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特·博尼费斯(Count Boniface,?-432),是昆梅斯·博尼费修斯(Comes Bonifatius)的英语化写法,是一位
罗马帝国后期的将领,曾任罗马非洲教区(Diocese of Africa,现今的利比亚,突尼斯一带)的总督。博尼费斯和罗马帝国的高卢地区
西哥特人,以及在北非行省的
汪达尔人都打过仗。博尼费斯是西罗马帝国皇帝
瓦伦提尼安三世的生母和摄政
加拉·普拉西狄亚(Galla Placidia)的重要盟友。博尼费斯于427-429年的内战当中对抗弗拉提乌斯·菲利克斯(Flavius Felix),以及432年的内战中对抗弗拉维乌斯·
埃提乌斯(Flavius Aetius)。博尼费斯虽然在432年的
里米尼(Rimini,意大利北部城市)最终打败了埃提乌斯,但也因此受了重伤,不久后去世,他的“贵族”头衔由其女婿塞巴斯蒂安努斯(Sebastianus)继承。
博尼费斯第一次出现在记载里是在413年,当时他是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Flavius Constantius,也就是后来的
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的部将,那年他在
马赛打败了西哥特国王阿陶尔夫(Athaulf)。博尼费斯自称在战斗中曾亲自向哥特国王投掷武器并成功击伤了对方。在那之后的十年内,博尼费斯担任
保民官,还指挥着一支哥特同盟军团在北非和毛里人(Mauri,编者注:罗马人对于生活在今日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境内的柏柏尔人的称呼)打仗。在北非期间,博尼费斯和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罗马非洲地区主教、哲学家)结下了友谊,二人经常谈经论道。422年,博尼费斯被召回西罗马朝廷所在的
拉文纳。博尼费斯在拉文纳迎娶了他的哥特妻子佩拉贾(Pelagia),婚后他继承了岳父贝雷穆杜斯(Beremudus)侍卫长(拉丁语:bucellarii,编者注:该词也写作biscuit-eater[直接翻译为吃饼干的人],这是在古典时代晚期的一种护卫队形式,通常为高级将领所用,例如埃提乌斯和
贝利撒留等人都有这样的卫队)的职位。博尼费斯随后派去和卡斯汀乌斯(Castinus)在西班牙一起准备向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发起一次战役,但是卡斯汀乌斯为人傲慢,使得这两支罗马军队的指挥官经常吵架,博尼费斯也因此并未率军如约而至。普拉西狄亚试图阻止卡斯汀乌斯得势,结果卡斯汀乌斯却想夺博尼费斯的权。博尼费斯无意与卡斯汀乌斯争斗,便来到了北非,打算在那里积攒实力。博尼费斯得到了罗马北非部队的指挥权,并继续和那里的毛里部族作战。423年8月15日,西罗马皇帝霍诺里乌斯驾崩,当时普拉西狄亚身在东罗马,狄奥多西王室在西帝国已经没有成员可以继承拉文纳的王位了,于是西帝国出现了暂时的权力真空。卡斯汀乌斯趁机宣布立政府首脑(拉丁语:primicerius notariorum,英语:chief notary,直接翻译成首席公证人,资料显示该职位是所有公务员的首脑)约翰尼斯(Joannes)为帝。博尼费斯听闻约翰尼斯篡位的消息后,便切断了从北非到西帝国叛乱省份的粮道,此举是向普拉西狄亚和东罗马皇帝
狄奥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表忠心。当时约翰尼斯等人的军力并不强,因为他们在北非无法像当年斯提里科打败
吉尔多(Gildo,编者注:吉尔多是一位罗马的柏柏尔将领,他于398年于北非起兵反叛霍诺里乌斯,这次叛乱在当年就被
斯提里科平定,吉尔多本人亦随之败亡)那样打败博尼费斯。424年,约翰尼斯被东罗马将领阿达布尔(Ardabur)和阿斯帕(Aspar)打败并处决。在政府首脑(拉丁语:magister officiorum,英语:master of office,该职位是当时罗马帝国政府里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赫仑(Helion)等人的支持下,普拉西迪亚和君士坦提乌斯三世的儿子瓦伦提尼安努斯(Valentinianus)于425年10月23日在罗马元老院里被加冕为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博尼费斯闻得新君继位后,马上恢复了北非对帝国各省的粮食供应,以表忠心。作为回报,博尼费斯被授予“护国公(拉丁语:comes domesticorum,英语:Protectores Doestici)”的称号。
