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历史沿革
西周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
东汉
东汉汉安三年(144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
南北朝
南北朝天保年间(550年—559年),文宣帝高洋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读书台、望川亭、流杯亭、涌雪亭、仁智轩、均福堂、难老泉亭、善利泉亭等都始建于这个时期。自高洋以下皆续有修缮。
隋代
开皇六年(581年—586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引晋水灌溉稻田,周回41里。
唐代
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宋代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
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宋仁宗赵祯于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1086年—1098年),铸造铁人、筑莲花台以壮威仪。元祐二年(1087年),太原府社头吕吉等人献圣母殿檐柱木雕盘龙六条和圣母座物。元祐四年(1089年),铸金人台东南隅铁人一尊(现存铁人系民国十五年(1926年)补铸。绍圣四年(1097年),铸金人台西南隅铁人一尊。绍圣五年(1098年),铸金人台西北隅铁人一尊。东北隅铁人早毁,于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
宋徽宗崇宁中(1102年—1106年),重修圣母殿,赐号“慈庙”。政和元年(1111年),重修苗裔堂。政和八年(1118年),铸鱼沼飞梁铁狮子一对。
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飞梁大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子贡献祭品。面宽3间,深2间。
元代
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重修唐叔虞祠内建筑,勘定晋祠四周地界。弋殷撰《重修汾东王庙记》。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僧洪治禅师重修奉圣寺。
元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年),重修苗裔堂。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王思诚任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整修晋祠。次年,太原地震,波及晋祠,乃重修圣母殿。至正三年(1343年),石刻《孔子步趋图》,置于清华堂。
明代
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雨花寺,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三间。洪武二年(1369年),加封圣母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洪武三年(1370年),创建仙翁阁,又称红阁。
永乐十年(1412年),僧圆觉禅师来奉圣寺,增建观音堂,铸圣母殿左钟。十四年(1416年),建上生寺,正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阁。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补铸莲花台西北隅铁人头。
天顺元年(1457年),圣母殿右侧铸造大钟一口。天顺五年(1461年),山西巡抚茂彪修葺晋祠,刻《重修晋祠碑记》。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圣母殿立《御制祭文》碑。
正德六年(1511年),重修苗裔堂。正德八年(1513年)补铸西北隅铁人胫部。正德十五年(1520年),铸昊天神祠钟。
嘉靖中,建白鹤亭。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朝立在晋祠庙内东南角创晋溪书院。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读书台,修望川亭、唐叔虞祠、善利亭、难老亭。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一年(1561年—1562年),宁化王府修圣母殿、鱼沼飞梁。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创建水母楼。
隆庆元年(1567年),高汝行撰《重修晋祠庙记》,重修东岳祠。
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在献殿前增建对越坊和钟鼓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
清代
康熙元年(1662年),重建望川亭。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原知县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并撰文记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建吕祖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再修唐叔虞祠。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整修奉圣寺,创建待凤轩。
雍正八年(1730年),高氏重修台骀庙。
乾隆元年(1736年),建钧天乐台。乾隆二年(1737年),改建三圣祠、同乐亭。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修舍利生生塔。乾隆十六年(1751年),翰林杨二酉致仕回晋祠,致力于晋祠修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公输子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山西巡抚朱珪、太原令周宽重建唐叔虞祠。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扩建文昌宫、晋水七贤祠、锁虹桥。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修鱼沼飞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白鹤亭。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朝阳洞及读书台。乾隆六十年(1795年),扩建昊天神祠、重修读书台。
