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曾孙
汉语词语
1.族曾孙本义,指的是自己的亲兄弟的曾孙,是儿子的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即自己的侄子(即兄子/弟子)的孙子,即儿子的堂侄孙(即族孙),是孙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侄孙(即从孙)的儿子,即孙子的从侄(即族子),是曾孙的族兄弟。
本义
族曾孙本义,指的是自己的亲兄弟曾孙,是儿子堂兄弟(即从父兄弟)的孙子,即自己的(即兄子/弟子)的孙子,即儿子堂侄孙(即族孙),是孙子的从兄弟(即从祖兄弟)的儿子,即自己的侄孙(即从孙)的儿子,即孙子从侄(即族子),是曾孙族兄弟
自己的亲兄弟曾孙上古汉语称为(之)曾孙/(之)曾孙族曾孙(“”+“曾孙”的意思);
自己的亲兄弟曾孙代称为从曾孙(“”+“曾孙”的意思);
自己的亲兄弟曾孙代称为侄曾孙
自己的亲兄弟曾孙,现在称为侄曾孙
曾孙曾祖父(即自己)和本义族曾孙曾祖父(即自己的亲兄弟)是同父亲关系(即亲兄弟),曾孙和本义族曾孙高祖父都是父亲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内,本义族曾孙死后的丧服缌麻
裹义
族曾孙裹义,指的是比“本义族曾孙血缘关系更远的曾孙男子
亲属关系在五服之外,裹义族曾孙死后无服
裹义示例
·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十二·封懿传[族曾孙(族曾孙裹义)回、回隆之、回(有误,应为弟子)肃、回族弟(族弟裹义)述]》:“琳【封琳】弟子肃【封肃】。”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后晋纪二》:“涛【李涛】,回【李回】之族曾孙(族曾孙裹义)也。
两义区别
“本义族曾孙”和自己的曾孙是共高祖父兄弟关系,而“裹义族曾孙”和自己的曾孙是共天祖父以上(含共天祖父)的兄弟关系。
含义演变过程1
含义演变过程2
争议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准【樊准】,字幼陵,宏【樊宏】之族曾孙也。瑞【樊瑞】,好黄老言,清静少欲。”
五代·后晋·刘昫赵莹等《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狄仁杰传(族曾孙兼谟)》:“仁杰【狄仁杰族曾孙兼谟【狄兼谟】。”
中华民国·赵尔巽柯劭忞缪荃孙樊增祥吴廷燮郭曾炘沈曾植爱新觉罗·宝熙等《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一·艺术三》:“(恽格族曾孙钟荫【恽钟荫】之曰冰【恽冰】,尤有名,详列女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0 17:27
目录
概述
本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