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云赋》是西汉文学家
贾谊(有争议)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分四段,开头一段写云的变化,第二段写阴云消散后的大旱灾情,第三段大胆地批评了时政的过失,最后一段写作者对上天与田神等的怨怼。全赋用骚体形式,情感激烈,语言生动形象。
作品原文
旱云赋1
惟昊天之大旱兮2,失精和之正理3。
遥望白云之蓬勃兮4,滃澹澹而妄止5。
运清浊之澒洞兮6,正重沓而并起。
嵬隆崇以崔巍兮7,时仿佛而有似8。
屈卷轮而中天兮9,象虎惊与龙骇。
相抟据而俱兴兮10,妄倚俪而时有11。
遂积聚而合沓兮12,相纷薄而慷慨13。
若飞翔之从横兮14,杨侯怒而澎濞15。
正帷布而雷动兮16,相击冲而破碎17。
或窈窕而四塞兮18,诚若雨而不坠19。
阴阳分而不相得兮20,更惟贪邪而狼戾21。
终风解而霰散兮22,陵迟而堵溃23。
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24。
廓荡荡其若涤兮25,日照照而无秽26。
隆盛暑而无聊兮27,煎砂石而烂渭28。
汤风至而含热兮29,群生闷满而愁愦30。
畎亩枯槁而失泽兮31,壤石相聚而为害。
农夫垂拱而无聊兮32,释其锄耨而下泪33。
忧疆畔之遇害兮34,痛皇天之靡惠35。
惜稚稼之旱夭兮36,离天灾而不遂37。
怀怨心而不能已兮,窃讬咎于在位38。
独不闻唐虞之积烈兮39,与三代之风气40?
时俗殊而不还兮41,恐功久而坏败。
何操行之不得兮42,政治失中而违节43。
阴气辟而留滞兮44,猒暴至而沉没45。
嗟乎!惜旱大剧46,何辜于天无恩泽?
忍兮啬夫,何寡德矣!
既已生之,不与福矣47。
来何暴也,去何躁也!
孳孳望之48,其可悼也49。
憭兮栗兮50,以郁怫兮51。
念思白云,肠如结兮。
终怨不雨,甚不仁兮;
布而不下,甚不信兮52。
白云何怨53?奈何人兮54!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炎热夏天的大早啊,失去气候的正常规律。远看那蓬勃升腾的白云啊,涌起后飘荡不止。运转着的白云和乌云弥漫无际啊,正错杂而并起。高高隆起就像耸立的高山啊,不时呈现仿佛要下雨的样子。有的如弯曲的车轮在半空中滚动啊,像龙虎突然受到了惊骇。聚拢成团而共同兴起啊,时离而时合。积聚而重叠啊,纷纷迫近而不平息。犹如飞翔的鸟纵横翱翔啊,也像波涛之神阳侯怒而涛声澎湃。正在乌云密布之时雷声隆隆啊,相互撞击而乌云又散开了。阴云有时深远而遍布天空啊,好像要下雨却终究不降雨。
阴阳分离不能融合啊,乃是执政者贪邪暴虐所致。最终云被风吹得如霰一般散开啊,就像山陵隳毁、土墙崩溃。有的云层深深地潜藏起来啊,争先恐后地离去并且相继消亡。辽阔的天空就像清洗过一样啊,照射到大地上的是没有一丝云彩阻挡的强烈阳光。三伏天里无所仰赖啊,在烈日下的砂石如被火煎烤一样而渭水也似乎被晒得干裂了。风含着热气吹来啊,百姓愁闷而烦乱。田间水沟干燥而庄稼枯萎啊,田地里被晒得灼热的石头也对庄稼有危害。农夫袖手而无所依赖啊,丢下锄头而眼泪直淌。既忧虑土地受到旱灾啊,又怨憎上天不仁慈。痛惜幼苗因旱枯死啊,遭遇天灾而不得成长。
心怀怨恨而难以平息啊,暗中把把灾害的出现归咎于执政者。难道不知道唐尧、虞舜的丰功伟绩及夏、商、周三代的风尚吗?如今的风尚与上古三代的不同而无法复返啊,恐怕前人的功业也已因时间久而颓坏了。国家政令何其不对啊,政治措施不当而违背制度。阴气停滞潜藏啊,因为暴政的实行使得民不聊生。
哎!痛惜旱灾太严重,百姓何罪使得上天不予恩泽?残酷啊田地的神灵,何其缺少德行!既然已经生了人民,却不给他们幸福。旱云来时何其猛烈啊,去时又何其躁急!人们殷切地期望着下雨,结果却十分令人伤心。凄惨而悲凉啊,让人心情不舒畅。想着那白云,就愁肠如结。最终怨恨有云而无雨,云太不仁义啊;云密布却不下雨,云太不诚信啊。但白云有什么可怨恨的?只是地上受灾的人们又该怎么办啊!