嘉庆六年(1801年),修玉皇阁、三清洞,关帝庙落成。嘉庆十四年(1809年),全面修葺晋祠,包括莲池、水榭、飞梁、台骀庙、公输子祠、三圣祠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修雨花寺。
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东岳庙。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修葺晋祠部分建筑。
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清华堂。
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奉圣寺。
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题“三晋遗封”匾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邑人刘大鹏完成《晋祠志》稿。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晋祠待凤轩。
民国
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建洗耳洞和真趣亭。
民国十五年(1926年),补铸晋祠金人台东南隅铁人头。
民国十六年(1927年),荣鸿肪筑陶然村别墅(荣家花园)。
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石舫“不系舟”。
新中国
1954年,修智伯渠,重建锁虹桥。
1960年,重建望川亭,重修苗裔堂,扩建文昌宫。
1964年,新建晋祠大门和望川亭,整修陆堡河及三台阁。同年拆除同乐亭,改建山西历代书画室。
1965年,扩建难老泉水堰,兴建晋祠公园南湖大厅、船码头。
1975年,全面整修文昌宫。
1977年,山西省干部疗养院归还奉圣寺遗址房屋120间。
1978年,全面整修晋祠,平整土地47845平方米,迁出文物区内住户22家,王琼祠南山建成六角亭一座,整修智伯渠,重砌善利泉水渠,修缮关帝庙、唐叔祠、三台阁、晋溪书院。
1980年,在奉圣寺原址重建新迁建筑。
1980—1981年,在晋祠王郭村附近发掘的北齐东安王娄睿墓葬,墓中保存近200平方米的壁画,为中国保存最早、艺术价值很高的历史珍品。
1981年,扩建唐碑亭。同年维修雨花寺、老君洞、瑞云阁、陶然村别墅等主要建筑。改造晋祠公园饮马泉景区,建造御井亭、藕香榭、长廊及牌坊等工程,至1989年全部竣工。
1991年,董寿平美术纪念馆在晋祠博物馆落成开馆。刻制晋祠内外八景碑竭,并建碑廊。恢复晋溪书院。建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祠。
2022年,晋祠为代表,以艺术再创的形式打造一系列古建文化数字藏品。
2024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天龙山景区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建筑格局
综述
晋祠博物馆由馆区和悬瓮山景区构成,总占地面积1696亩,其中馆区178亩,悬瓮山景区1518亩。馆区建筑面积22762.4平方米,约占馆区面积的19%,古代建筑面积14165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63%。
建筑选址
早在周朝就形成了所谓的风水观念,这种观念的基本精神筑在于调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求建筑与地形、地貌和方位等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谐调一致,晋祠无疑是选址的最佳地点,位于悬瓮山和晋水交汇处,据《晋祠铭》记载悬瓮山“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晋水“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蒙氛雾而终清……日注不穷,年倾不溢……”
晋祠布局的形成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南北朝以后,佛教的庙宇开始拥入晋祠,道教的殿堂也依祠而建,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形成儒释道共处一祠的格局。
群体布局
一般的祠庙数量众多,多为小龛和单独小筑,利用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灵活布局,遍布于乡村之间,大型的祠庙空间布局常用主次分明,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线形布置;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繁而不乱,气势恢宏;向心布局,横向排列等形式,而晋柯的布局则兼而有之,集众所长与一身,形成了一个更为丰富合理的空间。
1.因势而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建于风景区的建筑群,一般都能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地进行建筑布局,其实际范围往往不限于建筑本身,还包括着寺观周围它所控制的自然环境。而且完全融汇于自然的山水之中,是一种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它们有的位子风景区之中,成为风景名胜园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大多数的纪念祠庙都选择在背山临水的环境中,视域开阔,利于烘托纪念性建筑庄重肃穆的气氛。处于山地环境,更多的是考虑与山地环境相结合,随高就低,分级而建,不拘一格。晋祠虽说建在山脚下,但晋祠的一些建筑还是以山为背景,结合地势,就是这种布局方式的生动写照。佛教所追求的超尘脱俗、恬静无为的主旨,道家所追求的清静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都喜欢深入名山,选择清幽恬静、地势险绝的地方建筑寺庙与道观。
