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活动节律是指动物对各种环境条件昼夜变化的一种综合性适应,包括对光、温度、湿度等非生物条件和食物条件、
种内关系和天敌等
种间关系这些生物因素的适应。各种生物的昼夜活动节律都具有其本身的特点,也就是具有各自对外界环境条件综合适应的特点。
昼夜活动节律在自然生活中很常见,如大多数鸟类,在白天特别活跃,称为
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物如
蝙蝠和许多其他
哺乳类,只有夜间活动,称为
夜行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如
蝇,只在拂晓或黄昏时活动,称为晓暮行性动物。
大多数
鸟类、哺乳类中的
黄鼠、
旱獭、
松鼠和许多
灵长类属昼行性动物。但在哺乳类中也有很多是
夜行性的动物,如
夜猴、
家鼠、
刺猬等。爬行类中的
壁虎也是夜行性的,而
蜥蜴却是昼行性的。然而,夜行性动物中多数也不是整夜都活动的。许多种类往往有两个活动高峰,一个在夜幕刚降临时,另一个则是在破晓之前,其中前一高峰更明显,午夜是其活动低落时期,这就是晨昏性动物。
动物的活动与静止交替出现的昼夜活动节律,往往也伴随着其代谢水平高低的变化和体温变化。一般说来,夜行性动物的代谢水平在夜间高于白天,夜间的体温也略高一些;而昼行性动物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另外,许多生理指标也具有昼夜活动节律性,如
脉搏、
尿量、嗜伊红性白血球、肾上腺皮质酮等。
根据昆虫昼夜活动节律,可将昆虫分为日出性昆虫和夜出性昆虫。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称为日出性昆虫,如
蝶类、
蜻蜓、
步甲等;夜间活动的昆虫称为夜出性昆虫,如绝大多数的
蛾类。那些只在弱光下活动的昆虫称为弱光性昆虫,如
蚊子等常在黄昏或黎明时活动。
由于自然界中昼夜长短是随季节变化的,所以许多昆虫的活动节律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多化性昆虫各世代对昼夜变化的反应也不相同,明显地表现于迁移、滞育、交配、生殖等方面。
光、温度、湿度等
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日周期、
月周期或
潮汐周期、季周期或年周期。日周期是由于
地球自转引起的,它形成了白昼与黑夜的交替。生物是在具有这种周期性的地球上进化和发展的,因而,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形成各种生物节律是必然的。
动物的昼夜活动节律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光通过光照周期和昼夜活动节律影响动物繁殖、换毛(羽)等等。光照强弱还能影响动物结构,如
眼镜猴、
飞鼠、
小家鼠、
蛤蚧等陆生夜行动物及生活于深海的鱼类,眼睛呈球形、突出眶外,有利于弱光下行动,而在更深的海里,因无光,分布的动物眼睛变小,甚至退化消失。光质也会对动物产生影响,如受光质影响,海洋中不同水层的动物体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