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保护
中国使用汉语方言的地区以方言保护为号召的自发民间行动
方言保护是指中国使用汉语方言的地区,主要是南方方言区,以方言保护为号召的自发民间行动。
基本概念
方言保护是指中国使用汉语方言的地区,主要是南方方言区,以方言保护为号召的自发民间行动。
详细说来,方言保护是指在两岸四地汉语方言地区(主要是指非官话方言),以“保护方言”为号召的自发民间行动。目的是应对各地母语环境因推广普通话而急剧衰落濒临灭绝的现状,并呼吁官方保护以方言为载体的戏曲曲艺和民间文学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说明:语言上的“少数人”同样享有“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利”。
两岸三地都有自发组成的方言保护团体,但大部分的保护方案仍停留在讨论阶段以及小规模的民间组织活动,整体亦缺乏沟通交流,尚无任何实质保护方言的有效行动。方言及方言艺术步向消亡的趋势并未有改变。
相关问题
关于方言,一直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说方言代表的是中国多元的地域文化,如果方言消失,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会遭受重大损失,不利于文化多样性;一说保护方言与长期以来推广普通话的政策相违背,统一语言更有利于交流,而方言对交流制造了障碍。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方言有其积极意义,但应看到,方言保护首先更应是社会之责,应通过文化、艺术组织的努力,通过影视娱乐、大众交流等形式推动。如果简单把方言保护与学生课堂挂钩,忽略了学校教育自身的价值需求,也遮蔽了教育的其他形式。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可能也不应该独自承担起方言保护的宏大命题。
无形遗产
每种语言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无法为别的什么语言所代替,其文化价值都值得尊重与传承,而一种语言的文化价值其实还包括方言的存在。值得说道的是,我国各地的戏曲有上百种,每种地方戏都是以方言为基础的,若没有了方言,这些地方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珍贵的地方戏文化遗产也就无从继承。
方言是文化活化石,如不加以保护,许多地方文化将会消失。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参考资料
方言保护更是社会之责.中国文明网.1970-01-01
方言也是文化遗产.中国发展门户网.2012-06-21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0 18:01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