晋祠是依托悬瓮山和晋水的特殊自然环境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山水环境得到了开发、利用,具有了风景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同时,它又逐步与人类的伦理观念和情感投射发生关系,被赋予了一系列观念形态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反过来强化了晋祠的文化环境。总之,晋祠文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与周围环境结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相互依从,互为背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发挥作用。
2.突出重点,以殿堂为中心向纵、横生长
晋祠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它的建造发展历程,圣母殿(当时的唐叔虞祠)的确立最晚在五代时期确立,随着晋祠文化主题的变化,圣母祭祀成为又一主题,直到明朝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至鱼沼飞梁和圣母殿为轴心的建筑群已经建成,同时,祠内道教民间宗教建筑也发展起来占据了主轴线的南北两侧,直到清朝乾隆时期,晋祠最南端佛教建筑奉圣寺一组建筑也被纳入晋祠。至此晋祠的布局确定了。
圣母殿位于最中心、最显要地位,左有青龙(善利泉),右有白虎(难老泉和长道),前有汗池(鱼沼),后有丘陵(悬瓮山)的“龙穴”之位。与它一线建筑都是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揭示出建筑文化的底蕴。同时这一组建筑结构雄伟,以艺术价值高而著称,是晋祠建筑的精华所在。离圣母殿最近的是鱼沼飞梁,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十字形桥,据历史考证鱼沼飞梁与圣母殿是同时建成的,可见当时圣母殿的规模非常宏大。隔鱼沼飞粱桥与圣母殿相对的是献殿,是供奉祭祀圣母邑姜的享堂,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献殿的建造,是为了烘托严肃庄重的气氛,其文化意义也是为进入圣母殿起铺垫作用。再往东建在主轴线两侧的钟鼓楼了,古时有“晨钟暮鼓”之说,实际上儒家文化的渗入,被赋予了一定的礼制文化意义。穿过钟鼓楼是对越坊,俗称牌楼。“对越”二字是宣扬报答之意.这就在礼制上为对越坊做了极好的文化注释,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对圣母的祭祀主题。往东中轴线上的金人台,它的建造可能是受五行之说影响,渴求泉水永逝,同时也有祈福和壮圣母威严之意。再往东就是主轴线上最前端的建筑水镜台是是祭祀圣母是演戏酬神的场所,招徕信徒,对圣母崇拜的社会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以圣母殿为重心的轴线两侧,灵活布置,不断地延伸、增长、加接,形成院落式的群体。在左右两侧的群体中,又有突出的重心节点,三条轴线又组成一个面,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了晋祠的布局。这样一种布局处理可以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次要建筑都围绕中心,中心轴线越突出,其主体建筑越突出,在平面与立面构图上都形成了明显的重点,这也就突出和强调了宗教建筑的主体部分。这样一种群体,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感染力。重点并不表现建筑实体的高大、雄伟上,而着重强调由于空间的叠加和层次所逐步增强的空间感受上。有着很强的整体性和灵活性;虽然晋祠是多次加建而成的群体,也有一种天衣无缝的整体感,表现了一种生长的活力和建筑的有机品格。
3.以亭榭塔作为点缀,丰富建筑群的体型轮廓
晋祠内的舍利生生塔属于寺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型上又具有高耸的轮廓线条,因此,它成为整个风景区的重要点缀和最突出的标志。和整个建筑群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丰富建筑群以及整个风景区的轮廓线。同时,登高远望,视界开阔,成为游人必到的观赏点。
除此之外又有一些小巧怡人的亭榭点缀,使整个祠庙区丝毫不存在沉闷压抑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晋祠建筑的清醒理性精神。它可以使建筑群有“正”有“变”,在“散”、“乱”中保持着“秩序”感。除轴线上的建筑外,其他元素都因地制宜地随意安排,也不感到零乱、散漫,而在规矩中增添了自由活泼,灵活多变的意趣。
4.运用序列空间,突出寺观园林各个景点的性格
晋祠建筑的布局大多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方式,如圣母殿一线建筑、唐叔虞祠、吴天神祠、文昌宫和奉圣寺等。祠分前后两进院落,以山门——献殿——正殿为轴线安排内部空间,左右两厢辅以配殿。这种布局方式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秩序井然,主次分明,轴线贯通,具有明显的空间位序,充分表达了宗族祭祀观念的价值观以及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安身立命的社会秩序和以德的高低定尊卑的大原则。在布局、空间组合、材料结构的运用上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显示了统一的风格和明显的共性,但在这种共性之中,每座建筑尽可能显示出它们独特的个性。
布局秩序
晋祠历经千年建成,祠内的建筑及布局都带有各自朝代的特点,很难用明确的规则说明晋祠的群体布局的秩序。同时晋祠又是一座大的园林,它符合园林的布局秩序,下面就园林布局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秩序关系:
1.“形”与“势”
晋祠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建筑组合体,从晋祠的发展史中可以知道,祠内首先建的是圣母殿。之后的数年里轴线不断加强,树木茂盛,才发展成酷似园林的建筑群,根据清代档案,古代在处理大型建筑群的时候,运用“势”和“形”两个概念,语出自宋代后托名晋代郭璞所作之《葬书》,“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千尺言其远,指一枝山之来势也,百尺言其近,指一穴地之成形也”。“远势近形”这里出现了“千尺”即300米左右定:“百尺”即30米左右定形,显示了纯熟地外部空间处理手法,晋祠首先是对“势”的描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的倾向与“形”。人们从进入晋祠很难看到晋祠的全景,虽说晋祠的中轴线在平面图上很清晰,但在行进的过程当中,却很难看到全貌,只有通过行走全程将全貌记忆在脑中,才会对晋祠的全景有一认识,这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叠加式景观称为“长卷式”。
2.“同构”与“自然”
