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社会发展普惠金融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根据
世界银行估算,2014年仍有约20亿成年人无法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京指出,在召开的G20峰会上,普惠金融将被列为重要议题之一,有3个关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会提交给峰会讨论。
据了解,这3个文件分别为:一是《
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包含8项原则,66条行动建议,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的指引性文件;二是《
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升级版,增加了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指标;三是《
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提出改善中小企业
征信体系、鼓励
动产抵押融资、改革中小企业破产制度三项优先改革措施。
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动。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
潘光伟指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
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
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
普惠金融需要讲究
市场性原则,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
“普惠金融这一议题符合当前
国际社会经济
金融发展需求,这既包括
G20国家也包括非G20国家,特别是很多
发展中国家,与本次峰会主题中的‘包容’很吻合。三个文件很有
代表性,其中有不少内容是根据中国发展经验提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就是很好的例子,充分体现了峰会主题中的‘创新’,这些文件通过后将能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在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潜在风险。如技术漏洞带来的黑客攻击、数据造假带来的金融欺诈、客户信息泄露带来的隐私暴露等,需要全方位提升风控能力,在技术升级加固、反欺诈体系建设、
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型算法安全、授信额度策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夯实。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才能护航普惠金融行稳致远。
2018年10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摘编版。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
银行业网点乡镇
覆盖率达到95.99%。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74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73.1%;为1521万户小微企业提供
贷款服务,较2013年末增长21.7%。2017年大中型商业银行对普惠金融客户取消收费项目335个、对387个项目实行收费减免。
2021年12月16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1)》发布。截至三季度末,我国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
同比增长27.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5.5个百分点。
2023
金融街论坛年会——中国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上,《银行业普惠金融十年发展成效回顾与展望》提到的一系列数据反映出过去10年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效。报告显示,基础金融服务更加普及。10年来,银行机构聚焦大众金融、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目前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9%的乡镇。小微金融主体融资更加便利。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近五年的年均增速约2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4260.5万户,较年初增加372.8万户,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更加有力。截至9月末,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58%。