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单鳍电鳐(学名:Narke japonica)是单鳍电鳐科、单鳍电鳐属鱼类。体长达200毫米余。体盘近圆形,宽比长为大。尾宽短,比头和躯干长稍短或几相等,比体盘长稍长。侧褶很发达,自背鳍起点下方至尾鳍基底后方。吻颇长,前端广圆;吻软骨柔软。眼小,眼球部分突出。喷水孔小,椭圆形。胸鳍前延,到达鼻囊前缘的水平线,两侧相当宽广地被吻软骨及眶前软骨隔开。腹鳍前角圆钝,不突出;后缘斜直或圆凸;里缘短,后角小。背鳍1个,中大,起点在于腹鳍基底之后。尾鳍宽大,上叶比下叶大,后缘与下缘斜圆形。皮肤柔软。背面常呈灰褐、沙黄或赤褐色,有时具少数不规则暗色斑块,有时发电器上具一白斑,各鳍边缘及尾侧白色。腹面淡白色,体盘外侧和腹鳍后缘里方,以及尾的后部褐色。
动物学史
日本单鳍电鳐(Narke japonica)是在1850年,由荷兰动物学家特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1778-1858)与德国鸟类学家施莱格尔(Hermann Schlegel,1804-1884 ),在由德国植物学家西博尔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1796-1866)于日本主编的《日本之动物相》(Fauna Japonica)的鱼类分册中,根据采自日本的标本,以日本闪电电鳐(Torpedo(Astrape) japonica)之学名首次记载。
日本单鳍电鳐学名的由源,属名Narke是希腊语“narkē”及并合,意思是“麻木”、“麻痹”或“昏迷”,而种名japaonica是地名日本“japan”的古称“japon”拉丁语化名。
中国香港最早记录,确认于1980年代于香港东西部海域考察,以及2005年《有毒、药用及危险鱼类图鉴》中于1989年长洲鱼市场获得之标本个体。
有关“单鳍电鳐属(Narke)”的建立,是在1826年,由德国博物学家考普(Johann Jakob Kaup,1803-1873),在《哥达城最新物理与自然历史杂志》(Isis von Oken)第十九卷第一期的一文《两栖类学及鱼类学的稿件》(Beiträge zu Amphibiologie und Ichthiyologie)中,以1789年由欧洲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与德国博物、植物与昆虫学家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1748–1804)所著《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3版中,采自南非的“开普鳐(Raja capensis)”,作模式种(type species)而建立。
该种的先定同物异名(senior synonym)为Narke japonica、Torpedo japonica,暂无次定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
在中国广东华南沿海一带捕鱼为生的水上民族“蜑家”,将它们统称为“震手鯆”,在日本则称“痹鲼(Shibire-ei)”,两者均生动反映了“电鳐类”放电使人触电的特性。
形态特征
体长达200毫米余。体盘近圆形,宽比长为大。尾宽短,比头和躯干长稍短或几相等,比体盘长稍长。侧褶很发达,自背鳍起点下方至尾鳍基底后方。吻颇长,前端广圆;吻软骨柔软,眶前
软骨发达,前侧位,分作多枝。眼小,眼球部分突出,位于喷水孔之前方里侧。喷水孔小,椭圆形,边缘光滑,明显地突起,两
喷水孔外缘间的距离几与吻长相等或比吻长为大。鼻孔小,前鼻瓣连合为一长方形口盖,后缘游离后延,伸达下唇;后鼻瓣具一平扁半环形薄膜,成为入水孔边缘。口小,平横,口前具一深沟,口能突出,口宽约等于口前吻长的1/2。唇软厚而皱;上唇较狭,不外露(被前鼻瓣后端所掩盖),分两侧和中央三部;下唇宽而连续。齿细小而平扁,粒状,4-5行在使用,齿头低平后突,上下颌各14纵行;齿面不外露。鳃孔狭小,直行排列,第五鳃孔间的距离约为第三鳃孔宽的5倍。
胸鳍前延,到达鼻囊前缘的水平线,两侧相当宽广地被吻软骨及眶前软骨隔开;前后缘连续,后部广圆,有一短的里缘和圆的后角。腹鳍前角圆钝,不突出;后缘斜直或圆凸;里缘短,后角小。
背鳍1个,中大,起点在于腹鳍基底之后,前、后及里缘分明,前后角圆形,与尾基的距离约与其基底长相等。尾鳍宽大,上叶比下叶大,后缘与下缘斜圆形。皮肤柔软。
背面常呈灰褐、沙黄或赤褐色,有时具少数不规则暗色斑块,有时发电器上具一白斑,各鳍边缘及尾侧白色。腹面淡白色,体盘外侧和腹鳍后缘里方,以及尾的后部褐色。
生活习性
日本单鳍电鳐为暖温性近海底栖小型鱼类。栖息于沿岸浅海域至大陆坡顶部,偶然进入咸淡水。体能发电,防御敌害。日间匍匐于水底,黄昏夜间变得活跃。主要摄食
甲壳类、
贝类及环节类等各种底栖动物。以头表的电感受器准确探捕底栖动物,也进食遗骸。头部两侧具备源自鳃肌的大型发电器官,受威胁即能发放约五十伏特的电流(电鳐特征),作捕猎及吓退敌害之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沿海。在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台湾沿海、南海。
繁殖方式
雄性在体长23-37厘米时性成熟,雌性在35厘米时性成熟。卵胎生,受精卵于雌体内孵化,每胎约五尾幼鱼,于浅海发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
尽管关于该物种种群状况的具体信息很少,但鉴于该物种在一个已知捕捞压力很大的地区的范围显然受到限制,很可能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类似物种的数量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在那里它们被大量捕捞。该物种被评估为易危,其依据是由于持续的高水平捕捞而造成的疑似数量下降。需要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生活史和捕获水平。
还没有针对该物种的具体保护措施。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来评估和监测丰度。还需要对鱼类的生物学和渔业捕捞进行研究。需要制定和执行管理计划(国家或区域计划,例如根据粮农组织《养护和管理鲨鱼国际行动计划:IPOA鲨鱼》),以促进其分布区域所有软骨鱼类的养护和管理。
主要价值
因体型小性格温顺,具有观赏价值,适宜在水族作为展示鱼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