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存在着另一种秩序,一种较为自由与自然的秩序,我们可以将园林中的建筑等要素在这种格局中的关系称为“同构”关系或者“拓扑”关系。同构包括三种关系即向心、互否、互含。在几乎所有的园林中都能找到,晋祠较为突出的是向心关系。向心关系是指(在一般的园林中,都是以一封闭的池为中心,周围配以亭台楼阁。)将平面图中每幢建筑临水的一面的垂直平分线画出(称之为法线),就会看到所有的法线都指向一个大致确定的中心区域(不是一个点),每个建筑物的扭转即使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内,法线指向中心区域的相互关系并未变化,这就是在变换条件下保存不变的关系,是一种拓扑关系。即向心关系。把晋祠的平面图拿来,将轴线周围的单体建筑的长轴画出,就会发现所有的长轴都指向中轴线上。这种关系从本质上证明了晋祠园林的自然观。
3.“轴线”与“均衡”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在周代,出于儒家礼制思想、长幼有序的束缚,出现了中轴对称,东西均衡的院落空间。面南为贵,南北轴线成为主轴线,这种以院落空间为经营基础的对称秩序成为大至城市、小至建筑群的理想模式,一旦有可能就予以实现,尤其是皇家建筑和官府建筑。
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木结构的构件呈线状,规模生产时构件为直线型杆件。又由于中国文化中“两仪生四象”,“天圆地方”的观念影响,木结构建筑的平面形状,除了表达与天有关的建筑及园林可用圆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矩形或矩形的组合。这样在多数重大建筑群中,就呈现一种以简单的矩形并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组成院落及院落群的几何秩序。将其称之为几何关系,是因为一旦这种关系中某种要素越过了几何秩序中的界限,就破坏了这种秩序,使形成这种秩序的建筑群所要表达的意义受到破坏。
中国传统建筑群中的均衡对称不同于一般形式上的完全的轴对称,其差别在于一方面受阴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群不仅关注形式,尤其关注其内涵。对称不是纯形式的,而是一种包含了内容的相关矛盾均衡,建筑群的均衡对称布局理想一旦受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制约,就不得不作实际的调整。从晋祠的平面图中可看到,晋祠中轴线北侧的建筑较规整,有二进院落的唐叔虞祠和关帝庙,轴线南侧由于智伯渠占据了很大一片地方,只有一些单体建筑如三圣祠、同乐亭、胜瀛楼,看似很不均衡,但古代匠师通过巧妙的对位调整,在轴线以北加建园林要素如八角莲池、松水亭在风格上保持了统一,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
文物遗存
价值影响
文物价值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殿四周围廊,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最早实例,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中国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国宝建筑。
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晋祠现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贵。《晋祠之铭并序》碑制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开创了中国行书碑文之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珍贵的“石史”。
1、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有机结合代表了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
2、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雕塑,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晋祠可作为一种最完美、最成功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把晋祠这个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于对它的保护。
历史文化
晋祠创建于西周(前11世纪)时期,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其中于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现存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
艺术特征
晋祠有明确的纪念意义、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便是一个单体建筑,也有着自己的序列。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组合,瓦垄的明暗相间,空间的穿插、色调的配置,都安置得合理妥贴,又符合审美习惯。而正是由于它的序列特征和人们流动式的观赏进程,又使得其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转化。
圣母殿前廊柱雕木质盘龙8条,倒映水中,随波浮动。殿内无柱,殿身当心间装板门,两梢间安直棂窗。四周柱子皆微向内倾形成“侧角”,角柱增高造成“生起”。下檐斗拱五铺作,单拱出两跳,柱头出平昂,补间单抄单下昂。上檐斗拱六铺作,单拱出三跳,柱头双抄单下昂,补间单抄出重昂,并施异形拱。柱头与补间不同,上檐与下檐相异。殿顶筒板瓦覆盖,黄绿琉璃剪边,色泽均衡精致,整个殿宇庄重而华丽。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方池之上架十字形桥,在池中立石柱34根,柱头普柏枋相联,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拱,承托梁枋。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与圣母殿上翘的翼角遥相呼应,显示了殿翅欲飞之势。
