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拼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晋·刘昫《旧唐书·元行冲传》。
成语出处
后晋·
刘昫《旧唐书·
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旁观者清”。
成语典故
唐朝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元滩,字行冲。他撰写的《魏典》三十篇,受到当时许多学者的称赞。有一次,一位大臣上疏唐玄宗,请求把唐初名相魏微修订、整理的《礼记》列为儒家经典。唐玄宗觉得这个主意好,便命元行冲等人仔细校核,再加上注解。
元行冲就和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等一起整理,编成五十篇,加上注解后呈送唐玄宗。不料,右丞相张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如今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撰过的本子,使用到如今近千年。更何况,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如今要用魏征的新本子,还加上注解,恐怕不妥当。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行冲对这样的做法很不满,就写了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解,文章的题目叫《释疑》,用的是客人和主人对话的形式。
客人问:“《礼记》这部书,究意哪个编的好?”主人答:“戴圣编的本子,从西汉到现在,已经过许多人的修订、整理,哪知那些墨守成规的人竟会反对!”客人说:“就像下棋一样,局中人反而迷糊,旁观者倒看得清楚。”
成语寓意
当事人容易被所遇到的事情弄糊涂,失去辨别判断能力,在旁边观看的人却容易看得清清楚楚。人的视野受到所处地位的限制,还受到所涉及的利益、情感等因素的干扰,而相对于当事者来说,超脱的旁观者受到的限制和干扰显然少得多,这就是旁观者能够比当事者看得更清楚的有利条件。明白“旁观者清”的道理,人们只要摆脱个人成见与好恶,努力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各方面的问题,同样可以做到高瞻远嘱,一目了然。
成语运用
“旁观者清”指局外人比当事者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常与“当局者迷”连用。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二四回:“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故席上众人,到不曾看出来,却被他向窗隙灯影下,观得仔细。”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二集》三回:“我与他说话兜搭,没有留心看他,你旁观者清,自然有见。”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俗话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
冷眼看着,或有该添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
清·
文康《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从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姐姐细想这寳砚
雕弓,岂不是
天生地设的两桩红定。”
李劼人《死水微澜》五部十四:“至今你恐怕还在鼓里呢?我是旁观者清,告诉了你,你可不能向别人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