427年,博尼费斯被普拉西狄亚召回拉文纳,但他拒绝相应。弗拉维乌斯·君士坦提乌斯·菲利克斯(Flavius Constantius Felix)趁机指控博尼费斯在非洲另立山头。菲利克斯是普拉西狄亚的坚定支持者,他同时也受狄奥多西二世的任命,担任西帝国的大元帅(拉丁文:magister utriusque militiae,英语:master of soldiers)。作为应对,普拉西狄亚命令菲利克斯派一支军队去非洲保护重要的行省。菲利克斯派部将马沃提乌斯(Mavortius)和加里奥(Gallio)率军讨伐博尼费斯,讨伐军还得到萨诺斯(Sanoeces)及其麾下的匈人同盟军的支援,这三人的军队把博尼费斯围困在迦太基城(Carthage,位于今突尼斯北部)。但这三人的军队起了内讧,匈人和他们的罗马同盟军开始互相攻杀,萨诺斯也在此期间自尽,围城就这么结束了。败阵的消息传到拉文纳后,菲利克斯又派西格维尔特乌斯(Sigisvultus)率军讨伐博尼费斯,当时后者已经带领哥特同盟军在北非打了两年的仗。西格维尔特乌斯打下了迦太基城,但博尼费斯和他的哥特卫队前往努米底亚继续抗争。为了保证部下对博尼费斯个人的忠诚,他在努米底亚纵兵劫掠。博尼费斯让他的女儿在
阿里乌教派受洗,为此他和希坡的奥古斯丁大吵了一架。 429年,普拉西狄亚派特使去见博尼费斯,因为她了解到后者当初曾收到一封伪造的信,信上说如果被召回拉文纳就被削权,所以后者对召回一事不相应。一个叫达吕斯(Darius)的人被派去促成博尼费斯和西格维尔特乌斯进行谈判,最终二人达成和解。博尼费斯再一次成为普拉西狄亚的支持者,并开始着手面对汪达尔人的威胁。
有些资料显示,汪达尔人是被博尼费斯邀请到非洲的,尽管近年来这一观点已经被质疑。汪达尔人曾穿过罗马的丁吉斯(Tingis,今摩洛哥
丹吉尔),当地的一块石碑铭刻道,429年阿尔塔瓦(Altava,古城名,地点靠近阿尔及利亚
特莱姆森)的受到了“野蛮人”的伤害,这是在汪达尔人穿越非洲期间发生的事情。最初,汪达尔人被达吕斯打败,这个达吕斯就是曾经促成博尼费斯和西格维尔特乌斯进行谈判的达吕斯。但不久后,达吕斯被汪达尔国王
盖塞里克(Gaiseric)打败。430年,博尼费斯率领罗马非洲驻军在哥特同盟军的支援下迎战盖塞里克,但被后者在卡拉马城(Calama,今阿尔及利亚
盖勒马)附近打败,博尼费斯率军退往希坡雷吉乌斯(Hippo Regius,今阿尔及利亚
安纳巴省内)。430年5,6月间,盖塞里克包围了希坡雷吉乌斯,希坡的奥古斯丁于431年8月28日死于围城期间。经过14个月的僵持,盖塞里克因为缺乏给养不得不撤了围城。这时狄奥多西二世派阿斯帕率军增援非洲,博尼费斯出城与阿斯帕汇合。博尼费斯与阿斯帕二人协力又跟盖塞里克打了一仗,但再次失败。据称,后来当上东罗马皇帝的
马尔西安(Marcian,450-457年在位)在这次战斗中被盖塞里克俘获,但二人见了面,盖塞里克觉得马尔西安有帝王之相就把他放了(released after Gaiseric had a vision of him becoming Emperor)。
432年,在
埃提乌斯的唆使下,罗马军队将一名主教、菲利克斯和他的妻子帕杜西娅(Padusia)绞死。为了防止埃提乌斯夺权,尽管博尼费斯在非洲面对汪达尔人一败再败,但普拉西狄亚授予他西帝国大元帅的职位和贵族头衔(patricius,编者注:该词在罗马王政时代用于称呼统治阶层,但在罗马帝国后期已经变成一种荣誉称号)。在432年的
里米尼战役中,博尼费斯率军对阵埃提乌斯麾下的哥特军队,并取得了胜利,埃提乌斯被允许回自己的私人领地里退休。博尼费斯虽胜,但也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对于其去世时间,有战斗后几天和3个月两种说法。博尼费斯的女婿塞巴斯蒂安努斯在其死后继承了他的元帅职位和贵族头衔,他企图派人刺杀埃提乌斯。埃提乌斯被迫跑到
匈人的领地里,并在匈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塞巴斯蒂安努斯在得到西哥特人的帮助后准备与埃提乌斯一决雌雄,但他没有得到罗马军方和朝廷的支持,最终被放逐。埃提乌斯的权势至此在西罗马帝国达到顶峰,他还如愿娶到了博尼费斯的寡妇佩拉贾。
虽然打过很多败仗,但是博尼费斯无可否认地拥有过人的军事才能。无论在面对叛乱还是外敌,他都能坚定地站在国家一边,竭力维护帝国的统治。即使曾被诬陷(与菲利克斯的内战),在事后他仍然不计前嫌的继续为国效力。在内忧外患的西帝国后期,像博尼费斯那样忠诚、能干的将领非常难得,他身上体现着古罗马的传统精神,因此后世历史学家们给他“
最后的罗马人(The Last of Romans)”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