圣母殿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献殿前的金人台上,四隅各立一尊宋代铁铸武士。而与之遥遥相望的圣母殿中侍女群像,各有各的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她们的阴柔之美与宋铸铁人的阳刚之气,也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物保护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其中便有晋祠。属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类。
2002年3月21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太原市晋祠保护条例》。
2013年9月1日,经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批准的《晋祠泉域保护条例》施行。
2016年4月11日,太原市规划网发布《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总体规划方案(2015—2030)》。
2022年5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太原晋祠等二十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文化活动
晋祠国风文化节
2020年11月22日,首届晋祠国风文化节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举办。文化节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以“锦绣太原、晋祠国风”为主题,是“游山西·读历史”主题文化活动之一。
2021年6月11日,由太原市委宣传部指导、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山西国风文化研究中心、山西路过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晋祠国风文化节”在晋祠盛大开幕。第二届晋祠国风文化节将为期四天。
2022年11月5日,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等承办的“国风潮起——第三届晋祠国风文化节”在晋祠博物馆举行,活动将持续到11月9日。
2023年5月18日,晋祠第四届国风文化节暨相约并州博物馆活动在晋祠博物馆举行。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为游人献上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的文化盛宴。
大型专题展览
2004年9月10日~10月10日 晋祠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清代帝后文化生活展”。共展出故宫博物院藏品125件套。
2021年12月,为推动山西与陕西的文化交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大型专题展览《晋祠——中国祠庙园林之典范》。本次展览是2021年度山西省文物巡展项目,共展出古建筑构件、书画、联匾、碑拓、塑像等珍贵展品118件(组)。
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山西省暨太原市200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纪念活动10日上午在太原晋祠公园举行,纪念活动突出了全民参与的精神,以此来增进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014年6月14日为第九个世界文化遗产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晋祠通过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晋祠悠久的历史文化,普及了文化遗产相关知识,而且用贴近群众的方式真正做到了惠民,是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2015年6月1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如期到来,太原晋祠博物馆围绕“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活动主题开展了多项宣传活动和惠民服务。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
开放时间
8:00—18:00(4月1日至10月31日)
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
票价80元/人、半价40元/人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票价65元/人、半价30元/人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特殊群体实行门票价格优惠政策:
一、对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及老年证予以免票参观;
二、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予以免票参观;
三、对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合法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对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体参观的未成年人团体,需提前预约,实行免费参观。
四、残疾人需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予以免费参观;
五、现役军人(含军校师生)凭本人军官证、学员证、士兵证予以免费参观;
六、本市居民持“太原旅游一卡通”,按一卡通发行使用规定执行;
七、享受免票半价票时所需要的各类证件,涂改、过期、无证件号码的无效;学生证没有注册章的无效;相关信息不全的无效;各类大中专校园卡、班级卡、借阅卡等无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成教生、自考生及各类进修学院的学生等不在优惠对象之列。
交通提示
乘飞机抵达太原武宿机场,搭乘出租车经高速公路或经龙城大街至滨河西路30分钟可直达晋祠;太原火车站换乘308、804、856路公交专线可直达晋祠;乘动车或高铁至太原南站,乘79路公交车或搭乘出租车可直达晋祠。
参考资料
晋祠博物馆概述.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3: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