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著。王夫之,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永历十一年(1657)以前,为抗清复明,民族节义而崎岖奔波,甚至改姓隐名,在山中东躲西藏,过着久无宁日的流亡生活。直至事不可为,遂专一闭门课徒著书,总结明朝灭亡的
历史教训,营建自己博大的学术体系。此后12年,他在败叶庐一边教书,一边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如《尚书引义》、《
读四书大全说》、《春秋家说》、《
春秋世论》、《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及记录南朝永历政权的《永历实录》等。又陆续撰成《诗广传》、《礼记章句》等著作,重订了《老子衍》。
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大义受於其父,故以“家说”为名。其攻驳胡《传》之失,往往中理,而亦好为高论,不顾其安,其弊乃与胡《传》等。如文姜之与於弑,夫之谓不讨则不免於忘父,讨之则不免於杀母。为庄公者,惟有一死而别立桓公之庶子,庶子可以申文姜之诛。不知子固无杀母之理,即桓之庶子亦岂有杀嫡母之理?视生母为母而视嫡母为非母,此末俗至薄之见,可引以断《经》义乎?闵公之弑,夫之谓当归狱於庆父,不当归狱於
哀姜。
哀姜以母戕子,与文姜不同,不得以人爵压天伦。此亦牵于
俗情,以常人立论。不知作乱於国家,即为得罪於宗庙。唐武后以母废中宗,天下哗然而思讨,君子不以为非。彼独非母子乎?
首止之会定
王世子,所以消乱端於未萌。世子非不当立,则不得谓之谋位。诸侯非奉所不当奉,则不得谓之要狭。夫之必责以
伯夷、
叔齐之事,则张良之羽翼惠帝,何以君子不罪之乎?如此之类,皆以私情害大义。其他亦多词胜於意。全如论体,非说经之正轨。至於《桓公元年》,无端而论及人君改元宜建年号之类,
连篇累牍,横生支节,於《春秋》更无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