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芍药(学名:Paeonia sinjiangensis K. Y. Pan):为
毛茛科、
芍药属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
主根垂直,多分枝,分枝圆柱形,直径0.3-1.5厘米。茎高40-80厘米,基部具几枚鞘状鳞片。叶为一至二回
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
全缘。花单生茎顶,直径5-9厘米;苞片3-5,线形至披针形,萼片5,卵形;花瓣9,红色,倒卵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
蓇葖卵状,长约2厘米,直径约1厘米,无毛;种子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新疆芍药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主根垂直,多分枝,分枝圆柱形,直径0.3-1.5厘米。茎高40-80厘米,基部具几枚鞘状鳞片。叶为一至二回
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7-15厘米,宽11-15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5-10厘米,宽0.5-1.7厘米,顶端渐尖,全缘;叶柄长1-5厘米。
花单生茎顶,直径5-9厘米;苞片3-5,线形至披针形,长5.5-10厘米,宽0.3-2.1厘米,绿色,不分裂;萼片5,卵形,长2-2.5厘米,宽0.6-1.1厘米,淡绿色,有时带红色;花瓣9,红色,倒卵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心皮4-5,少有2或3,无毛;蓇葖卵状,长约2厘米,直径约1厘米,无毛;种子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该种外部形态与
窄叶芍药(P. anomala)相近似,但主根垂直,分枝圆柱形,与窄叶芍药有显著区别。新疆芍药的形态和根的形状,又与
川赤芍(P. veitchii)相似,但单花顶生,心皮无毛,也易区别。
栽种芍药的土地,必须经过3—4年白芍收获之后才能翻土,因此,栽种前整地务必精耕细作。前作收获后,选晴天不粘脚时,深翻30-40厘米,将土块耕细整平,并施入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
栽种前须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种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霜降,如过迟,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栽种时易弄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低,发根不好,影响次年发芽生长。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可以种3500-4000株,开穴后,每穴放芽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覆土与畦平,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土块覆盖的芽头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通风强,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会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1、
中耕除草:芍药最怕草荒,尤其在栽后的第二年,由于株行距宽,每株发出的苗不多,杂草容易滋生,若不及时除草,便会妨碍芍药生长。因此,栽种后幼苗萌发出土时,即应中耕除草,以后约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务必达到土松、无草的要求。每次中耕,只能浅松表土3-5厘米,以免伤根,并注意勿将苗芽弄断,如果弄断,当年就不再萌发,影响生长。若规模化种植,建议使用除草剂。
2、追肥:芍药当年栽种后,不必追肥。第二年与第三年追肥4次。第一次在3月份中耕除草后,第二、第三次在5月-7月,每4次次在11-12月。第四年春季根据芍药生长情况可以追肥1-2次,每次追肥均应在株旁开穴或开环状浅沟施入,施后覆土,以免肥料流失。建议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与
生物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