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朔弦望
天文现象
月绕地行,地至何处亦随之而行。每日行13度10分有奇,故每月有盈亏之别,阴历每月一朔一望,月终则全晦,历2,3日成弯形,再4.5.日见其半,再7.8.日见其盈,至是又渐渐亏缺以至于晦。因月体无发光之本能,恒籍日光之反射而有不同,当全晦时,即月在日与地之间,日月同一经度,月之受光面不能反射于地球之上,是为“晦”,乃农历月最后一天。初一是为“朔”,月亮初现乃新月。及离朔七日余而距日90度时,日在月后,渐见其半面,是谓“上弦”。至于月与日正对面为180度,日月又同一经度,地在日与月之间,月球之受光面完全向地球,故光圆而为“望”。离望七日许,距日亦90度,日行于月前,又仅见其半面,是谓“下弦”。至距日愈近,仍介于日与地之间,光又全晦而为朔矣。
简介
晦朔弦望是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期间的四种状态和对应的日期。
具体内容
月中分谓之弦。因此有上弦(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每月农历廿二、廿三)。
上半月,月亮从新月到满月朝向地球的月面被太阳照亮部分逐渐增大,月相由亏转为盈。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时,月球的黑暗半球对着我们,因此看不见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新月以后,我们看到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小部分被照亮,形如娥眉,叫“娥眉月”,以后逐渐增大。当日、地、月三者连线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阳以东时,朝向地球的月面有一半被照亮,形如半圆,叫“上弦月”。以后可见月面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当日、地、月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居中时,朝向地球的月面整个被照亮,形状似圆,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满月以后,月球由盈转为亏,朝向地球的月面被照亮部分逐渐减少,这时的月相叫“凹月”。当日、地、月三者连线成直角且月球在太阳西面时,朝向地球的月面只有一半被照亮,叫“下弦月”。此后可看见的明亮部分更加减少,又变为娥眉月,再重新回到“新月”。从新月到下一次出现新月,月球围绕地球转了一圈。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周期性运动,因此月相也就有了周期性的变化。
每月十五月圆之日。望月又称满月。
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初学记》卷一引南朝宋何偃《月赋》:“远日如鉴,满月如璧” 。唐张谔《满月》诗:“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 永历面如满月,须长过脐,日角龙颜,顾盼伟如也”。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每月最后一日。
每月月初,又指新月。
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此称为朔月。朔月这天通常也称为“朔日”。
《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郑玄笺:“ 周 之十月, 夏 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会。”《礼记·玉藻》:“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朔日不谓之吉日”:“一月之始谓之朔日,或谓朔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0:04
目录
概述
简介
具体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