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施鹏,男,1973年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负责人。
人物经历
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4年7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理学博士。
2004年10月-2006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
2007年7月-2008年7月,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研究助理。
2008年7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2016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
2020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运用自然选择理论在基因组范围内探讨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结合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1. 动物适应极端环境的基因组机制,并从新的视角理解人类长寿、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生的机制机理及进化;
2. 回声定位及高频听力保护的进化基础,结合功能基因组分析,探索解决生物体再生与保护问题;
3. 珊瑚礁生物颜色多样性的基因组机制。
曾任中科院先导B类项目“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共同首席科学家。迄今,在Nature Genetics,Genome Research, Cell Research, PNA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Current B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总影响因子350,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IF>9以上论文10篇,完成2部国际著作中的特邀章节,发表的文章多次被 Science Now、Current Biology、Faculty of 1000 Biology等评注。论文共被引用2000余次,相关内容写入50多部国外著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施鹏、蒋学龙刘振课题组合作开展攻关,证实了啮齿目猪尾鼠属的物种具有的回声定位能力,证实猪尾鼠是一个全新的、独立演化出回声定位适应性性状的哺乳动物类群。相关研究成果2021年6月18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科研项目
1. 回声定位蝙蝠高频听力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发育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01-2024.12,303万元,主持
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下属动物专题,2019.11-2024.10,8442万元,主持
3. 凸颅鼢鼠属快速物种形成及种间基因交流的基因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018.01-2019.12,150万元
4. 长寿人群基因组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及健康老龄促进的适宜技术整合、推广和策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 专项- 《中国健康长寿达人群多队列的系统研究》 项目,2018.12-2022.12,57.76万元,参与
荣誉表彰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2013年。
中科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5年。
2022年8月,入选”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候选名单。
2022年12月,获得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遗传学会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遗传学会进化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遗传》杂志编委会编委。曾应邀为Trends in Genetics, PNAS, Genome Research, PLoS Genetic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21 个国际和国内知名期刊审稿。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13:0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