创作背景
据《
史记》和《
汉书》记载,
汉文帝在位期间共发生过三次大旱,此赋当是描写汉文帝前元九年(前171年)盛夏的大旱。此前,贾谊经历了统治集团的迫害,又备尝四年以上的谪居生活,对当时朝廷的黑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雄心未泯,仍然想竭力加以救治。其时,大旱发生处方圆二、三千里之内,禾苗枯死,百姓饥馑,贾谊以政治家的情怀,投以极大的关注,创作了此赋。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赋开头一段写云的变化,正于言外写出千万人仰天盼望积云时的情景。开篇一句“惟昊天之大旱兮”,开门见山地点题,而“昊天”一词使读者很自然地想到《诗经·
小雅·雨无正》中的“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等语。作者借指斥天而对在位者提出批判的思想便已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开头一段的余下部分则从多个角度展现出阴云密布的奇异形态。其兴起迅猛:风云涌起,四方弥漫,如水波激荡,重叠突起,翻腾并兴;其形态诡观:阴云经天,高崇隆起,时聚时散,既像猛虎惊吓而奔走,又似飞龙恐骇而腾跃。这里既用“隆崇”和“崔巍”这些静态的山势形容,又以“虎惊”和“龙骇”的动态比喻,形象地再现了旱云密布的奇异景象。其雷电交加,更是动人心魄。这里的风云描写,正是久旱不雨的人们翘首盼望的布雨阴云,然而它带来的却是“诚若雨而不坠”的失望。接着第二段突现了阴云消散后的大旱灾情。当阴云“争离而并逝”时,烈日当空,酷暑高温,砂石被烤,河流枯竭,旱风含热,禾苗枯死。面对“畎亩枯槁而失泽兮,壤石相聚而为害”的灾情,农夫心急如焚,无可奈何,垂衣拱手,弃锄流泪。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夫的深切同情。作为一位政治思想家,贾谊没有停留在描写现状、同情民难的这一步,而是透过现象更进一层地揭示了灾难的背后,还有社会政治的原因。赋文第三段大胆地批评了时政的过失。“窃讬咎于在位”,直指统治者的罪过;“政治失中而违节”,直批朝政的过错。最后一段以“怨天”结尾,既含蓄又明确,耐人寻味。
全赋用骚体形式,情感激烈,语言生动形象,通过抒情与叙述的有机结合描写了大旱之时天上云团和人的心情,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批评。
名家点评
南宋
章樵:在《易》坎为水,其蕴蒸而上升则为云,溶液而下施则为雨。乾之“云行雨施”,阴阳和畅也;屯之“密云不雨”,阴阳不和。在人则君臣合德而泽加于民,亦犹阴阳和畅而泽被于物。贾负超世之才,文帝将大用之,乃为大臣绛、灌等所阻,卒弃不,而世不被其泽,故托《旱云》以寓其意焉。(章樵注二十一卷本《古文苑》)
明末清初
陆葇:长沙命世之才,著于策论。忧时之赋,独宗楚骚。外为绛灌所短,内为邓通所谗,意盖以灵均自况也。为屯之密云不雨,不能为乾之云行雨施,亦遇矣夫。结处二《雅》余音。(《历朝赋格》)
清代浦铣:古人用字不拘。贾太傅《旱云赋》:“农夫垂拱而无事兮,释其锄耨而下涕。”“垂拱”犹“袖手”云尔。(《复小斋赋话》)
湖南文学会副会长
马积高:在赋体作品中,这是最早反映自然灾害及其对农民带来苦难的一篇,值得注意。(《赋史》)
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章沧授:贾谊是西汉时代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所以能在《旱云赋》中描写民众的疾苦,乃是他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的具体体现。(《论汉赋对现实的批判》)
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陈春保:研究汉初贾谊的《旱云赋》,我们可以欣赏其中写气图貌、刻镂精工、形象生动、姿态横生的艺术匠心,体悟作者重农、悯农、以民为本、谴责人主的高超思想境界,从而见出该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知识和思想传播视野中的贾谊〈旱云赋〉》)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汉文帝时,由洛阳郡守吴公推荐,召至朝廷,一年中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因受大臣排挤,出为长沙王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郁郁而死。赋以《
鵩鸟赋》、《
吊屈原赋》为最有名,《
过秦论》、《
陈政事疏》和《
论积贮疏》等皆是西汉名文。后人辑其文为《贾长沙集》,另有《
新书》十卷。
作品争议
此赋除见载于《古文苑》外,
李善注《
文选》时在
潘岳《在怀县作》下、
谢朓《敬亭山》下、
陆士衡《从军行》下均有节引,作者均作贾谊,《
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六》也有节引,作者也作贾谊;《艺文类聚·卷一百》录有东方朔《旱颂》一篇,共十二句,其前四句与此赋开头四句大同小异,后八句也与此赋的“汤风至而含热兮”到“痛皇天之靡惠”八句大同小异。对于此赋与《旱颂》的关系,龚克昌、张强等学者将《旱颂》断定为此赋,但有用现代的著作权标准去绳墨古人之嫌,因为从文字等方面来看,此赋与《旱颂》不能混为一谈。对于此赋的作者,马积高等学者则认为把灾异与政治联系起来这种现象是汉武帝以后才出现的事,从而认为此赋非贾谊所作,但把灾异与政治联系起来的现象并非是汉武帝以后才出现的,所以尚无充足证据否定此赋为贾谊所作。此外,对于此赋与《旱颂》的真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教授将《旱颂》与此赋的内容相比较后认为《旱颂》和此赋同样都不可靠,因为:一班固的《汉书·东方朔传》没有列出《旱颂》。二此赋所采用的韵是属于蜀地的,而贾谊是洛阳人。脂部和祭部的韵字通押的例子,只出现在来自蜀地作家的作品中,如司马相如和扬雄;或者岀现在楚地赋家的作品中,如西汉刘向(前179年-前122年)。唯一非楚、蜀的赋家中通押这两个韵部字的是来自鲁国的韦孟(?-约前1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