③
慢性贫血患儿Hb<80~100g/L(HCT<0.25~0.30)和临床有提示贫血的体征(
气促、
心动过速、反复呼吸暂停、需吸低流量氧、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等)。
输血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输血量(ml)=
预计HCT-患儿HCT
供者的HCT
×体重(kg)×90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使用重组人类
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可提高早产儿Hb水平和减少输血次数,但不能根除早产儿对输血的需要。剂量每次200~250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应同时应补充铁剂4~8mg/kg.d(至少2mg/kg.d)。
营养补充
(1)铁剂 早产儿
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与铁无关,但在出生2~3月后早产儿铁储备降低,应在生后4~6周开始补铁,剂量每天1~2mg/kg。
(2)VitE 母乳和现代的配方乳中都含有足够的VitE和低含量的多价
不饱和脂肪酸,因此VitE缺乏已很少发生。
(3)
叶酸:母乳和配方乳中都含有足够的叶酸,因此一般不须补充,除非特殊饮食(如
苯丙酮尿症和
枫糖尿病)的婴儿才处于叶酸缺乏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