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震学(英文:Asteroseismology,来自古希腊文 ἀστήρ,astēr,恒星、σεισμός, seismos,振动、-λογία, -logia,研究。或称为stellar seismology)是借由分析恒星
震动频谱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学问。星震学被认为是目前获取恒星年龄最准确的方式之一。
在恒星上不同的振动模式会有不同的穿透深度。
天文学家利用
多普勒效应观测
天体的震动,研究天体的震动可以了解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天体内部结构,例如
氦的丰度以及对流区的深度;其原理就像
地震学家通过研究地激波来了解地球和其他行星。
星震学是用来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工具。振动频率可以提供激波来源和通过区域的物质密度。恒星光谱可以让天文学家分析恒星组成,因此光谱学和星震学结合可以得知恒星内部结构。星震学可以将恒星的光小幅变化成声波。
星震学家提出在恒星内的振动是因为
热能转换为脉动的
动能而引起。这个过程和任一种
热机是类似的,热在高温振动相被吸收,并且在低温处释放。
在恒星内最主要的机制是在某些恒星中净辐射能在表面层转换成脉动能。脉动的结果经常是假设在小规模脉动且孤立球对称状态下研究。在
联星系统中,恒星潮汐力对于恒星振动也会有明显影响。星震学的一个应用是在
中子星的研究。中子星内部结构无法被直接观测,但也许可以透过中子星震荡的研究来推论。
在类太阳恒星中,例如
南门二,p-模式是最明显的状态,而g-模式只局限在内部的对流区。然而,在
白矮星上只能观测到g-模式。
日震学(Helioseismology 或 Solar seismology)与星震学密切相关,不过是专门研究太阳内的激波。太阳内的振动是被太阳外层的对流运动激发,而将相关知识应用到观测类太阳恒星振动就是星震学的范畴。
红巨星是类太阳恒星在核心的氢耗尽使氢
核聚变停止后的演化晚期状态。恒星的外层半径将膨胀到原来的200倍,并且核心收缩。然而,演化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的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核聚变会在核心以外的区域发生,但核心的氦不发生核反应;稍后核心温度将会高到足以引发氦融合反应。先前这两个阶段无法从恒星光谱中直接判断,并且演化过程的细节无法完全了解。
开普勒空间天文台对相对距离较近的数百颗红巨星进行星震学观测,并且将红巨星区分为两个形式。氢外层核聚变进行终的红巨星其g-模式振动周期大多是50秒,如果是核心氦融合进行中的则是100到300秒。以上是在角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假设红巨星膨胀的外层和收缩的内层将使核心自转速度增加,外层转速降低的状况下。星震学的研究结果
显示核心的自转速度至少是外层的10倍以上。更进一步的星震学观测可以协助了解恒星演化过程中一些不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